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07578发布日期:2025-02-14 21:1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车辆保险杠不仅能够影响汽车外形轮廓,而且能够为汽车提供安全保障,因此,车辆保险杠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外形轮廓,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质量强度,目前,为适应车辆轻量化需求,车辆前部的保险杠逐渐由金属材料转变成高性能塑料,因此,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应运而生。

2、目前的车辆保险杠在注塑模具上成型后一般都是通过人力进行取出,但是在注塑成型时,车辆保险杠会出现与模具表面贴合的现象,导致车辆保险杠难以脱模,因此,我们提出了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具备方便对注塑成型的车辆保险杠进行快速脱模等优点,解决了车辆保险杠会出现与模具表面贴合的现象,导致车辆保险杠难以脱模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方便对注塑成型的车辆保险杠进行快速脱模的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的顶端设置有定模,所述定模上设置有冷却结构,所述承载框上设置有顶出结构,所述顶出结构与定模的内部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顶出结构与承载框的内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模的模腔底壁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腔壁与顶出结构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定模的顶端四角固定安装有定位柱,以便于顶出结构贯穿定模。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结构包括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与定模的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呈线性阵列排布,以便于以热交换原理将定模上的热量快速散发。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顶端与定模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冷却管的一端与外设进液结构衔接;

8、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远离冷却管的一端与外设排液结构衔接,通过外设进液结构为进液管提供冷却水,此时冷却水经进液管内腔进入冷却管,并且由排液管内腔流至外设排液结构,在此期间,以热交换原理将定模上的热量带走,同时,散热翅对定模上的热量进行散热,从而方便对定模进行快速散热,进而方便对注塑成型的车辆保险杠进行快速脱模。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框的内腔侧壁开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呈圆周阵列排布,以便于外界的空气经第一腰型孔的内腔进入承载框的内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出结构包括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底端与承载框的内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中空盘,所述中空盘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中空杆,所述中空杆呈圆周阵列排布,所述中空杆的外表面与贯穿孔的内腔之间活动连接,通过启动液压推杆,此时液压推杆带动中空盘进行移动,中空盘带动中空杆在贯穿孔内腔进行移动,并且贯穿贯穿孔将定模中的注塑完成的车辆保险杠顶出,与此同时,外界的空气经第一腰型孔内腔进入承载框的内腔,再由通孔内腔、中空盘腔体、中空杆腔体以及第二腰型孔内腔或由中空杆腔体、第二腰型孔内腔进入定模内腔,以确保外界的压强与定模中的压强平衡,从而方便快速顶出注塑成型的车辆保险杠。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空盘的内腔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呈圆周阵列排布,以便于外界的空气经通孔内腔进入中空盘的腔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空杆的内腔壁开设有第二腰型孔,以便于外界的空气经中空杆的腔体和第二腰型孔的内腔进入定模的模腔中,以确保外界的压强与定模中的压强平衡。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具备以下

15、有益效果:

16、1、该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通过外设进液结构为进液管提供冷却水,此时冷却水经进液管内腔进入冷却管,并且由排液管内腔流至外设排液结构,在此期间,以热交换原理将定模上的热量带走,同时,散热翅对定模上的热量进行散热,从而方便对定模进行快速散热,进而方便对注塑成型的车辆保险杠进行快速脱模。

17、2、该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通过启动液压推杆,此时液压推杆带动中空盘进行移动,中空盘带动中空杆在贯穿孔内腔进行移动,并且贯穿贯穿孔将定模中的注塑完成的车辆保险杠顶出,与此同时,外界的空气经第一腰型孔内腔进入承载框的内腔,再由通孔内腔、中空盘腔体、中空杆腔体以及第二腰型孔内腔或由中空杆腔体、第二腰型孔内腔进入定模内腔,以确保外界的压强与定模中的压强平衡,从而方便快速顶出注塑成型的车辆保险杠。



技术特征:

1.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框(2),所述承载框(2)的顶端设置有定模(3),所述定模(3)上设置有冷却结构(4),所述承载框(2)上设置有顶出结构(5),所述顶出结构(5)与定模(3)的内部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顶出结构(5)与承载框(2)的内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3)的模腔底壁上开设有贯穿孔(31),所述贯穿孔(31)的内腔壁与顶出结构(5)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定模(3)的顶端四角固定安装有定位柱(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4)包括散热翅(41),所述散热翅(41)与定模(3)的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41)呈线性阵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4)还包括冷却管(42),所述冷却管(42)的顶端与定模(3)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4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液管(44),所述进液管(44)远离冷却管(42)的一端与外设进液结构衔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车辆保险杠用注塑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的顶端设置有定模,所述定模上设置有冷却结构,所述承载框上设置有顶出结构,所述顶出结构与定模的内部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顶出结构与承载框的内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定模的模腔底壁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腔壁与顶出结构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定模的顶端四角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冷却结构包括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与定模的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呈线性阵列排布,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冷却管。本技术不仅方便对注塑成型的车辆保险杠进行快速脱模,还能快速顶出注塑成型的车辆保险杠。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高鸣,汤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卡尔世达车辆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2
技术公布日:2025/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