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6775发布日期:2024-02-07 12:2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海绵原料混合,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用于海绵连续生产线设备上,通常将混合好的原料投放到传送带上,然后通过传送带依次传送进过烘烤装置和收绵装置从而实现海绵的连续生产,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的海绵原料一次全部放入搅拌装置内,海绵原料在搅拌装置中搅拌难度大,且搅拌的不够充分,质量轻的在原料漂浮在上面,质量重的原料沉积在下面,海绵原料在搅拌装置中搅拌难度大,且搅拌的不够充分,对海绵成品的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1731869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海绵原料混合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包括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相对移动槽左右移动;固定板的一端还设有与移动槽相贯穿的进料孔;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相对立,且两个连接板相对立的那一侧上均设有若干个滑动杆;套板,套板嵌套有螺纹杆;套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其中,移动板与其中一个连接板的端部相连接;两个连接板分别与套板的两端相连接。

3、上述方案的搅拌装置使电机可正反转,从而使套板可相对螺纹杆做左右往复运动,在套板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套板带动两个连接板同步移动,两个连接板上的滑动杆分别对搅拌桶内上下两面做摆动工作,使原料混合搅拌的更充分,防止搅拌桶内的原料漂浮在表面或沉淀在底部,使原料混合的均匀,提高海绵成品的质量。

4、同时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海绵原料搅拌难度大而使得搅拌不充分影响海绵成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通过转动组件的作用将搅拌桶内的海绵原料实现翻转进一步混合,从而降低海绵原料搅拌的难度保证海绵产出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内的搅拌桶以及设置在搅拌桶内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供转动轴转动的转动槽,所述转动轴伸出转动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桶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的驱动轴和设置在驱动轴上的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直径大于驱动轴的直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盘的固定机构。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桶被限制在支架内,工作人员将需要混合的海绵原料倒入至搅拌桶内,然后将搅拌桶的进料口关闭实现搅拌桶的密封,海绵原料首先会通过搅拌组件的作用在搅拌桶内实现初步混合,等到搅拌组件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工作人员通过带动驱动盘进行转动,使得驱动轴以及转动轴也随之转动,进而来带动整个搅拌桶的转动,使得搅拌桶在支架上实现翻转,而搅拌桶内部的海绵原料也随之翻转,使得搅拌桶两端的转动轴均在转动槽内实现转动,且以转动轴为圆心在支架下转动,在支架的支撑下实现搅拌桶的翻转,则堆积沉淀的海绵原料在翻转的过程中发生移动而不再沉淀,同时海绵原料在翻转过程中实现再一次的混合,防止海绵原料沉淀堆积而导致搅拌组件搅拌难度增大,且在重复几次翻转之后再通过固定机构的作用将驱动盘固定住,而使得驱动盘不再会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自行转动影响搅拌桶的翻转效果,同时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保证海绵原料混合的效果,降低海绵原料搅拌的难度,从而保证海绵成品的质量。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双向丝杆、对称设置在双向丝杆上的两个螺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螺母块上的插入杆以及用于驱动双向丝杆转动的驱动件,两个所述螺母块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供双向丝杆转动的螺纹槽,所述驱动盘的两端均开设有供插入杆插入的插槽。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盘带动搅拌桶翻转之后,需要搅拌桶静止,则需要通过固定机构的作用将驱动盘固定住而防止驱动盘自行转动,此时工作人员不再驱动驱动盘转动,使得驱动盘处于静止的状态且驱动盘两端的插槽处于稳定状态,然后再通过启动驱动件来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则随着双向丝杆的转动两端的螺母块会随之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且此时的两个螺母块会带动两个插入杆相互靠近,进而使得插入杆能够插入在驱动盘开设的插槽内进行固定,在不启动驱动件的情况下插入杆不会轻易地从插槽内脱离,且驱动盘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下也不会轻易自行转动,从而保证固定机构对驱动盘的固定,使得搅拌桶处于固定状态时更为稳定,而需要带动驱动盘转动时则需要反向驱动驱动件,使得双向丝杆反向转动进而带动螺母块以及插入杆逐渐地远离驱动盘,且插入杆从插槽内脱离开,则驱动盘不再被固定机构限制,从而工作人员便能够继续驱动驱动盘的转动来实现搅拌桶的翻转,同时使得搅拌桶内的海绵原料不会长时间处于堆积沉淀的状态,同时搅拌桶不断地翻转便能够增加海绵原料混合的程度,使得海绵原料被混合充分,从而来保证海绵成品的质量。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插入杆呈间隔分布。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插入杆分别插入至插槽内,则呈间隔分布的插入杆分别插入在一个插槽内的时候更为稳定,且插入杆的锁止效果会提高,从而使得固定机构固定驱动盘的时候也会更为稳定。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半球形凸块,若干所述半球形凸块之间开设有供两根插入杆插入的间隙。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桶不再进行翻转,则插入杆插入至插槽内的时候插入杆会与插槽内壁的半球形凸块接触,从而使得若干半球形凸块对插入杆实现夹紧进而增大插入杆插入至插槽内的摩擦力,保证插入杆插入在插槽内的稳定性,防止插入杆在插槽内发生晃动而影响搅拌桶的稳定性。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螺母块的底部均设置有限制块,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供限制块活动的限制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母块随着双向丝杆转动而滑动时底部的限制块会随之滑动并在限制槽内滑动,且始终贴着限制槽的内壁滑动来限制螺母块的滑动轨迹,保证螺母块的直线运动,进而螺母块便不会随着双向丝杆转动。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盘上设置有防滑纹。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设置能够增加驱动盘的摩擦力,则工作人员在驱动的时候手部与驱动盘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保证工作人员驱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状态,从而使得驱动搅拌桶时更为稳定。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转动槽内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转动的限位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在转动的时候限位块会在转动槽内壁开设的限位槽内转动,则对转动轴在转动槽内转动的轨迹进一步限制住,保证转动轴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保证整个搅拌桶翻转过程的稳定性。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动组件的作用将搅拌桶内的海绵原料实现翻转进一步混合,使得海绵原料在搅拌桶内不断地翻转,而不会出现海绵原料沉淀或者漂浮在搅拌桶内,从而会降低海绵原料搅拌的难度保证海绵产出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1)内的搅拌桶(2)以及设置在搅拌桶(2)内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支架(1)上开设有供转动轴(3)转动的转动槽,所述转动轴(3)伸出转动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桶(2)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轴(3)上的驱动轴(6)和设置在驱动轴(6)上的驱动盘(7),所述驱动盘(7)的直径大于驱动轴(6)的直径,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盘(7)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双向丝杆(11)、对称设置在双向丝杆(11)上的两个螺母块(10)、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螺母块(10)上的插入杆(9)以及用于驱动双向丝杆(11)转动的驱动件(8),两个所述螺母块(10)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供双向丝杆(11)转动的螺纹槽,所述驱动盘(7)的两端均开设有供插入杆(9)插入的插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入杆(9)呈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半球形凸块(14),若干所述半球形凸块(14)之间开设有供两根插入杆(9)插入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母块(10)的底部均设置有限制块(12),所述支架(1)上开设有供限制块(12)活动的限制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7)上设置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上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转动槽内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4)转动的限位槽(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旨在解决海绵原料搅拌难度大而使得搅拌不充分影响海绵成品质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内的搅拌桶以及设置在搅拌桶内的搅拌组件,搅拌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支架上开设有供转动轴转动的转动槽,转动轴伸出转动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桶转动的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的驱动轴和设置在驱动轴上的驱动盘,驱动盘的直径大于驱动轴的直径,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盘的固定机构。本技术的一种海绵原料混料装置,通过转动组件的作用将搅拌桶内的海绵原料实现翻转进一步混合,从而降低海绵原料搅拌的难度保证海绵产出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叶飞,高杰,李琴涛,马佳宇,孙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川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