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模具自动开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模具自动开闭装置。
传统的射出成型机的旋转盘11顶面周缘设有数等间距排列的模组,如
图1及图2所示,模组以一呈对合的上模12、下模13,而上、下模12、13可通过定位件14开闭或关闭,并配合旋转盘11旋转至闭模位置时,用一射料机15的油压缸18下压上模12,使其与下模13保持紧密盖合的状态,为避免当发泡塑胶原料加压射入模穴时,其压力会顶推上模12而与下模13分离,产生爆模状况,当旋转盘11转动至开模位置时,由操作人用工具撬起定位件14,以举起上模12使与下模13分离,取出成型发泡鞋件。但是油压缸18在下压上模12时,需担负抵抗发泡塑胶射出的压力,因此,在上、下模12、13间需通过定位件14的卡合,增加上、下模12、13的抗压能力,这样,当在闭模位置A时,除用油压缸18下压外,仍再将枢设于上模11的定位件13向下扳动,使其扣部16嵌合于下模12的公扣17,才可使上、下模11、12为紧闭状态,当在开模位置B时,则向上敲击该定位件14,使母扣16与公扣17脱离而使上、下模11、12分离,取出成型发泡鞋件。上述的开模及闭模作业是由操作人员以敲击的方式进行,由于射出成型为一种循环作业,在每一定点位置停留的时间要一定且短暂,因此,对于开模及闭模的操作势必要快速而且确实,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均挑选身强力壮的人来操作这种粗重的劳动,但是,由于各操作人员的素质不同,就会产生开模不准确而使模穴内外压力及温度不均的情形,造成塑胶原料挤滞于入射口或排料口,会有毛边、气泡孔的产生,出现发泡鞋件表面有毛边及凸点的不良产品,也会有爆模而损坏机件、人员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模具自动开闭装置,可自动抵推控制杆在准确位置及时间达到开模或闭模,降低油压缸的工作负荷,提高生产速度及产品的合格率,避免爆模情况产生,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模具自动开闭装置,其包括,等距设于射出成型机的旋转盘顶面周缘的数成对的下模和通过驱动元件及控制杆控制开启或闭合的数成对的上模,下模接近旋转盘周缘的外端面枢设有一纵向控制杆,该控制杆面对上模的上端设有一嵌扣上模外端的公扣的母扣,以使上、下模维持紧闭状态,控制杆面对旋转盘周缘下方的底座下端设有一导引部,用以抵迫控制杆而使上、下模达分离状态的开模构件设于旋转盘下方的底座周缘外侧,且位于下模的控制杆导引部运动路径的外侧上,其设有一用以接触控制杆导引部的斜面,使导引部向旋转盘轴心方向偏斜,使其母扣反向移动,而与上模的公扣脱离,并通过驱动元件的顶推使上、下模呈分离状态,用以抵迫控制杆而使上、下模达紧闭状态的闭模构件,设于旋转盘下方的底座的周缘外侧,且位于压模机构下方及下模的控制杆导引部的运动路径的内侧上,其设有一弹力板,弹力板用以接触控制杆的导引部,使导引部向旋转盘离心方向偏斜,使其母扣反向移动而可嵌扣于上模的公扣,并使弹力板通过弹性维持与控制杆的接触,使上、下模呈闭合状态,导引部是一滚轮枢设于控制杆下端,且其轴心与控制杆平行,弹力板是通过一弹簧抵迫一销,再通过销与弹力板抵触,开模构件与闭模构件在底座上以相隔90~270度角设置。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叙述实施例
图1为传统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顶视示意图图2为传统组模的结构及动作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上、下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开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开模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闭模结构示意图图7方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闭模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1旋转盘、12上模、13下模、14定位件、15射料机、16扣部、17公扣、18油压缸、A闭模位置、B开模位置、2上模、21公扣、3下模、31旋转盘、32驱动元件、33控制杆、34母扣35底座、36导引部、37连杆、4开模构件、41斜面、5闭模构件、51弹力板、52弹簧、53销参阅图3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模具自动开闭装置是设于习用圆盘式射出成型机上,该模具自动开闭装置包括,数成对的上模2及下模3、开模构件4、闭模构件5,如图3所示各下模3等距设于射出成型机的旋转盘31顶面周缘,各上模2通过一驱动元件32控制开启或闭合,(本实施例中用气压缸),且在下模3接近旋转盘31周缘的外端面枢设有一纵向控制杆33,该控制杆33面对上模的上端设有一母扣34,该母扣34用以嵌扣上模2外端面的公扣21而可扣紧上、下模,使上、下模维持紧闭状态,在控制杆33面对旋转盘31周缘下方的底座35的下端设有一导引部36,本实施例中,导引部36是一滚轮枢设于控制杆34下端,且其轴心与控制杆34平行,如图4所示,开模构件4设于旋转盘31下方的底座35的周缘外侧,且位于预定开模位置及下模3的控制杆33导引部36的运动路径的外侧上,其设有一斜面41,如图5所示,该斜面41用以接触控制杆33的导引部36,使导引部36向旋转盘31的轴心方向偏斜,其母扣34反向移动而与上模2的公扣21脱离,进而通过驱动元件32使上、下模2、3呈分离状态,如图6所示,闭模构件5设于旋转盘31下方的底座35的周缘外侧,且位于射料位置及下模3的控制杆33导引部36的运动路径的内侧上,其设有一弹力板51,弹力板51通过一弹簧52抵迫一销53,再用销53抵触弹力板51,如图7所示弹力板51用以接触控制杆33的导引部36,使导引部36向旋转盘31离心方向偏斜,且使其母扣34反向移动而可嵌扣于上模2的公扣21,并使弹力板51通过弹簧52弹力维持控制杆33的接触,使上、下模2、3呈闭合状态,本实施例中,开模构件4与闭模构件5在旋转盘31下方底座35上以相隔180度角设置,使用时,当上模2与下模3盖合而在射料位置进行射料程序后,旋转盘31随即以步进方式转动至开模位置,当下模3控制杆33的导引部36抵触开模构件4的斜面41并沿着转动时,该倾斜的斜面41将迫使控制杆33往旋转盘31的轴心方向摆动,造成控制杆33的母扣34向远离旋转盘31轴心方向偏摆,以释放上模2的公扣21,释放后驱动元件32随即接受指令而向上顶起上模2,使上、下模完全分开如图5所示,以利操作者自模穴中取出成型发泡鞋件,取出鞋件后,旋转盘31继续向下一位置行进,并使驱动元件32再度接受指令而将上模2下压至盖合位置,使上、下模得以盖合,此时下模3控制杆33的母扣34仍未与上模2的公扣21扣合,当旋转盘31转动至闭模位置(即射料位置)时,下模3控制杆33的导引部36已与闭模构件5的弹力板51接触,由于弹力板51具有预定弹力,可以抵迫控制杆33的导引部36向远离旋转盘31的轴心方向摆动,迫使控制杆33的母扣向上模2的公扣21偏摆对应而嵌卡,使上、下模处于盖合状态,当进行射料之际,通过压模机构油压缸(图中未示)向下抵住上模2进行压模程序,确保上、下模的模穴周缘的油封环能完全紧密压合而不泄气,使模穴压力及温度维持一定,由于上、下模是通过驱动元件枢转开启及盖合,难免会因轴配公差或是使用状态造成枢轴的松动,产生当上模向下盖合时有稍许偏移,或者,当取出鞋件时,会因外物掉落、残余碎料卡滞于上、下模之间,也同样会造成闭模不确实的现象,当闭模不确实时,下模控制杆的母扣则无法嵌卡住上模的公扣,达到完全紧密状态,于是,本使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闭模构件设有一弹力板,该弹力板通过弹簧及销的预定抵推力量,先抵推控制杆一预定的力量,使母扣保持与公扣的接触,当进行射料之际,压模机构的油压缸进行压模程序时,上模随即受压迫而向下稍许移动,使下模控制杆的母扣继续被弹簧推动而得以与上模的公扣顺利嵌扣,本使用新型通过控制杆与开模及闭模构件在旋转盘转动行程中相互抵触,使控制杆受力向一侧偏斜而造成开启或闭合的动作,不需如习用产品时选用身强力壮的操作人员在一旁用工具撬动开模及闭模动作,所有作业简单而轻便。
另外,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在每一驱动元件32上增加一个连杆37,这样使驱动元件32(例如,为一油压缸)得以改成水平置放的方式,并且可通过该连杆37而控制上模2的闭合,以便达到与第一实施例实质上完全相同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许多例子,仅作细节上的变化,尤其,开模构件的斜面及闭模构件的弹力板可依实际需要而调整其斜率及其弹力,该调整技术为一般现有技术,不再叙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模具自动开闭装置,设计合理、实用,使用方便,操作既简单又轻巧的优点,克服了传统产品的缺馅,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模具自动开闭装置,其包括,等距设于射出成型机的旋转盘顶面周缘的数成对的下模和通过驱动元件及控制杆控制开启或闭合的数成对的上模,其特征在于,下模接近旋转盘周缘的外端面枢设一纵向控制杆,该控制杆面对上模的上端设有一嵌扣上模外端的公扣的母扣,控制杆面对旋转盘周缘下方的底座下端设有一导引部,用以抵迫控制杆而使上、下模达分离状态的开模构件设于旋转盘下方的底座周缘外侧,且位于下模的控制杆导引部的运动路径的外侧上,其设有一用以接触控制杆导引部的斜面,使导引部向旋转盘轴心方向偏斜,用以抵迫控制杆而使上、下模达紧闭状态的闭模构件,设于旋转盘下方的底座的周缘外侧,且位于压模机构下方及下模的控制杆导引部的运动路径的内侧上,其设有一弹力板,弹力板用以接触控制杆的导引部,使导引部向旋转盘离心方向偏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模具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是一滚轮枢设于控制杆下端,且其轴心与控制杆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模具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板是通过一弹簧抵迫一销,再通过销与弹力板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模具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模构件与闭模构件在底座上以相隔90~270度角设置。
专利摘要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模具自动开闭装置,该装置具有一开启构件及一闭合构件,开模构件设于下模的控制杆导引部圆周运动路径上,以一斜面迫使控制杆倾斜以释放与上模公扣嵌合的母扣,使上、下模可通过驱动元件而达到完全分离状态,另一闭模构件设于射料口的下方,而下模的控制杆导引部圆周运动路径上,以驱动元件闭合上、下模及一弹力板来维持与导引部的抵推,待压模时,控制杆受弹力复位以令母扣嵌合于上模的公扣,使上、下模达到紧密闭合状态。
文档编号B29C33/20GK2257759SQ96209249
公开日1997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10日
发明者陈法胜 申请人:陈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