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急冷废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186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急冷废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化工行业常用的余热回收装置,尤其是一种 用于与裂解炉相配套的急冷锅炉,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高效换热管实现余热回收的高效急冷废热锅炉。
技术背景目前,在乙烯裂解装置中,普遍使用废热锅炉对乙烯裂解过程中产生的 高温余热以及合成氨转化气高温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以降低成本,减少其对 环境的污染。为了适应乙烯裂解以及合成氨转化气的需要,普通使用耐蚀、 高效的废热锅炉。近年来,随着高效热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急冷废热锅炉中广泛使用高 效热管进行热交换和余热回收已成为废热锅炉的发展方向之一。据申请人所知,目前在急冷废热锅炉中使用的换热管多为光滑管,其效 率难以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换热套管式急废热冷锅炉效率难以提 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可从根据上改变换热效率的高效急冷废热锅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急冷废热锅炉,它主要由进口管锥l、分布器4、双套管5、扁 圆管板501、上联箱6、出口管锥7和下联箱8组成,进口管锥l中安装有隔 热层2,隔热层2上设有耐磨层3,分布器4安装在进口管锥1的上部,其出 口端与双套管5的一端相通,双套管5的另一端与出口管锥7相通,其特征 是所述的双套管5由扁圆管板501、外套管502和传热管503及定距柱504 组成,传热管503位于外套管502中并通过分布在两者之间的定距柱504定 位,传热管503和外套管502的一端分别与扁圆管板501的两端相连,该扁
圆管板501与上联箱6或下联箱8相通,所述的传热管503为高效换热管;循 环水下扁圆管板501和水汽上扁圆管板501分别安装在双套管5的两端,扁 圆管板501的两端分别安装与循环水下联箱8和水汽上联箱6相通,在所述 的下联箱8上设有排污口9。作为传热管503的高效换热管的管外壁或为螺纹结构或为波纹结构或直 线形或螺旋形的凹槽结构,该凹槽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或锯齿形。作为传热管503的高效换热管的管内壁或为光滑管或为螺纹结构或为波 纹结构或为直线形或螺旋形的凹槽,该凹槽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或 锯齿形。所述的双套管5或为直管结构,或为U形结构。所述的双套管5组成圆形或非圆形管束状安装在锅炉壳体中,它们的下 端均与分布套4和进口管锥1相通,上端均与出口管锥7相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双套管式高效换热管提高换热效率和换热速度,与 光滑管式换热管相比,效率可提高20%以上,同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套管 设计的急冷锅炉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护方便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A向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套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9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四。图10是图9的A向视图。
图中801为气进口管,802为汽出口管,803为双套管主体,804为水 进口管,805为U形弯头,806为气出口管;901为气出口管,902为上联箱 管,903为汽出口管,904为双套管主体,905为水进口管,906为气进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可根据工艺要求 和安装的场合合理选择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使用, 如图1、 2、 5、 6、 7所示。一种高效急冷废热锅炉,它主要由进口管锥1、分布器4如图5、 6所示、 双套管5、扁圆管板501、上联箱6、出口管锥7和下联箱8组成,双套管5 中传热管503是高效换热管,进口管锥l中安装有隔热层2,隔热层2上设 有耐磨层3,分布器4安装在进口管锥1的上部,其出口端与双套管5的一 端相通,双套管5的另一端与出口管锥7相通;在双套管5的两端还分别安 装有循环水下扁圆管板501和水汽上扁圆管板501 ,在扁圆管板501的两端 还分别安装有循环水下联箱8和水汽上联箱6,下联箱8上设有排污口 9。其 中双套管5可采用直管结构,也可采用U形结构,若干双套管5组成圆形或 非圆形管束状安装在锅炉壳体中,它们的下端均与分布套4和进口管锥1相 通,上端均与出口管锥7相通,如图l、 2所示。双套管5由扁圆管板501、外套管502和传热管503及定距柱504组成, 传热管503位于外套管502中并通过分布在两者之间的定距柱504定位,传 热管503和外套管502的一端分别与扁圆管板501的两端相连,该扁圆管板 501与上联箱6或下联箱8相通,如图7所示。双套管5中的主要传热元件传热管503的管外壁或为螺纹结构或为波纹 结构或直线形或螺旋形的凹槽结构,该凹槽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或 锯齿形。该传热管503的管内壁可为光滑管或为螺纹结构或为波纹结构或为 直线形或螺旋形的凹槽,该凹槽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或锯齿形结构。本实施例未涉及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实施例二。如图3、 4、 5、 6、 7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双套管5排列形式的不同,在本实 施例中,双套管5排列成图4所示的扁圆形管束结构。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和二的简化形式,它采用单根或多根排式U形双套 管结构实现换热,其余部分均与实施例一、二相同。 实施例四。 如图9、 IO所示。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和二的另一种简化方式,其中的双套管5组成的管 束成排状直列布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制造安装方便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急冷废热锅炉,它主要由进口管锥(1)、分布器(4)、双套管(5)、扁圆管板(501)、上联箱(6)、出口管锥(7)和下联箱(8)组成,进口管锥(1)中安装有隔热层(2),隔热层(2)上设有耐磨层(3),分布器(4)安装在进口管锥(1)的上部,其出口端与双套管(5)的一端相通,双套管(5)的另一端与出口管锥(7)相通,其特征是所述的双套管(5)由扁圆管板(501)、外套管(502)和传热管(503)及定距柱(504)组成,传热管(503)位于外套管(502)中并通过分布在两者之间的定距柱(504)定位,传热管(503)和外套管(502)的一端分别与扁圆管板(501)的两端相连,该扁圆管板(501)与上联箱(6)或下联箱(8)相通,所述的传热管(503)为高效换热管;循环水下扁圆管板(501)和水汽上扁圆管板(501)分别安装在双套管(5)的两端,扁圆管板(501)的两端分别安装与循环水下联箱(8)和水汽上联箱(6)相通,在所述的下联箱(8)上设有排污口(9)。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效急冷废热锅炉,其特征是作为传热管(503) 的高效换热管的管外壁或为螺纹结构或为波纹结构或直线形或螺旋形的凹槽 结构,该凹槽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或锯齿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效急冷废热锅炉,其特征是作为传热管(503) 的高效换热管的管内壁或为光滑管或为螺纹结构或为波纹结构或为直线形或 螺旋形的凹槽,该凹槽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或锯齿形。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效急冷废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双套管(5) 或为直管结构,或为U形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急冷废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双套管(5) 组成圆形或非圆形管束状安装在锅炉壳体中,它们的下端均与分布套(4)和 进口管锥(1)相通,上端均与出口管锥(7)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双套管式急冷废热锅炉效率低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的高效急冷废热锅炉,其特征是它主要由进口管锥(1)、分布器(4)、双套管(5)、扁圆管板(501)、上联箱(6)、出口管锥(7)和下联箱(8)组成,双套管(5)中传热管是高效换热管,进口管锥(1)中安装有隔热层(2),隔热层(2)上设有耐磨层(3),分布器(4)安装在进口管锥(1)的上部,其出口端与双套管(5)的一端相通,双套管(5)的另一端与出口管锥(7)相通;在双套管(5)的两端还分别安装有循环水下扁圆管板(501)和水汽上扁圆管板(501),在扁圆管板(501)的两端还分别安装有循环水下联箱(8)和水汽上联箱(6),下联箱(8)上设有排污口(9)。它具有换热效率高,冷却速度快,结构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F22B37/02GK201028466SQ200720036428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3日
发明者丰 刘, 孙丹红, 芳 汪, 田朝阳, 郭宏新, 明 马 申请人: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