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前模行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13022发布日期:2024-04-30 17:22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前模行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模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具前模行位结构。


背景技术:

1、模具在对产品加工使用时,前模需要提前开一次分型,通过分型带动内行位脱倒扣,而前模分型的过程中,增加了结构动作的风险,使模具上导柱承受a板重力较大,影响使用寿命和精度。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模具前模行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模上的热流道板及a板,所述热流道板安装在a板的上方,所述模具产品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模具产品设置在a板的内部,还包括两组内行位镶件,两个所述内行位镶件分别固定在两个模具产品相对的内侧,所述内行位镶件上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铲机,所述铲机在a板的内部呈竖直设置,所述a板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与铲机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所述a板上设置有用于拉杆驱动的驱动组件。

3、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开设在内行位镶件及铲机上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抵设置,所述第二斜面上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上滑动连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与第一斜面相固定。

4、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开设在铲机上的斜槽,所述拉杆上固定有斜板,所述斜板滑动连接在斜槽上。

5、所述斜槽及斜板分别在铲机及拉杆上排列设置有多个。

6、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a板外侧的油缸,所述油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头连接有油缸连接杆,所述油缸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拉杆连接块,所述拉杆与拉杆连接块的一侧相固定。

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前模行位结构,模具对模具产品注塑完成后,通过驱动组件、连接组件及传动组件的相互配合,优化此前模行位结构,拉动内行位镶件后退,通过内行位镶件完成前模脱倒扣动作,不再需要将前模进行一次分型,降低了模具上多开一次分型所带来的隐患和风险。

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前模行位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前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开设在内行位镶件(3)及铲机(4)上的第一斜面(501)与第二斜面(502),所述第一斜面(501)与第二斜面(502)相抵设置,所述第二斜面(502)上开设有t型滑槽(503),所述t型滑槽(503)上滑动连接有t型块(504),所述t型块(504)与第一斜面(501)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前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开设在铲机(4)上的斜槽(701),所述拉杆(6)上固定有斜板(702),所述斜板(702)滑动连接在斜槽(7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前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701)及斜板(702)分别在铲机(4)及拉杆(6)上排列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前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a板(102)外侧的油缸(801),所述油缸(801)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头(802)连接有油缸连接杆(803),所述油缸连接杆(803)的一端固定有拉杆连接块(804),所述拉杆(6)与拉杆连接块(804)的一侧相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前模行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模上的热流道板及A板,所述热流道板安装在A板的上方,所述模具产品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模具产品设置在A板的内部,还包括两组内行位镶件,两个所述内行位镶件分别固定在两个模具产品相对的内侧,所述内行位镶件上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铲机,所述铲机在A板的内部呈竖直设置,所述A板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拉杆。本技术的模具前模行位结构,模具对模具产品注塑完成后,通过驱动组件、连接组件及传动组件的相互配合,优化此前模行位结构,拉动内行位镶件后退,通过内行位镶件完成前模脱倒扣动作,不再需要将前模进行一次分型,降低了模具上多开一次分型所带来的隐患和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雷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沃克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