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及高分子塑料切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11183发布日期:2025-03-19 14:20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及高分子塑料切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料制粒,具体是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及高分子塑料切粒机。


背景技术:

1、塑料切粒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的设备,它能够将废旧塑料进行高效的热熔、冷却、切碎和回收利用。

2、具体而言,塑料切粒机通过将废旧塑料融化挤出呈条状塑料,经过冷却剂切割后,实现制粒,然后通过洗涤、筛选、干燥等步骤将其加工成再生料,这些再生料可以用于制造新的塑料制品或者再生塑料制品。

3、在上述步骤中,冷却的效果至关重要,冷却效果差可能会导致制粒失败,而对于现有挤出成型后的冷却装置来说,主要由水冷槽构成,挤出后的条状塑料被通入到水冷槽中的冷却液而实现冷却,此过程中,冷却槽中的液面会随着冷却的进行发生变化,而使条状塑料上下部的冷却液量不同,此时条状塑料冷却液量较少的一侧的冷却液更容易由于热交换而高温,降低了对条状塑料该侧的冷却效果,导致条状塑料单侧硬度不够,引起在制粒时,出现颗粒粘连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及高分子塑料切粒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包括:

4、水冷槽,所述水冷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承托结构;

5、控制组件,连接所述水冷槽及承托结构,所述控制组件的顶部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所述液面传感器能够根据所述水冷槽中的实时水位调节所述控制组件动作,以使所述承托结构处于水位的二分之一位置处;

6、循环组件,设置在所述水冷槽上,所述循环组件上设置有两组套合管,进入到所述循环组件内的冷却液能够经所述套合管喷出;

7、牵引结构,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及套合管,所述牵引结构能够在控制组件动作时,改变冷却液喷出的角度。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托结构包括沿所述水冷槽长度方向设置的两组支架,两组所述支架之间等距且转动安装有多组承托辊;

9、所述承托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架及所述水冷槽的保持套件,所述保持套件能够能够使所述支架保持水平状态。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持套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冷槽上的第一引导件,所述第一引导件上滑动安装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远离所述第一引导件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多组槽轮;

11、所述保持套件还包括沿所述支架长度方向设置的容滞槽,所述槽轮能够在所述容滞槽内滚动。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一端的第一牵引杆及第二牵引杆,所述第一牵引杆与第二牵引杆的转轴之间通过啮合的齿轮组连接;

13、所述第一牵引杆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水冷槽的底部连接;

14、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冷槽侧壁上的第二引导件,所述第二引导件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引导件上的滑动连接件连接,所述滑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牵引杆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且所述滑动连接件与所述液面传感器固定连接。

1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冷槽上的回泵装置,所述回泵装置的进液口连接有回流管,出液口连接有送水管,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水冷槽的底部连通,所述送水管设置在所述水冷槽内部,且所述送水管上等距设置有多组通孔;

16、所述套合管滑动套设在所述送水管上。

1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合管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上形成有收紧位及喷出位,冷却液经过所述收紧位能够被加压。

1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结构包括与所述套合管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套合管的一端设置有嵌合轴;

19、所述牵引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滑动连接件固定连接的随动架,所述随动架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横置槽,所述嵌合轴能够在所述横置槽内滑动。

20、一种高分子塑料切粒机,包括所述的对向流动冷却装置,还包括:热熔挤出装置及切粒装置;

21、所述热熔挤出装置上形成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滑动安装有挤出板,所述挤出板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组挤出孔;

22、所述出料口上还设置有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与设置在所述挤出板侧部的限位部配合,能够使其中一组所述挤出孔与所述出料口重合;

23、所述挤出板上设置有多组与所述挤出孔适配的识别点,所述识别点与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上的识别装置适配,所述识别装置与所述回泵装置电性连接

2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热熔挤出装置上的横板,所述横板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转动安装有锁止轮;

25、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横轴,所述横轴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且所述横轴上套设有柱形弹簧,所述柱形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槽的侧壁连接。

2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部包括沿所述挤出板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多组锁止槽,所述锁止槽与所述锁止轮适配,且相邻两组所述锁止槽之间通过对称的两组倾斜面连接;

27、两组所述倾斜面的连接处形成有突出部。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9、通过设置的承托结构及控制组件,当水冷槽中的冷却液液面发生变化时,支架能够带动承托辊发生高度变化,并保持承托辊处于液面深度的二分之一处,从而保证软化的条状塑料进入到冷却液中时,能够均匀的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提高对软化的条状塑料的冷却效果;如此可有效避免由于软化的条状塑料高度固定,而冷却液液面高度改变时,冷却液上下层由于热交换程度不一致而出现局部高温的现象。

30、通过设置的循环组件及牵引结构,首先,水冷槽中的冷却液能够产生垂直于条状塑料长度方向的流动循环以及处于条状塑料的正下方的冲击,一方面使冷却液产生紊流,提高了冷却液与条状塑料的热交换效果,即提高了条状塑料的冷却效果;另一方面两股冷却液在冲击时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使得冲击的水流能够对相邻两组承托辊之间的条状塑料进行承托,以防止相邻两组承托辊之间的条状塑料由于悬空而发生弯曲,从而导致条状塑料在后续制粒时易发生断裂。其次,出水槽的倾斜方向与支架的高度可自动匹配,以保证冷却液的冲击位置处于条状塑料的下方,使得支架在处于不同的高度下,冷却液的重击均能够对条状塑料产生承托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结构包括沿所述水冷槽(2)长度方向设置的两组支架(3),两组所述支架(3)之间等距且转动安装有多组承托辊(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套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冷槽(2)上的第一引导件(7),所述第一引导件(7)上滑动安装有滑动件(6),所述滑动件(6)远离所述第一引导件(7)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多组槽轮(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3)一端的第一牵引杆(8)及第二牵引杆(9),所述第一牵引杆(8)与第二牵引杆(9)的转轴之间通过啮合的齿轮组(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冷槽(2)上的回泵装置(20),所述回泵装置(20)的进液口连接有回流管(21),出液口连接有送水管(16),所述回流管(21)与所述水冷槽(2)的底部连通,所述送水管(16)设置在所述水冷槽(2)内部,且所述送水管(16)上等距设置有多组通孔(16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合管(17)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上形成有收紧位(1701)及喷出位(1702),冷却液经过所述收紧位(1701)能够被加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结构包括与所述套合管(17)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远离所述套合管(17)的一端设置有嵌合轴(19);

8.一种高分子塑料切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对向流动冷却装置,还包括:热熔挤出装置(1)及切粒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塑料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热熔挤出装置(1)上的横板(26),所述横板(26)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28),所述滑块(28)上转动安装有锁止轮(2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塑料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沿所述挤出板(23)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多组锁止槽(25),所述锁止槽(25)与所述锁止轮(29)适配,且相邻两组所述锁止槽(25)之间通过对称的两组倾斜面(24)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塑料制粒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及高分子塑料切粒机。一种对向流动冷却装置包括:水冷槽,所述水冷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承托结构;控制组件,用于连接水冷槽及承托结构,控制组件的顶部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液面传感器能根据水冷槽中的实时水位调节控制组件动作,以使承托结构处于水位的二分之一位置处;循环组件,设置在水冷槽上,循环组件上设置有两组套合管,进入到循环组件内的冷却液能够经套合管喷出;牵引结构,用于连接控制组件及套合管,牵引结构能够在控制组件动作时,改变冷却液喷出的角度,提高冷却效果。一种高分子塑料切粒机,包括上述对向流动冷却装置、热熔挤出装置及切粒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山,苗广会,张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铨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