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二次顶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2233发布日期:2023-10-14 14:0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改良型二次顶出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具体为改良型二次顶出件。


背景技术:

1、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2、汽车上小塑料件在生产时通常都会使用到注塑模具,目前部分模具上采用常规顶针进行二次顶出,抱紧力较大从而使得塑料件顶面会有顶针印,且开模时内抽镶件先抽,使得产品与成型模腔的内壁以及顶针会出现“粘模”的现象,因此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做出以下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改良型二次顶出件,解决了采用常规顶针进行二次顶出,抱紧力较大从而使得塑料件顶面会有顶针印,且开模时内抽镶件先抽,使得产品与成型模腔的内壁以及顶针会出现“粘模”现象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改良型二次顶出件,包括模具底座、前模板、承板以及后模板,所述模具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且液压油缸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的顶部设置有二次顶出机构;

3、所述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顶针板顶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伸出端与前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承板底部的两侧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底端依次贯穿固定板和顶针板并延伸至顶针板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且位于滑动柱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且位于滑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垫板,且垫板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面顶块,所述滑动柱表面的一侧开设有与斜面顶块相适配的斜槽,所述电动推杆底端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垫板的一侧搭置在凹槽的内部。

4、优选的,所述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后模镶件,且后模镶件的顶端贯穿后模板并延伸至后模板的顶部。

5、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顶针,且辅助顶针的顶端贯穿后模镶件并延伸至后模镶件的顶端。

6、优选的,所述前模板的顶部开设有注塑口,所述前模板的内部开设有注塑管道。

7、优选的,所述前模板底部的一侧开设有成型模腔。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改良型二次顶出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改良型二次顶出件,通过二次顶出机构的设置,能够使得后模镶件先脱离产品,继而再通过辅助顶针顶出产品,抱紧力减小顶面无顶针印,避免产品与成型模腔的内壁以及顶针会出现“粘模”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特征:

1.改良型二次顶出件,包括模具底座(1)、前模板(2)、承板(3)以及后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5),且液压油缸(5)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顶针板(6),所述顶针板(6)的顶部设置有二次顶出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二次顶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后模镶件(8),且后模镶件(8)的顶端贯穿后模板(4)并延伸至后模板(4)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型二次顶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顶针(9),且辅助顶针(9)的顶端贯穿后模镶件(8)并延伸至后模镶件(8)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二次顶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2)的顶部开设有注塑口(10),所述前模板(2)的内部开设有注塑管道(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二次顶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2)底部的一侧开设有成型模腔(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改良型二次顶出件,包括模具底座、前模板、承板以及后模板,模具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且液压油缸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顶针板,顶针板的顶部设置有二次顶出机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顶针板顶部的固定板,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伸出端与前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承板底部的两侧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本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该改良型二次顶出件,通过二次顶出机构的设置,能够使得后模镶件先脱离产品,继而再通过辅助顶针顶出产品,抱紧力减小顶面无顶针印,避免产品与成型模腔的内壁以及顶针会出现“粘模”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龙,王孝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正悦鑫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