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7649发布日期:2023-11-17 20:5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1、模具是注塑成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注塑成型是将热熔态的塑胶材料高速注入模具内具有所需形状的密闭型腔中,待塑胶材料冷却固化,打开模具将固化的塑胶产品顶出,以获得成型产品的加工方法。由于注塑成型加工方法具有成型费用低、成型周期短、成型过程简单和易于成型形状复杂的塑胶产品等特点,因此在塑胶产品应用领域应用极为广泛。

2、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其结构相应地越来越复杂,有很多异型的产品,然而这些异型产品在注塑过程中开模顶出十分困难,通常需要通过多根顶针的辅助才能将异型产品顶出来。而现有的顶针多为细长结构,一个模具中的多个顶针的长度和直径并不相同,每个顶针的受力不相同,顶出产品的强度不够则会影响脱模效果,甚至使顶针折弯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设置两个顶杆且将两个顶杆配合设置成竖直的三角形,辅助顶针顶出产品,增强了顶起结构的顶出强度,脱模效果好,且保护顶针不受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与下模,下模设置有活动的顶起结构,顶起结构包括多个顶针及用于安装顶针的顶针板,顶针用于顶起下模中的产品进行脱模;顶起结构还包括顶杆座及两个顶杆,顶杆座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顶针板上,两个顶杆的一端安装于顶杆座的另一端,两个顶杆的另一端用于顶起下模中的产品,两个顶杆之间的上端距离小于下端距离,顶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顶针的高度。

3、具体地,顶杆座靠近顶杆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个上槽壁之间的宽度小于两个下槽壁之间的宽度,安装槽用于安装容设顶杆的端部。

4、具体地,顶杆靠近顶杆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自顶杆的侧面向内凹设形成,限位槽用于容设安装槽的上槽壁。

5、具体地,限位槽的轴线与顶杆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两个顶杆以顶杆座的中轴线为轴对称设置。

6、具体地,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芯及下模镶块,下模芯安装于下模板上,下模镶块设置于下模芯内,顶针贯穿于下模板、下模芯及下模镶块到达型腔内,两个顶杆的上端分别夹持在下模镶块的两侧。

7、具体地,下模镶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下模镶块分别镶嵌设置于下模芯内并位于型腔的两侧。

8、具体地,顶杆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顶杆座分别对应两个下模镶块设置,多个顶针位于两个顶杆座之间。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与下模,下模设置有活动的顶起结构,顶起结构还包括顶杆座及两个顶杆,顶杆座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顶针板上,两个顶杆的一端安装于顶杆座的另一端,两个顶杆的另一端用于顶起下模中的产品,两个顶杆之间的上端距离小于下端距离,顶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顶针的高度。两个顶杆与顶杆座配合形成竖直设置的三角形,上端符合顶出产品的小面积,下端逐渐宽大使顶出强度更大,辅助多个顶针一起将产品顶起。该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通过将两个顶杆与顶杆座连接形成三角形顶出结构,增强了顶杆的顶出强度,顶杆分担了顶针的顶出压力,从而从整体上增强了顶起结构的强度,保证产品能够顺利被顶起,同时保护了顶针。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1)与下模(2),下模(2)设置有活动的顶起结构(3),顶起结构(3)包括多个顶针(31)及用于安装顶针(31)的顶针板(32),顶针(31)用于顶起下模(2)中的产品进行脱模;其特征在于:顶起结构(3)还包括顶杆座(33)及两个顶杆(34),顶杆座(33)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顶针板(32)上,两个顶杆(34)的一端安装于顶杆座(33)的另一端,两个顶杆(34)的另一端用于顶起下模(2)中的产品,两个顶杆(34)之间的上端距离小于下端距离,顶杆(34)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顶针(31)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顶杆座(33)靠近顶杆(3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331),安装槽(331)的两个上槽壁(332)之间的宽度小于两个下槽壁(333)之间的宽度,安装槽(331)用于安装容设顶杆(34)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顶杆(34)靠近顶杆座(3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341),限位槽(341)自顶杆(34)的侧面向内凹设形成,限位槽(341)用于容设安装槽(331)的上槽壁(3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限位槽(341)的轴线与顶杆(34)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两个顶杆(34)以顶杆座(33)的中轴线为轴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2)包括下模板(21)、下模芯(22)及下模镶块(23),下模芯(22)安装于下模板(21)上,下模镶块(23)设置于下模芯(22)内,顶针(31)贯穿于下模板(21)、下模芯(22)及下模镶块(23)到达型腔内,两个顶杆(34)的上端分别夹持在下模镶块(23)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镶块(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下模镶块(23)分别镶嵌设置于下模芯(22)内并位于型腔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顶杆座(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顶杆座(33)分别对应两个下模镶块(23)设置,多个顶针(31)位于两个顶杆座(33)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与下模,下模设置有活动的顶起结构,顶起结构还包括顶杆座及两个顶杆,顶杆座固定安装于顶针板上,两个顶杆安装于顶杆座,两个顶杆的另一端用于顶起下模中的产品,两个顶杆之间的上端距离小于下端距离,顶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顶针的高度。两个顶杆与顶杆座配合形成竖直设置的三角形,上端符合顶出产品的小面积,下端逐渐宽大使顶出强度更大,辅助多个顶针一起将产品顶起。该具有高强度顶起结构的模具通过将两个顶杆与顶杆座连接形成三角形顶出结构,增强了顶杆的顶出强度,顶杆分担了顶针的顶出压力,从而从整体上增强了顶起结构的强度,保证产品能够顺利被顶起,同时保护顶针。

技术研发人员:尹锡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广度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