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挤出机,具体为一种扁平电缆挤出机头。
背景技术:
1、扁平电缆是标准组织生产,适用交流额定电压450v/70v及以下的移动式电气设备中,在扁电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挤出机头,但是,由于结构原因,传统的挤出机头的模具在更换时非常的麻烦,费时费力。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11054957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包括机头本体、进料口、工作舱、模具和端盖,其中工作舱顶部通过固定装置与模具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箱体、第一复位弹簧、支撑板、挡板、紧固箱体、移动板、固定柱、连接板、弹性块、导柱和第一拉环,机头本体通过限位装置与端盖连接,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箱体、第二复位弹簧、承接板、斜板、弹性件、滑板、限位柱、连接柱、拉柱和第二拉环。
3、其原理为:在使用时,拉动第二拉环,拉柱随之向上移动,滑板随之向上移动,限位柱随之向上移动,使限位柱与连接柱分离,使连接柱与限位箱体分离,将端盖拆卸,随之第一拉环,导柱随之向上移动,移动板随之向上移动,固定柱随之向上移动,使固定柱与连接板分离,使连接板与固定箱体分离,将模具拆卸。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如下问题:在拆卸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手拉动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对固定装置和限位装置进行解锁,才能够将端盖和模具拆卸,自动化程度低,拆卸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平电缆挤出机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扁平电缆挤出机头在更换模具时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扁平电缆挤出机头,包括设有进料口的机头本体,所述进料口连接有工作舱,且所述工作舱可拆卸地连接有模具,所述机头本体的挤出端转动设置有至少一个端盖,以及控制端盖开合的驱动组件,扁平电缆挤出机头还包括相对于所述模具设置的至少两个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3、固定板,其设置在所述机头本体内壁;
4、导向杆,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5、活动板,其设置在所述模具侧边,且所述导向杆与开设于活动板表面的导向槽滑动配合;
6、弹性件,设置于固定板和活动板二者之间,以赋予活动板弹性力,使得所述模具的挤出口伸出开设于端盖表面的出口。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扁平电缆挤出机头包括:
8、转轴,其设于所述端盖的一侧;
9、固定座,其设于所述机头本体一侧,且所述转轴与开设于固定座表面的转孔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机头本体侧边的电推杆,其输出端连接有铰链,且所述铰链与端盖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板抵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扁平电缆挤出机头还包括弹性限位组件,其设于所述导向杆靠近端盖的一端,以对所述活动板进行限位,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
13、凸板,其活动设于开设在导向杆中的内槽内;
14、第二弹簧,其一端与所述内槽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凸板底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以增大凸板与导向槽之间的摩擦系数。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头本体挤出端转动设置端盖,并在机头本体内部设置导向组件,以使得模具可沿着导向组件滑动,实现驱动组件打开端盖后解除对模具的限位,在第一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活动板沿着导向杆进行滑动,从而带动模具滑出机头本体,方便快速将位于机头本体内部的模具取下,效率较高。
1.一种扁平电缆挤出机头,包括设有进料口(2)的机头本体(1),所述进料口(2)连接有工作舱(3),且所述工作舱(3)可拆卸地连接有模具(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本体(1)的挤出端转动设置有至少一个端盖(5),以及控制端盖(5)开合的驱动组件,扁平电缆挤出机头还包括相对于所述模具(4)设置的至少两个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电缆挤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电缆挤出机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电缆挤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机头本体(1)侧边的电推杆(9),其输出端连接有铰链(10),且所述铰链(10)与端盖(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电缆挤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15),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1)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簧(15)的另一端与活动板(13)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电缆挤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电缆挤出机头还包括弹性限位组件,其设于所述导向杆(12)靠近端盖(5)的一端,以对所述活动板(13)进行限位,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扁平电缆挤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板(17)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以增大凸板(17)与导向槽(14)之间的摩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