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塑形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5628发布日期:2024-03-25 18:5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塑形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涉及一种模具成型,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塑形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1、当今注塑模具制造是众多塑料制品的主要生产方式,模具的精密度直接影响着塑胶制品结构的完整性和尺寸的精确性,各类塑胶制品的生产均需经过塑胶模具设计制造、注塑成型和表面处理等环节,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往往在塑胶产品表面同时注塑字体或者印花,以表示该塑胶产品的型号、规格等信息。

2、字体或者印花在成型时,由于模具是向内凹陷的,字体或者印花位于该凹槽内,当塑胶产品完成注塑需要脱膜时,顶出件顶出塑胶产品,字体或者印花容易与模具发生摩擦,导致字体或者印花模糊,不利于辨认。

3、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模具塑形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摩擦的模具塑形分离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塑形分离装置,其包括上模、安装于所述上模上方的压紧件、位于所述上模内的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块内的调位件;所述压紧件包括压块、安装于所述压块内且可垂直活动的压板、分别抵持所述压板和所述压块的弹簧,所述调位件包括固定模块和所述移动模块,所述固定模块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其包括其内侧自底端斜向所述移动模块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斜面、自所述第一斜面表面凸起形成的燕尾凸起,所述移动模块包括其顶端向上延伸与所述压板连接的连接杆、其自顶端斜向所述固定模块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斜面、自所述第二斜面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燕尾槽,所述凸起与所述燕尾槽插接。

3、进一步,所述燕尾凸起的底端两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自所述第一斜面的末端向所述移动模块方向延伸形成。

4、进一步,所述燕尾槽的两侧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自所述第二斜面向内凹陷形成。

5、进一步,所述对接槽与所述限位板相平行且所述对接槽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上方,所述对接槽与所述限位板之间相距。

6、进一步,所述固定块包括位于所述上模内的块体、于所述块体内形成的一对成型腔,所述成型腔一侧设有模块腔。

7、进一步,所述模块腔内收容所述固定模块和所述移动模块,所述固定模块位于所述移动模块的外侧,所述移动模块的内侧与所述成型腔相邻。

8、进一步,所述上模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压块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活动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活动槽相对应,所述压板位于述安装槽与所述活动槽内并垂直活动。

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模具塑形分离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避免摩擦的特点,通过压块和压板驱动移动模块外侧的燕尾槽沿燕尾凸起斜向外移动,使移动模块内侧与塑胶产品的表面脱离接触,避免对塑胶产品的摩擦。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塑形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模、安装于所述上模上方的压紧件、位于所述上模内的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块内的调位件;所述压紧件包括压块、安装于所述压块内且可垂直活动的压板、受所述压板推动垂直向下的推杆、分别抵持所述压板和所述压块的弹簧,所述调位件包括固定模块和与所述推杆抵持的移动模块,所述固定模块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其包括其内侧自底端斜向所述移动模块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斜面、自所述第一斜面表面凸起形成的燕尾凸起,所述移动模块包括其自顶端斜向所述固定模块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斜面、自所述第二斜面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燕尾槽,所述凸起与所述燕尾槽插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塑形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凸起的底端两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自所述第一斜面的末端向所述移动模块方向延伸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塑形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的两侧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自所述第二斜面向内凹陷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塑形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与所述限位板相平行且所述对接槽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上方,所述对接槽与所述限位板之间相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塑形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包括位于所述上模内的块体、于所述块体内形成的一对成型腔,所述成型腔一侧设有模块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塑形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腔内收容所述固定模块和所述移动模块,所述固定模块位于所述移动模块的外侧,所述移动模块的内侧与所述成型腔相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塑形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压块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活动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活动槽相对应,所述压板位于述安装槽与所述活动槽内并垂直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为一种模具塑形分离装置,其包括上模、安装于上模上方的压紧件、位于上模内的固定块、位于固定块内的调位件;压紧件包括压块、安装于压块内且可垂直活动的压板、受压板推动的推杆、分别抵持压板和压块的弹簧,调位件包括固定模块和与推杆抵持的移动模块,固定模块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其包括其内侧自底端斜向移动模块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斜面、自第一斜面表面凸起形成的燕尾凸起,移动模块包括其自顶端斜向固定模块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斜面、自第二斜面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燕尾槽,凸起与燕尾槽插接,通过压块和压板驱动移动模块外侧的燕尾槽沿燕尾凸起斜向外移动,使移动模块内侧与塑胶产品的表面脱离接触,避免对塑胶产品的摩擦。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胡军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鑫月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