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2384发布日期:2023-12-21 15:3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碳纤维部件加工,具体为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1、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现在大多数汽车部件都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凭借重量轻和强度高的优势,碳纤维材料替代了金属,例如汽车轮毂、碳纤维电池箱体、碳纤维座椅骨架等部件,在碳纤维部件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成型模具对材料进行成型处理。

2、专利申请公布号202223320868.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零部件的成型模具,涉及模具领域,该碳纤维零部件的成型模具包括成型机主体,成型机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模压板,模板,模板设置在成型机主体的外表面,模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更换机构,更换机构用于对模板的更换作用,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模板的外表面,插块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背面,固定盒固定连接在成型机主体的外表面,固定板滑动连接在固定盒的内部,螺纹杆转动连接在固定盒的内部,固定板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外表面,插块活动插接在连接板的内部,该碳纤维零部件的成型模具方便对成型机上的模具进行更换。

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当对模具进行更换时,需要使用扳手等辅助工具对转动件夹持后,旋转转动件,才能使模具失去限位,再进行更换,拆卸步骤繁琐,不便于对模具的直接更换,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包括成型箱,所述成型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成型箱的内腔底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限位槽,所述成型箱的左右侧壁下侧前后两侧均开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成型箱的左右侧壁上侧均开有第一滑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左右侧壁均开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腔前后侧壁均开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板,左侧所述活动板的右侧壁前后两侧和右侧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壁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成型箱的左右侧壁下侧中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成型箱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壁,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活动板的外侧,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成型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

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

5、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具。

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

7、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腔,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腔,所述活动板的内侧壁开有螺纹,所述活动板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

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

9、左侧所述转动轴的右端和右侧所述转动轴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成型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板。

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

11、所述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贯穿所述成型箱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1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

13、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模压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在本申请的方案中:模具通过支撑板和限位块安装在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杆配合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将支撑板和模具限位在成型箱内,通过手动转动旋转板,通过旋转板带动转动轴和第二齿轮旋转,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和螺纹杆旋转,由于螺纹杆与活动板活动连接,活动板滑动在第二滑槽内,使得螺纹杆在旋转时能够带动活动板横向移动,通过活动板带动限位杆横向移动,并使限位杆移出第二限位孔,使限位块失去限位,并通过支撑板将模具移出成型箱,实现对模具的更换,拆卸步骤简单,便于对模具的直接更换,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包括成型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箱(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10),所述成型箱(100)的内腔底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限位槽(120),所述成型箱(100)的左右侧壁下侧前后两侧均开有第一限位孔(130),所述成型箱(100)的左右侧壁上侧均开有第一滑槽(140),所述限位槽(120)的内腔设置有限位块(150),所述限位块(150)的左右侧壁均开有第二限位孔(151),所述底座(110)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0),所述固定板(200)的内腔前后侧壁均开有第二滑槽(210),所述第二滑槽(210)的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板(220),左侧所述活动板(220)的右侧壁前后两侧和右侧所述活动板(220)的左侧壁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21),所述成型箱(100)的左右侧壁下侧中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30),所述螺纹杆(230)远离所述成型箱(10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00)的内侧壁,所述螺纹杆(23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31),所述第一齿轮(231)位于所述活动板(220)的外侧,所述固定板(2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40),所述连接块(240)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41),所述成型箱(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5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0),所述支撑板(16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具(1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21)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孔(130)的内腔,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151)的内腔,所述活动板(220)的内侧壁开有螺纹,所述活动板(220)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230)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转动轴(241)的右端和右侧所述转动轴(241)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42),所述第二齿轮(242)与所述第一齿轮(231)啮合连接,所述转动轴(241)远离所述成型箱(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板(2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300)的动力输出端贯穿所述成型箱(100)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10),所述连接板(310)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块(3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20)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140)的内腔,所述连接板(3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模压块(33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部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部件成型模具,包括成型箱,所述成型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成型箱的内腔底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限位槽,所述成型箱的左右侧壁下侧前后两侧均开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成型箱的左右侧壁上侧均开有第一滑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左右侧壁均开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腔前后侧壁均开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板,左侧所述活动板的右侧壁前后两侧和右侧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壁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本新型方案拆卸步骤简单,便于对模具的直接更换,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陶未来,董富琪,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澳盛轻量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