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水位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1465发布日期:2022-05-11 17:2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水位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水位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水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3.锅炉里的水在高温时汽化供暖,水和汽的损耗较大,要不断地补充水,使锅炉里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水位过低,锅炉就有爆炸的危险。为了随时了解锅炉内的水位,在锅炉上都装有水位计,水位计和锅炉构成一个连通器,且需要经常保持水位计的灵敏。锅炉在运行中,含有杂质或盐类的水或蒸汽会进入水位计中的汽、水连通管和玻璃管内。这些杂质和盐类会粘结在汽水连通管与玻璃管的内壁上,时间久了会使汽、水连通管截面逐渐减小,直至水位计不能真实地反映出锅筒的水位。玻璃管也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形成假水位而造成缺水或满水事故,因此,水位计要定期清洗。锅炉运行人员碰到假水位情况无法判断锅炉汽包内究竟水位有多少,给锅炉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方便锅炉运行人员判断锅炉汽包内水位的锅炉水位检测装置,在水位计冲洗期间,不影响锅炉正常运行和水位检测。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水位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汽侧分流管、液侧分流管,检测箱内设有第一测量筒、第二测量筒,第一测量筒、第二测量筒上分别插设有第一电容式液位计、第二电容式液位计,汽侧分流管和液侧分流管均为三通管道,汽侧分流管的进汽口与锅炉汽包上部的汽侧管接口通过法兰连接,其两个出汽口分别与第一测量筒、第二测量筒的上部连接,液侧分流管的进汽口与锅炉汽包下部的液侧管接口通过法兰连接,其两个出液口分别与第一测量筒、第二测量筒的下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汽侧分流管的两个分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
7.进一步地,所述液侧分流管的两个分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三阀门、第四阀门。
8.进一步地,所述液侧分流管的干管上设有过滤器。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量筒、第二测量筒之间设有上连通管、下连通管,上连通管位于下连通管上方。
10.进一步地,所述下连通管中部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第八阀门,排污管下端伸出箱体外。
11.进一步地,所述上连通管中部设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一测量筒与排污管之间的下连通管上设有第六阀门,第二测量筒与排污管之间的下连通管上设有第七阀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炉水位检测装置维修简便,维修期间可不影响锅炉正常运行和水位检测;液侧分流管上设置的过滤器使锅炉内的水经过滤处理后进入两个测量筒,减少管道堵塞;第一测量筒、第二测量筒可选择连通或切断,通过第一电容式液位计和第二电容式液位计同时工作,便于工作人员比对判断水位。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锅的炉水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锅的炉水位检测装置中检测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1-锅炉汽包,2-检测箱,3-汽侧分流管,4-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液侧分流管,7-第三阀门,8-第四阀门,9-过滤器,10-第一测量筒,11-第一电容式液位计,12-第二测量筒,13-第二电容式液位计,14-上连通管,15-第五阀门,16-下连通管,17-第六阀门,18-第七阀门,19-排污管,20-第八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实施例1
18.请参阅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锅炉水位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2、汽侧分流管3、液侧分流管6,检测箱2内设有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上分别插设有第一电容式液位计11、第二电容式液位计13,汽侧分流管3和液侧分流管6均为三通管道,汽侧分流管3的进汽口与锅炉汽包1上部的汽侧管接口通过法兰连接,其两个出汽口分别与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的上部连接,液侧分流管6的进汽口与锅炉汽包1下部的液侧管接口通过法兰连接,其两个出液口分别与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的下部连接。
19.具体地,所述汽侧分流管3的两个分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5,所述液侧分流管6的两个分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三阀门7、第四阀门8。
20.具体地,所述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之间设有上连通管14、下连通管16,上连通管14位于下连通管16上方;所述下连通管16中部设有排污管19,排污管19上设有第八阀门20,排污管19下端伸出箱体外;所述上连通管14中部设有第五阀门15,所述第一测量筒10与排污管19之间的下连通管16上设有第六阀门17,第二测量筒12与排污管19之间的下连通管16上设有第七阀门18。
2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等高设置,且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的底部与锅炉汽包1的底部等高设置。第一电容式液位计11、第二电容式液位计13测量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内的液位,即可直接得到锅炉水位。
22.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观察检测箱2内第一电容式液位计11、第二电容式液位计13的检测结果,检测箱2正面安装透明材料,如玻璃或亚克力板。
23.实施例2
2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液侧分流管6的干管上设有过滤器9。过滤器9的设置使锅炉内的水经过滤处理后进入两个测量筒,减少管道堵塞情况的发生。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容式液位计11、第二电容式液位计13可选择交替工作或同时工作;打开第一阀门4、第三阀门7,关闭其余阀门,第一电容式液位计11正常运行检测锅炉内水位。打开第二阀门5、第四阀门8,关闭其余阀门,则第二电容式液位计13正常运行检测锅炉内水位。同时打开第一阀门4、第三阀门7、第二阀门5、第四阀门8,关闭其余阀门,第一电容式液位计11、第二电容式液位独立检测锅炉内水位;接着打开第五阀门15、第六阀门17、第七阀门18,则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之间实现连通。第八阀门20用于控制排污管19的打开或关闭。
26.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作常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水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箱(2)、汽侧分流管(3)、液侧分流管(6),检测箱(2)内设有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上分别插设有第一电容式液位计(11)、第二电容式液位计(13),汽侧分流管(3)和液侧分流管(6)均为三通管道,汽侧分流管(3)的进汽口与锅炉汽包(1)上部的汽侧管接口通过法兰连接,其两个出汽口分别与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的上部连接,液侧分流管(6)的进汽口与锅炉汽包(1)下部的液侧管接口通过法兰连接,其两个出液口分别与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的下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锅炉水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侧分流管(3)的两个分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锅炉水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侧分流管(6)的两个分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三阀门(7)、第四阀门(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锅炉水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侧分流管(6)的干管上设有过滤器(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锅炉水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筒(10)、第二测量筒(12)之间设有上连通管(14)、下连通管(16),上连通管(14)位于下连通管(16)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锅炉水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通管(16)中部设有排污管(19),排污管(19)上设有第八阀门(20),排污管(19)下端伸出箱体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锅炉水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通管(14)中部设有第五阀门(15),所述第一测量筒(10)与排污管(19)之间的下连通管(16)上设有第六阀门(17),第二测量筒(12)与排污管(19)之间的下连通管(16)上设有第七阀门(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水位检测装置,属于锅炉水位监测领域。该装置包括检测箱、汽侧分流管、液侧分流管,检测箱内设有第一测量筒、第二测量筒,第一测量筒、第二测量筒上分别插设有第一电容式液位计、第二电容式液位计,汽侧分流管和液侧分流管均为三通管道,汽侧分流管的进汽口与锅炉汽包上部的汽侧管接口通过法兰连接,其两个出汽口分别与第一测量筒、第二测量筒的上部连接,液侧分流管的进汽口与锅炉汽包下部的液侧管接口通过法兰连接,其两个出液口分别与第一测量筒、第二测量筒的下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液侧分流管上设置的过滤器使锅炉内的水经过滤处理后进入两个测量筒,减少管道堵塞。少管道堵塞。少管道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赵吉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集团)
技术研发日:2022.01.12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