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6972发布日期:2023-11-17 20:4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电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2、家用电器hea主要指在家庭及类似场所中使用的各种电器和电子器具。又称民用电器、日用电器。家用电器使人们从繁重、琐碎、费时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人类创造了更为舒适优美、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条件,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3、家用电器的内壳生产大多数采用的注塑模具,板块形状的家电外壳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备而成,注塑成型待冷却之后,打开模腔,然后将坯料从模腔内抠出,然而现有的模具中的工件冷却成型较慢,生产效率较低,而且脱模不便,需要人工手动进行脱模,而工件成型后与模具贴合较紧,人工脱模十分麻烦,取料过程中,坯料与模腔之间处于紧密配合,不便于坯料的取下,另一方面,当上模下压时与下模接触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或者对下模产生较大的冲击,传统的模具大多仅通过弹簧进行缓冲减震,其减震效果可能不好。

4、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散热速率快,可自动脱模的注塑模具。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四个端角处固定有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顶板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上模;

4、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外侧安装有冷却组件,所述散热箱内侧的顶部连接有安装箱,所述散热箱的内壁与所述安装箱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安装箱内侧的底部安装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内侧安装有多组顶出组件,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安装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内侧安装有缓冲组件。

5、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箱外侧顶部的进水管和设置在所述散热箱外侧底部的出水管,所述散热箱两端和两侧顶部的内侧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与进水孔连接,所述进水管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水口,所述散热箱两端和两侧底部的内侧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管的输入端与出水孔连接,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冷却腔相互连通。

6、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两端和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拓展片。

7、优选的,所述顶出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下模内侧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所述下模连接,所述第一齿条的顶部连接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与所述下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齿条位于所述传动杆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齿条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所述下模连接,所述第二齿条的顶部连接有驱动柱,所述驱动柱与所述下模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缓冲腔内侧的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底部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与所述缓冲箱连接,多个所述缓冲柱的顶部贯穿所述安装箱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安装箱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安装在所述缓冲板的顶部。

9、优选的,所述缓冲柱底部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缓冲箱内侧且位于所述缓冲腔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孔,所述缓冲腔与所述冷却腔通过所述导流孔连通,所述缓冲柱与所述安装箱之间进行密封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缓冲板顶部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下模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通过导向孔与所述下模滑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箱、安装箱和冷却组件的设置,使得在使用时能够对冷却腔内部循环输送冷却液,使用时冷却液同时围绕下模和上模的外周流动,从而有效进行冷却,提高了工件的冷却成型速度。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出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在上模与下模分开时,顶出组件能够自动将冷却成型后的工件顶出,无需人工手动脱模,大大提高了本模具的实用性,增加了使用时的便捷性。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能够在上模撞击到下模时对下模进行缓冲减震,且通过缓冲弹簧和冷却液进行双重缓冲,大大提高了减震和缓冲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的四个端角处固定有支撑柱(2),多个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部安装有驱动件(4),所述驱动件(4)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顶板(3)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与所述支撑柱(2)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5)的底部安装有上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箱(7)外侧顶部的进水管(9)和设置在所述散热箱(7)外侧底部的出水管(8),所述散热箱(7)两端和两侧顶部的内侧开设有进水孔(23),所述进水管(9)的输出端与进水孔(23)连接,所述进水管(9)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水口(11),所述散热箱(7)两端和两侧底部的内侧开设有出水孔(24),所述出水管(8)的输入端与出水孔(24)连接,所述出水管(8)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口(12),所述进水管(9)与所述出水管(8)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冷却腔(15)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3)的两端和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拓展片(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下模(10)内侧的传动杆(30),所述传动杆(30)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27),所述传动杆(30)远离所述第一齿轮(27)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齿轮(31),所述第一齿轮(27)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28),所述第一齿条(28)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29),所述第一弹簧(29)的底部与所述下模(10)连接,所述第一齿条(28)的顶部连接有顶出杆(26),所述顶出杆(26)与所述下模(1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1)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33),所述第二齿条(33)与所述第一齿条(28)位于所述传动杆(30)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齿条(3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32),所述第二弹簧(32)的底部与所述下模(10)连接,所述第二齿条(33)的顶部连接有驱动柱(25),所述驱动柱(25)与所述下模(10)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缓冲腔(16)内侧的缓冲柱(19),所述缓冲柱(19)的底部连接有缓冲弹簧(17),所述缓冲弹簧(17)的底部与所述缓冲箱(20)连接,多个所述缓冲柱(19)的顶部贯穿所述安装箱(13)连接有缓冲板(34),所述缓冲板(34)与所述安装箱(13)滑动连接,所述下模(10)安装在所述缓冲板(34)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19)底部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18),所述缓冲箱(20)内侧且位于所述缓冲腔(16)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孔(21),所述缓冲腔(16)与所述冷却腔(15)通过所述导流孔(21)连通,所述缓冲柱(19)与所述安装箱(13)之间进行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34)顶部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导向柱(22),所述下模(10)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22)相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22)通过导向孔与所述下模(10)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散热箱,散热箱的外侧安装有冷却组件,散热箱内侧的顶部连接有安装箱,散热箱的内壁与安装箱之间形成冷却腔,安装箱内侧的底部安装有下模,下模的内侧安装有多组顶出组件。本技术通过散热箱、安装箱和冷却组件的设置,使得在使用时能够对冷却腔内部循环输送冷却液,使用时冷却液同时围绕下模和上模的外周流动,从而有效进行冷却,提高了工件的冷却成型速度,通过顶出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在上模与下模分开时,顶出组件能够自动将冷却成型后的工件顶出,无需人工手动脱模,大大提高了本模具的实用性,增加了使用时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飞,袁德回,徐泽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