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54018发布日期:2024-01-23 10:3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吸管加工设备,具体为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1、吸管是运用大气压强原理,使用时对着吸管吸走部分空气,将造成管内压强变小,而为了平衡气压,大气压强将会迫使管内液体上升,停止吸气时,管内液体下降,压强便回到平衡。

2、为了便于使用,一般在吸管的某处设置一些折痕,形成可以折弯的吸管,以方便使用者使用,在生产中,一般在直筒型吸管上加工出折痕,使直吸管可弯折。

3、中国专利cn202121989534.3公开了一种纸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左侧与操作台内腔的左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纹杆外表面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4、现有技术方案中,吸管不能进行连接弯折加工,加工效率低,且弯折机构不能在吸管上制作折痕,利用蛮力进行吸管的弯折,弯折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有微处理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安装座、侧板,所述安装座与侧板之间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有压痕装置,用以加工吸管折痕,所述侧板上设有输送机构,用以输送未经加工的直筒吸管,所述压痕装置与所述输送机构之间设有滚轮,滚轮高速转动带动直筒吸管进行上料,所述滚轮由副电机驱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副电机相连。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传送电机,所述侧板上设有所述传送电机,所述传送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主轴上均设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上套设有所述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分隔槽,输送时分隔槽输送单个直筒吸管,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传送电机相连。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上设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与所述滚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料槽位于所述滚轮的下沿,所述滚轮高速旋转时,下沿线速度向外,带动加工完成后的吸管进行下料。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痕装置包括主电机、转盘、限位盘、支杆、压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所述主电机,所述主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齿轮,所述主轴上设有转盘、限位盘、压辊,所述转盘在所述主轴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设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主齿轮相啮合,所述主电机通过所述主齿轮驱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转盘上设有转动连接的支杆,所述支杆用于支撑直筒吸管,所述支杆有多组且以所述主轴为中心成圆周阵列,所述限位盘在所述主轴上滑动连接,所述限位盘由于对直筒吸管的端部进行限位,从而确定吸管折痕的加工位置,滑动所述限位盘调节可调节直筒吸管在所述支杆上的位置,从而调整折痕位置,所述限位盘上设有穿孔,所述支杆在所述穿孔中滑动连接,所述支杆随所述转盘转动时,带动其上的直筒吸管绕所述压辊圆周运动,并与所述压辊配合在直筒吸管上加工折痕,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主电机相连,通过所述主电机控制所述支杆的位置,使所述支杆与所述传送带、所述滚轮形成配合。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轴上设有定齿轮,所述支杆上设有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定齿轮相啮合,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支杆在所述行星齿轮的带动下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直筒吸管转动,使加工的折痕均匀。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辊上设有圆弧面与竖平面,所述圆弧面上设有压纹,所述支杆上设有纹槽,所述纹槽与所述压纹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所述压纹与所述纹槽进行配合在直筒吸管上形成折痕。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杆的左端均设有杆头,所述杆头为锥状,通过减小端部的面积,可以使直筒吸管便于套入所述支杆上,所述支杆上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与所述纹槽相邻,可在折痕加工时提高与直筒吸管内壁的摩擦力,带动直筒吸管转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盘上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位于所述穿孔处,所述限位套内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限位套之间压装有弹簧,所述压板可对进入其中的直筒吸管端部进行夹持,防止直筒吸管上料时受弹力而造成位置不准的情况。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电机驱动传送带进行直筒吸管的进料,并利用滚轮同时进行上料与下料,使上料与折痕加工连续高效,利用转动的支杆对直筒吸管进行支撑带动,在转动过程中与压辊配合,在直筒吸管上进行折痕的连续加工,提高了折痕的加工效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在压辊上设置压纹,并在支杆上设置纹槽,通过压纹与纹槽的配合使得折痕深刻有形,增强了折痕的作用效果;利用可调节位置的限位板,对吸管在支杆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地调整折痕在吸管上的位置,提高了加工效果调整的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内设有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安装座(21)、侧板(22),所述安装座(21)与侧板(22)之间设有主轴(3),所述主轴(3)上设有压痕装置,所述侧板(22)上设有输送机构,所述压痕装置与所述输送机构之间设有滚轮(5),所述滚轮(5)由副电机(50)驱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副电机(5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4)、传送电机(20),所述侧板(22)上设有所述传送电机(20),所述传送电机(20)的转轴与所述主轴(3)上均设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上套设有所述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上设有分隔槽,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传送电机(2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2)上设有出料槽(220),所述出料槽(220)与所述滚轮(5)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装置包括主电机(30)、转盘(31)、限位盘(32)、支杆(6)、压辊(304),所述安装座(21)上设有所述主电机(30),所述主电机(30)的输出端设有主齿轮(301),所述主轴(3)上设有转盘(31)、限位盘(32)、压辊(304),所述转盘(31)在所述主轴(3)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转盘(31)上设有转动齿轮(302),所述转动齿轮(302)与所述主齿轮(301)相啮合,所述转盘(31)上设有转动连接的支杆(6),所述支杆(6)有多组且以所述主轴(3)为中心成圆周阵列,所述限位盘(32)在所述主轴(3)上滑动连接,所述限位盘(32)上设有穿孔,所述支杆(6)在所述穿孔中滑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主电机(3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上设有定齿轮(303),所述支杆(6)上设有行星齿轮(61),所述行星齿轮(61)与所述定齿轮(303)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304)上设有圆弧面与竖平面,所述圆弧面上设有压纹(305),所述支杆(6)上设有纹槽(602),所述纹槽(602)与所述压纹(305)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6)的左端均设有杆头(601),所述杆头(601)为锥状,所述支杆(6)上设有防滑纹(603),所述防滑纹(603)与所述纹槽(602)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32)上设有限位套(62),所述限位套(62)位于所述穿孔处,所述限位套(62)内设有压板(621),所述压板(621)与所述限位套(62)之间压装有弹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管生产用便于调节折痕位置的弯折装置,涉及吸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吸管折痕加工效率低,且弯折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传送电机驱动传送带进行直筒吸管的进料,并利用滚轮同时进行上料与下料,使上料与折痕加工连续高效,利用支杆在转动过程中与压辊配合,在直筒吸管上进行折痕的连续加工,提高了折痕的加工效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在压辊上设置压纹,并在支杆上设置纹槽,通过压纹与纹槽的配合使得折痕深刻有形,增强了折痕的作用效果;利用可调节位置的限位板,对吸管在支杆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地调整折痕在吸管上的位置,提高了加工效果调整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士华,张二朋,李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创兴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