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1593发布日期:2020-04-21 18:06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食用菌的获得大多是通过人工栽培而得,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需要制备菌棒。而为了减少和防止杂菌对栽培的食用菌栽培的影响,需要对菌棒进行灭菌。蒸汽灭菌是一种快速且灭菌效果较好的灭菌方法。蒸汽灭菌要蒸汽发生器或锅炉来提供蒸汽。现有的锅炉蒸汽产生效率较且耗能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用以提高提高蒸汽的产生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内被隔板分隔为燃烧腔和储水腔;所述燃烧腔内设置有第一蛇形加热管、第二蛇形加热管、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所述第一蛇形加热管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储水腔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蛇形加管连接;所述第二蛇形加热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与回水管连接;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腔连接,所述回水管位于所述锅炉本体外侧,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泵;所述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通过燃气管连接,所述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上分别连接有多个供气支管,所述供气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燃烧器和点火电极;所述第二供气管与主供气管连接;与所述第一供气管连接的供气支管位于所述第一蛇形加热管的下方,与所述第二供气管连接的供气支管位于所述第二蛇形加热管的下方;所述储水腔与供水管连接;所述锅炉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蒸汽管和多个排气管,所述蒸汽管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排气管穿过所述隔板与所述燃烧腔连接通;所述锅炉本体下部设置有多个进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中,优选地,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中,优选地,所述锅炉本体顶部设置有安全阀。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中,优选地,所述排气管为九个。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中,优选地,所述锅炉本体上设置有温度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中,优选地,所述锅炉本体上设置有压力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锅炉本体内设置了隔板,隔板将锅炉本体分隔为燃烧腔和储水腔,在燃烧腔内设置了第一蛇形加热管、第二蛇形加热管、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连接有供气支管,在供气支管上设置了多个燃烧器,通过燃烧器对第一蛇形加热管和第二蛇形加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回水管回流至储水腔,实现了对水快速加热的目的。排气管穿过储水腔,热气通过排气管时可以对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进一步加快了水的加热,增加蒸汽的产量。本实用新型具有蒸汽产生快、产量大和节约能源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蛇形加热管和第二蛇形加热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锅炉本体,2-燃烧腔,3-储水腔,4-第一蛇形加热管,5-第二蛇形加热管,6-第一供气管,7-第二供气管,8-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0-第三连接管,11-回水管,12-增压泵,13-燃气管,14-供气支管,15-燃烧器,16-点火电极,17-主供气管,18-供水管,19-蒸汽管,20-排气管,21-进气口,22-截止阀,23-安全阀,24-温度表,25-压力表,2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一种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如图1至3所示,包括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内被隔板26分隔为燃烧腔2和储水腔3;在燃烧腔2内设置有第一蛇形加热管4、第二蛇形加热管5、第一供气管6和第二供气管7;第一蛇形加热管4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8与储水腔3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9与第二蛇形加热管5连接;第二蛇形加热管5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10与回水管11连接;回水管11的另一端与储水腔3连接通,回水管11位于锅炉本体1外侧,在回水管11上设置有增压泵12;第一供气管6和第二供气管7通过燃气管13连接,第一供气管6和第二供气管7上分别连接有多个供气支管14,在供气支管14上设置有多个燃烧器15和点火电极16;第二供气管7与主供气管17连接;与第一供气管6连接的供气支管14位于第一蛇形加热管4的下方,与第二供气管7连接的供气支管14位于第二蛇形加热管5的下方;储水腔3与供水管18连接,在供水管18上设置有截止阀22;在锅炉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蒸汽管19和九个排气管20,蒸汽管19与储水腔3连通,排气管20穿过隔板26与燃烧腔2连接通;在锅炉本体1下部设置有多个进气口21。

为了防止储水腔3内的蒸汽压力过大,在锅炉本体1顶部设置有安全阀23。

为了能对储水腔3内的压力和温度进行监测,在锅炉本体1上设置有温度表24和压力表2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操作的:通过供水管18向储水腔3内注入水,启动增压泵12。通过点火电极16对燃烧器15点火,火焰对第一蛇形加热管4和第二蛇形加热管5进行加热,位于回水管11上的增压泵12将储水腔3内的水循环起来,实现对水的加热达到产生蒸汽的目的。火焰对第一蛇形加热管4和第二蛇形加热管5加热后,向上走的热气可以对隔板26进行加热,达到提高热效率的目的。热气从排气管20向外排出去的时候,可以对排气管20进行加热,达到对储水腔3内的水进行加热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内被隔板分隔为燃烧腔和储水腔;所述燃烧腔内设置有第一蛇形加热管、第二蛇形加热管、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所述第一蛇形加热管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储水腔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蛇形加热管连接;所述第二蛇形加热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与回水管连接;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腔连接,所述回水管位于所述锅炉本体外侧,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泵;所述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通过燃气管连接,所述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上分别连接有多个供气支管,所述供气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燃烧器和点火电极;所述第二供气管与主供气管连接;与所述第一供气管连接的供气支管位于所述第一蛇形加热管的下方,与所述第二供气管连接的供气支管位于所述第二蛇形加热管的下方;所述储水腔与供水管连接;所述锅炉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蒸汽管和多个排气管,所述蒸汽管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排气管穿过所述隔板与所述燃烧腔连接通;所述锅炉本体下部设置有多个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顶部设置有安全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为九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上设置有温度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上设置有压力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菌棒灭菌的锅炉,锅炉本体内被隔板分隔为燃烧腔和储水腔;燃烧腔内设有第一蛇形加热管、第二蛇形加热管、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第一蛇形加热管与储水腔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蛇形加管连接;第二蛇形加热管的另一端与回水管连接;回水管与储水腔连接,回水管上设有增压泵;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上分别连接有供气支管,供气支管上设置有燃烧器和点火电极;第二供气管与主供气管连接;供气支管位于第一蛇形加热管和第二蛇形加热管的下方;储水腔与供水管连接;锅炉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蒸汽管和排气管;锅炉本体下部设有进气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蒸汽产生快、产量大和节约能源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姚远;孙跃明;金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