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5368发布日期:2023-09-08 15:1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属于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1、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则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第四大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物质余热是生物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一种能够被重新利用的热能,生物质余热被重新收集利用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

2、生物质余热被回收利用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能源的浪费,生物质余热在重新回收利用时会出现回收利用不完全的问题,会导致过多的生物质余热被排放出,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会出现生物质余热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不利于保护能源,不利于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能够对烟气进行回收和充分利用,同时能够对排放的烟气进行更加充分的过滤。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包括进料系统、燃烧系统、进水系统和蒸气输送系统,所述进料系统包括粉碎模块和燃料输送模块,所述粉碎模块和所述燃料输送模块通过通讯连接,所述燃烧系统与所述进料系统通讯连接,所述进水系统与所述燃烧系统通过通讯连接,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水量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水量监测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讯连接,所述燃烧系统通讯连接有所述蒸气输送系统。

3、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系统包括锅炉、送气模块和回收模块。

4、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模块包括送风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送风模块和所述监测模块通过通讯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模块包括储水模块,所述储水模块和所述监测模块通过通讯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模块包括过滤模块和出风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和所述监测模块通过通讯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监测模块通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8、进一步的,所述蒸气输送系统包括输气模块、工业模块和排气模块。

9、进一步的,所述工业模块和所述排气模块通过通讯连接。

1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通过回收模块的使用,能够对排除的烟气进行温度的监测,控制烟气的排放,同时能够实现对烟气进行回收的效果,对回收的烟气进行更加充分的利用,减少能量的损耗,增加能量的利用率,同时能够对排放的烟气进行更加充分的过滤,有利于环保。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系统、燃烧系统、进水系统和蒸气输送系统,所述进料系统包括粉碎模块和燃料输送模块,所述粉碎模块和所述燃料输送模块通过通讯连接,所述燃烧系统与所述进料系统通讯连接,所述进水系统与所述燃烧系统通过通讯连接,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水量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水量监测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讯连接,所述燃烧系统通讯连接有所述蒸气输送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包括锅炉、送气模块和回收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模块包括送风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送风模块和所述监测模块通过通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模块包括储水模块,所述储水模块和所述监测模块通过通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模块包括过滤模块和出风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和所述监测模块通过通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通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输送系统包括输气模块、工业模块和排气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模块和所述排气模块通过通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余热水蒸气气化加热系统,包括进料系统、燃烧系统、进水系统和蒸气输送系统,进料系统包括粉碎模块和燃料输送模块,粉碎模块和燃料输送模块通过通讯连接,燃烧系统与进料系统通讯连接,进水系统与燃烧系统通过通讯连接,进水系统包括水量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水量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通讯连接,燃烧系统通讯连接有蒸气输送系统,燃烧系统包括锅炉、送气模块和回收模块,回收模块包括送风模块和监测模块,送风模块和监测模块通过通讯连接,本发明通过回收模块的使用,能够对烟气进行更加充分的过滤,同时能够对烟气进行充分的回收利用,有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徐康海,江五一,张礼军,包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香杨新能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