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78122发布日期:2023-06-08 00:1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反应堆建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1、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核电厂所需的蒸汽,其中本装置还包括隔间结构,此结构为核电厂反应堆厂房内部蒸汽发生器的防护和支撑结构,包括3个相对独立的土建结构。原结构方案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即使用钢筋做骨架,再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后建造而成,主要施工工序包括:钢筋绑扎→支模→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拆模,隔间结构处于核电厂反应堆厂房建造关键路径,其建造工期影响了反应堆厂房的建造工期,其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高空作业风险大、现场投入人力多,导致反应堆厂房施工周期长,影响设备的投入运行,同时也增加核电厂的建造财务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蒸汽发生器、至少一个隔间、安全壳和水池,每一所述蒸汽发生器设置在一所述隔间内,所述隔间包括至少一个保护件,所述保护件内填充有加强所述保护件强度的混凝土,每一所述隔间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直板墙体和一个弧形墙体,弧形墙体设置在两直板墙体之间并与两直板墙体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水池通过管道连接;

3、所述蒸汽发生器用于产生蒸汽;

4、所述保护件用于为所述蒸汽发生器提供保护和支撑;

5、所述安全壳用于防止辐射扩散。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水池,所述水池与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管道连接,以向所述蒸汽发生器供水。

7、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保护件包括两块保护钢板,所述保护钢板竖向间隔设置,以供加强所述保护件(21)强度的混凝土灌入间隔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间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设置在所述保护件上,以加固所述保护件。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件包括加劲肋,所述加劲肋沿所述保护钢板竖向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件还包括栓钉,所述栓钉设置在所述保护件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间还包括连接件,以连接所述保护钢板。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对拉型钢,每一所述对拉型钢一端连接一所述加劲肋,另一端连接另一所述加劲肋,以连接两所述保护钢板。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壳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隔间和所述水池设置在所述内壳围设成的空间内,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壳外圈,以进一步避免辐射扩散。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直板墙体由至少一个竖向模块拼装而成,每一所述弧形墙体由至少一个横向模块拼装而成。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间与核电厂反应堆厂房的地面插筋式锚固连接,以避免所述隔间在灌注混凝土时发生倾覆。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间还与核电厂反应堆厂房的地面埋件式锚固连接,以进一步避免所述隔间在灌注混凝土时发生倾覆。

17、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与原有装置相比,采用模块化设计,隔间的各个模块组装完成后再进行运输及安装在核电厂反应堆厂房的地面上,然后再向隔间的保护件灌注混凝土来提高隔间强度,简化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在此过程中无需再进行钢筋绑扎、支模等操作,这也进一步减少了高空作业和人工作业,节约了现场人力成本,同时也保证了安全,最终节省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蒸汽发生器(1)、至少一个隔间(2)和安全壳(3),每一所述蒸汽发生器(1)设置在一所述隔间(2)内,所述隔间(2)包括至少一个保护件(21),所述保护件(21)内填充有加强所述保护件(21)强度的混凝土,每一所述隔间(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直板墙体和一个弧形墙体,弧形墙体设置在两直板墙体之间并与两直板墙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水池(4),所述水池(4)与所述蒸汽发生器(1)通过管道连接,以向所述蒸汽发生器(1)供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保护件(21)包括两块保护钢板(211),所述保护钢板(211)竖向间隔设置,以供加强所述保护件(21)强度的混凝土灌入间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2)还包括加固件(22),所述加固件(22)设置在所述保护件(21)上,以加固所述保护件(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22)包括加劲肋(221),所述加劲肋(221)沿所述保护钢板(211)竖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22)还包括栓钉(222),所述栓钉(222)设置在所述保护件(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2)还包括连接件(23),以连接所述保护钢板(2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包括至少一个对拉型钢(231),每一所述对拉型钢(231)一端连接一所述加劲肋(221),另一端连接另一所述加劲肋(221),以连接两所述保护钢板(21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3)包括外壳(31)和内壳(32),所述蒸汽发生器(1)、所述隔间(2)和所述水池(4)设置在所述内壳(32)围设成的空间内,所述外壳(31)套设在所述内壳(32)外圈,以进一步避免辐射扩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直板墙体由至少一个竖向模块拼装而成,每一所述弧形墙体由至少一个横向模块拼装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2)与核电厂反应堆厂房的地面插筋式锚固连接,以避免所述隔间(2)在灌注混凝土时发生倾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2)还与核电厂反应堆厂房的地面埋件式锚固连接,以进一步避免所述隔间(2)在灌注混凝土时发生倾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反应堆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蒸汽发生器、至少一个隔间和安全壳,每一蒸汽发生器设置在一隔间内,隔间包括至少一个保护件,保护件内填充有加强保护件强度的混凝土,每一隔间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直板墙体和一个弧形墙体,弧形墙体设置在两直板墙体之间并与两直板墙体连接,蒸汽发生器用于产生蒸汽,保护件用于为蒸汽发生器提供保护和支撑,安全壳用于防止辐射扩散。本装置的各个模块组装完成后再进行运输及安装在核电厂反应堆厂房的地面上,然后再向保护件灌注混凝土来提高隔间强度,简化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高空作业和人工作业,节约了现场人力成本,同时也保证了安全,最终节省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魏伟,许海涛,王雪峰,董占发,白明鑫,丁志新,刘瑜,梁鹏伟,沈刚,徐乃生,杜晓东,李轶,鲁勤武,齐艳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