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4704发布日期:2024-01-23 11:0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吹膜机的,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吹膜过程中,塑料融体从机头流出后被吹胀形成膜泡,膜泡上升过程需要由冷却风环进行冷却,塑料吹膜机冷却风环中设有护风圈,护风圈可以延长膜泡接受空气冷却的时间,提高冷却效果而且能够稳定气流,从而稳定膜泡。对于不同材质、直径、挤出速度、壁厚、冷却气流速度的膜泡而言,需要的护风圈的理想高度、护风圈风口尺寸(即整个护风圈上端直径)不相同。但传统塑料吹膜机护风圈风口尺寸不能调节(如果需要改变护风圈风口尺寸,只能整体更换护风圈);另外,传统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高度幅度有限,且调节过程操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结构,它能够方便地调节护风圈高度,而且调节幅度较大。

2、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结构,包括有若干个圆筒状的护风圈单元,各个护风圈单元的直径各不相同,各个护风圈单元的水平投影位置呈同心圆布置;其特征在于,在每内外相邻两个护风圈单元中,位于内侧的护风圈单元称为内护风圈,位于外侧的护风圈单元称为外护风圈,其中外护风圈固定有至少三个滚轮,各滚轮关于护风圈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布置,滚轮位于外护风圈的内侧且靠近外护风圈的底部;内护风圈的外侧形成有至少三段弧形斜坡,弧形斜坡的数量与滚轮的数量对应相同,各段弧形斜坡关于护风圈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布置,每段弧形斜坡的水平投影形状呈弧形;每段弧形斜坡还设有若干个供滚轮停留的卡坎部位,外护风圈的每个滚轮搁置在内护风圈对应弧形斜坡的卡坎部位上。

3、护风圈单元设有把手。这样便于推动护风圈单元沿着弧形斜坡移动。

4、所述弧形斜坡为形成在内护风圈外侧表面的弧形倾斜沟槽,弧形倾斜沟槽沿内护风圈的周向延伸并且竖向位置逐渐变化而形成倾斜。

5、外护风圈固定有四个滚轮,内护风圈的外侧形成有四段弧形斜坡。

6、每段弧形斜坡中间的卡坎部位为向下凹陷的凹坎。

7、每段弧形斜坡最下端设有阻止滚轮下溜的阻挡部件而形成为卡坎部位。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9、一、本实用新型只需要推动滚轮沿斜坡滚动,就能实现使每内外相邻两个护风圈单元在竖向上的重叠度发生变化,由此调节整个塑料吹膜机护风圈的高度,不但调节幅度大,而且调节过程方便。调节完成后,外护风圈的每个滚轮稳定搁置在内护风圈对应斜坡的卡坎部位上,整个护风圈处于稳定状态而能够进入工作状态。

10、二、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减少或增加护风圈的级数而实现调节改变护风圈风口尺寸。当需要护风圈风口尺寸变小时,只需要减少护风圈级数,也就是将位于外层的护风圈单元移走即可;反之,当需要护风圈风口尺寸变大时,只需要增加护风圈级数,也就是在外层护风圈单元的外面还再放置上直径更大的护风圈单元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结构,包括有若干个圆筒状的护风圈单元,各个护风圈单元的直径各不相同,各个护风圈单元的水平投影位置呈同心圆布置;其特征在于:在每内外相邻两个护风圈单元中,位于内侧的护风圈单元称为内护风圈,位于外侧的护风圈单元称为外护风圈,其中外护风圈固定有至少三个滚轮,各滚轮关于护风圈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布置,滚轮位于外护风圈的内侧且靠近外护风圈的底部;内护风圈的外侧形成有至少三段弧形斜坡,弧形斜坡的数量与滚轮的数量对应相同,各段弧形斜坡关于护风圈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布置,每段弧形斜坡的水平投影形状呈弧形;每段弧形斜坡还设有若干个供滚轮停留的卡坎部位,外护风圈的每个滚轮搁置在内护风圈对应弧形斜坡的卡坎部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斜坡为形成在内护风圈外侧表面的弧形倾斜沟槽,弧形倾斜沟槽沿内护风圈的周向延伸并且竖向位置逐渐变化而形成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段弧形斜坡中间的卡坎部位为向下凹陷的凹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段弧形斜坡最下端设有阻止滚轮下溜的阻挡部件而形成为卡坎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护风圈单元设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护风圈固定有四个滚轮,内护风圈的外侧形成有四段弧形斜坡。


技术总结
一种塑料吹膜机护风圈调节结构,包括有若干个圆筒状的护风圈单元,各个护风圈单元的直径各不相同,各个护风圈单元的水平投影位置呈同心圆布置;在每内外相邻两个护风圈单元中,位于内侧的护风圈单元称为内护风圈,位于外侧的护风圈单元称为外护风圈,其中外护风圈固定有至少三个滚轮,各滚轮关于护风圈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布置,滚轮位于外护风圈的内侧且靠近外护风圈的底部;内护风圈的外侧形成有至少三段弧形斜坡,弧形斜坡的数量与滚轮的数量对应相同,各段弧形斜坡关于护风圈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布置,每段弧形斜坡的水平投影形状呈弧形;每段弧形斜坡还设有若干个供滚轮停留的卡坎部位,外护风圈的每个滚轮搁置在内护风圈对应弧形斜坡的卡坎部位上。本技术能够方便地调节护风圈高度,而且调节幅度较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丰,王侠武,杨煜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9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