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67762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上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
【背景技术】
[0002]拉料机构机械部分固定在模具上,需与模具留有间隙,与模具配套使用,实现料带的自动上料。在模具开合动作时,由于重力作用,拉料机构机械部分下落,模具顶针板会倾斜,导致模具顶出不平衡,产品在下拉的时候被顶针碰伤,同时模具产生顶针卡死现象。如果机械部分与模具之间没有空隙,模具与机械部分会相互摩擦,导致机械部分与模具的配合出现卡死现象,从而导致拉料机构卡料。因此,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模具使用寿命短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该组装底板解决了拉料机构在模具工作时,使得机械部分下坠的问题,从而使所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位于拉料机构机械部分和模具之间,所述组装底板包括机械部分固定板及滚轮组件,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与所述拉料机构机械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的一端与模具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滚轮组件与模具浮动接触。
[0006]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为“T”型结构,该“T”型结构的小头端两侧对称设有两组所述滚轮组件,各滚轮组件与“T”型结构的大头端连接。
[0007]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用于与所述拉料机构机械部分固连的阶梯孔,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的大头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模具连接的条形孔a,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的大头端两侧靠近小头端位置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滚轮组件连接的螺纹盲孔。
[0008]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固定板及滚轮,其中滚轮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为伸出端、并可转动地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模具接触。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滚轮固定板的内侧。
[0009]所述滚轮固定板的一端设有沿高度方向可调整所述滚轮固定板与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连接位置的条形孔b,伸出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滚轮连接的圆孔。
[0010]所述滚轮通过滚轮固定轴承与所述滚轮固定板伸出端的圆孔连接。
[0011 ] 所述滚轮固定轴承具有台阶结构,所述滚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滚轮固定轴承的小直径端,并该小直径端与所述滚轮固定板伸出端的所述圆孔固定连接,所述滚轮固定轴承的大直径端对所述滚轮轴向限位。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0013]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在模具顶出时给拉料机构机械部分一个支撑力,保证拉料机构顶出时机械部分的平衡,降低模具顶针卡死的机率,提高产品的良率,从而达到所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底板与模具及拉料机构机械部分的装配位置正视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底板与模具装配位置俯视图;
[0016]图3为图1的右视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部分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部分固定板的俯视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滚轮固定板的俯视图。
[0020]图中:1为拉料机构机械部分,2为组装底板,3为模具,4为机械部分固定板,41为阶梯孔,42为条形孔a,43为螺纹盲孔,5为滚轮固定板,51为条形孔b,52为圆孔,6为滚轮,7为滚轮固定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装底板2位于拉料机构机械部分1与模具3之间,其与拉料机构机械部分2刚性联接,与模具3通过两只滚轮组件浮动接触。
[0023]如图4所示,所述组装底板包括机械部分固定板4及滚轮组件,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的一端与模具3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滚轮组件与模具3浮动接触。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的两侧设有避空结构,从而形成“T”型结构,该“T”型结构的小头端两侧对称设有两组所述滚轮组件,各滚轮组件与“T”型结构的大头端连接。
[0024]如图5所示,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为机械部分支撑板,其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用于与所述拉料机构机械部分1固定连接的多个阶梯孔41,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的中间部分的多个所述阶梯孔41处,通过螺钉装配所述拉料机构机械部分1,所述阶梯孔41避免了螺钉与所述模具3干涉的问题。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的大头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模具3连接的多个条形孔a42,该多个条形孔a42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两侧,通过该条形孔a42来调整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与所述模具3之间的安装位置。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的大头端两侧靠近小头端位置分别对称设有用于与所述滚轮组件连接的多个螺纹盲孔43。
[0025]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固定板5及滚轮6,其中滚轮固定板5对称设置于机械部分固定板4的两侧,所述滚轮固定板5的一端与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为伸出端,该伸出端可转动地安装有滚轮6,所述滚轮6位于所述滚轮固定板5的内侧,所述滚轮6与所述模具3接触。
[0026]如图6所示,所述滚轮固定板5为长方形,其一端设有沿高度方向可调整所述滚轮固定板5与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连接位置的多个条形孔b51,另一端(伸出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滚轮6连接的圆孔52。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的两侧螺纹盲孔43通过螺钉对称安装两个所述滚轮固定板5,通过所述滚轮固定板5 —端设有的所述条形孔b51来上下调整滚轮固定板5的安装位置。
[0027]所述滚轮6通过滚轮固定轴承7与所述滚轮固定板5伸出端的圆孔52连接,所述滚轮固定轴承7具有台阶结构,所述滚轮6固定安装在所述滚轮固定轴承7的小直径端,并该小直径端与所述滚轮固定板5伸出端的所述圆孔52固定连接,所述滚轮固定轴承7的大直径端对所述滚轮6轴向限位,所述滚轮6通过所述滚轮固定轴承7做旋转运动。
[0028]所述滚轮6为采购件,成本较低,便于更换。所述滚轮6的内径为10毫米,外径为40毫米,将其固定安装在滚轮固定轴承7上,通过轴承做旋转运动,所述滚轮6旋转时滚轮边缘与模具3接触,两套滚轮6配合使用更有利于整个机构的平衡。通过所述滚轮固定板5上的所述条形孔b51来调整所述滚轮固定板5的安装位置,可以使所述拉料机构机械部分1下落时,所述滚轮6边缘充分与所述模具3接触,给所述拉料机构机械部分1 一个支撑力,保证模具3顶出时拉料机构机械部分1的平衡,降低模具3顶针卡死的机率,提高产品的良率,从而达到所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延长模具3使用寿命的效果。
[0029]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位于拉料机构机械部分(1)和模具(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底板包括机械部分固定板(4)及滚轮组件,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与所述拉料机构机械部分(1)固定连接,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的一端与模具(3)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滚轮组件与模具(3)浮动接触。2.按权利要求1所述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为“T”型结构,该“T”型结构的小头端两侧对称设有两组所述滚轮组件,各滚轮组件与“T”型结构的大头端连接。3.按权利要求2所述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用于与所述拉料机构机械部分(1)固连的阶梯孔(41),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的大头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模具(3)连接的条形孔a(42),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的大头端两侧靠近小头端位置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滚轮组件连接的螺纹盲孔(43)。4.按权利要求2所述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固定板(5)及滚轮¢),其中滚轮固定板(5)的一端与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为伸出端、并可转动地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6)与所述模具(3)接触。5.按权利要求4所述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6)位于所述滚轮固定板(5)的内侧。6.按权利要求4所述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固定板(5)的一端设有沿高度方向可调整所述滚轮固定板(5)与所述机械部分固定板(4)连接位置的条形孔b(51),伸出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滚轮(6)连接的圆孔(52)。7.按权利要求6所述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6)通过滚轮固定轴承(7)与所述滚轮固定板(5)伸出端的圆孔(52)连接。8.按权利要求7所述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固定轴承(7)具有台阶结构,所述滚轮(6)固定安装在所述滚轮固定轴承(7)的小直径端,并该小直径端与所述滚轮固定板(5)伸出端的所述圆孔(52)固定连接,所述滚轮固定轴承(7)的大直径端对所述滚轮(6)轴向限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上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料机构的组装底板。所述组装底板位于拉料机构机械部分与模具之间,其与拉料机构机械部分刚性联接,与模具通过滚轮浮动接触,滚轮固定板通过螺钉对称固定安装在机械部分固定板两侧,滚轮固定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滚轮固定板伸出端位置,所述滚轮固定安装在滚轮固定轴承上,通过轴承做旋转运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模具顶出时拉料机构机械部分易下落的缺陷,有效降低模具顶针卡死的机率,提高产品的良率,从而达到所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效果。
【IPC分类】B29C31/04, B29C33/00
【公开号】CN204977142
【申请号】CN201520741929
【发明人】朱学金, 郭斌, 王东东, 郭英鹏, 姚美娟
【申请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