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20282发布日期:2023-10-02 08:3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非充气轮胎成型制造,具体为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1、非充气轮胎解决了车辆爆胎风险,具有免充气、防扎、经济、耐磨以及模块化等特点。但现存的非充气轮胎,其成型方式为轮辋与支撑体单独加工完成后,通过粘结方式将轮辋与支撑体结合,最后在支撑体外部贴上胎面硫化成型。而在利用粘结方式将轮辋与支撑体结合时,由于后期粘粘时,存在出现粘结时出现,粘结松动,或对齐不准确的现象,使得此种方式成型效率低,耗时长,轮胎均一性、一致性差等缺陷,导致非充气轮胎耐久以及可靠性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具备通过采用支撑体、胎胎面和轮毂之间呈一次浇筑成型的方式进行制备,增加结构件粘结时的稳定性,且采用模具对支撑部位进行限定,即后续加工时,保持成型后的轮胎呈统一性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包括下模支撑板,所述下模支撑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胎面成型挡板,所述下模上部的外侧活动套接有上模,所述上模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支撑板,所述上模支撑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二胎面成型挡板,所述下模支撑板上部的外侧安装有螺纹套,所述上模支撑板外部的两侧安装有螺纹杆,所述下模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轮毂,所述轮毂的外侧安装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外侧安装有胎胎面,所述下模支撑板上端的中部安装有轮毂限定板,所述上模支撑板的外侧安装有注浆管道。

3、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外侧呈倾斜状态,所述上模的内侧开设有斜向的凹槽,所述下模的内部呈断开状态。

4、优选的,所述第一胎面成型挡板和第二胎面成型挡板对齐安装,所述第一胎面成型挡板和上模与胎面内部凹槽形状相同。

5、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穿过上模支撑板同时螺纹限定在螺纹套的内部,所述螺纹套和螺纹杆安装有四组。

6、优选的,所述注浆管道位于胎胎面的正上部,所述轮毂限定板安装在轮毂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支撑体贴合在下模的内壁,所述轮毂贴合在轮毂限定板的外部。

8、优选的,所述支撑体的内侧和轮毂的外侧涂覆有涂抹黏结层,所述胎胎面处于高温状态溶液状态。

9、与现有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通过轮毂、支撑体和胎胎面一体成型,保证了各接触面牢固性,同时采用模具成型的方式带动胎胎面进行成型,增加轮胎成型时的精准性,一体化程度高,同时避免手动携带轮胎成型时,导致出现瑕疵的问题。

11、2、该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通过支撑体贴合在下模的内侧,同时下模的外侧和上模的内侧呈弧形面,当下模与上模之间相互合模成型时,上模带动下模向内侧进行挤压成型,并且下模对支撑体的外部进行挤压限定,同时后续拆模时,上模偏离下模的外部后,下模向外侧移动,同时支撑体的外部减小压力,即支撑体取出时,增加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包括下模支撑板(1),所述下模支撑板(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下模(2),所述下模(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胎面成型挡板(3),所述下模(2)上部的外侧活动套接有上模(4),所述上模(4)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支撑板(5),所述上模支撑板(5)的内侧安装有第二胎面成型挡板(6),所述下模支撑板(1)上部的外侧安装有螺纹套(7),所述上模支撑板(5)外部的两侧安装有螺纹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支撑板(1)的内部安装有轮毂(9),所述轮毂(9)的外侧安装有支撑体(10),所述支撑体(10)的外侧安装有胎胎面(11),所述下模支撑板(1)上端的中部安装有轮毂限定板(12),所述上模支撑板(5)的外侧安装有注浆管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外侧呈倾斜状态,所述上模(4)的内侧开设有斜向的凹槽,所述下模(2)的内部呈断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胎面成型挡板(3)和第二胎面成型挡板(6)对齐安装,所述第一胎面成型挡板(3)和上模(4)与胎面内部凹槽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8)穿过上模支撑板(5)同时螺纹限定在螺纹套(7)的内部,所述螺纹套(7)和螺纹杆(8)安装有四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道(13)位于胎胎面(11)的正上部,所述轮毂限定板(12)安装在轮毂(9)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0)贴合在下模(2)的内壁,所述轮毂(9)贴合在轮毂限定板(12)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0)的内侧和轮毂(9)的外侧涂覆有涂抹黏结层,所述胎胎面(11)处于高温状态溶液状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包括下模支撑板,所述下模支撑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胎面成型挡板,所述下模上部的外侧活动套接有上模,所述上模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支撑板,所述上模支撑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二胎面成型挡板,所述下模支撑板上部的外侧安装有螺纹套,所述上模支撑板外部的两侧安装有螺纹杆,所述下模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轮毂,所述轮毂的外侧安装有支撑体。该非充气轮胎制备装置,通过轮毂、支撑体和胎胎面一体成型,保证了各接触面牢固性,同时采用模具成型的方式带动胎胎面进行成型,增加轮胎成型时的精准性,一体化程度高,同时避免手动携带轮胎成型时,导致出现瑕疵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宋明亮,路波,王新宁,刘世江,盛世文,杨翠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