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0675发布日期:2023-10-11 12:3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锅炉再热器,具体是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


背景技术:

1、再热器实质上是一种把作过功的低压蒸汽再进行加热并达到一定温度的蒸汽过热器,再热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电厂循环的热效率,并使汽轮机末级叶片的蒸汽温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2、在公开号为cn218119732u的中国专利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通过将盖板带着再热器沿着螺栓固定在烟管顶端,且通过在烟管与隔热层内部分别设置隔热层,便于保持烟管内部的温度挥发较慢,使烟管内部的温度保持在高温,且便于提高吸热管内部的流动蒸汽吸出烟管内部的温度,通过在烟管与盖板之间设置密封圈,便于使连接处保持密封,防止烟气泄漏,且通过在吸热管之间设置固定架,便于将吸热管之间相互固定,避免使吸热管相对晃动导致的磨损,降低热偏差,使换热器受热均匀,且通过将再热器固定在盖板内部,便于通过拆卸盖板对再热器进行更换,且被吸出热量的烟气通过风扇吸入出烟管内部进行排放。

3、在该技术中,再热器中的吸热管的形状为u型,并通过固定架进行固定避免晃动,但吸热管的形状在烟道中的接触面较小,使吸热管上的受热面偏低,导致热量的传递效率较低,进而影响吸热管内部蒸汽吸出烟管内部温度的效率,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顶部设置有烟道,所述烟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机构,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内壁设置有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吸热机构,所述吸热机构包括第一吸热管,所述第一吸热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热管。

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热管和第一吸热管的形状均为螺旋盘型,所述第一吸热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内壁与第二吸热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热管的顶部与定位槽的内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吸热管的顶部与定位槽的内部固定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外表面与连接管,所述内管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

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定位筒的顶部与连接管的底部转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限制机构包括限制筒,所述限制筒的顶部与内管的底部相接触,所述限制筒的外表面与定位筒的内壁滑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限制筒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形状为l型,所述滑槽的内壁与卡块滑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烟道内部设置有第一吸热管和第二吸热管,然后第一吸热管和第二吸热管螺旋盘旋的中部通过连接筒连通,同时第一吸热管和第二吸热管均采用螺旋盘型,增大吸热机构在烟道中的热量传递的接触面积,进而解决现有吸热管的形状在烟道中的接触面较小,使吸热管上的受热面偏低,导致热量的传递效率较低,进而影响吸热管内部蒸汽吸出烟管内部温度效率的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机构推动限制筒向下运动,限制筒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形状为l型,然后通过定位筒的内壁设置有卡块,使卡块设置在滑槽内部,从而便于将吸热机构安装在盖板的下方,以便于对吸热机构进行安装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包括锅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的顶部设置有烟道(2),所述烟道(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机构(5),所述连接管(4)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机构(9),所述定位机构(9)的内壁设置有限制机构(6),所述限制机构(6)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槽(7),所述定位槽(7)的底部设置有吸热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热管(803)和第一吸热管(801)的形状均为螺旋盘型,所述第一吸热管(8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柱(804),所述加强柱(804)的内壁与第二吸热管(8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热管(803)的顶部与定位槽(7)的内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吸热管(801)的顶部与定位槽(7)的内部固定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5)包括内管(501),所述内管(501)的外表面与连接管(4),所述内管(501)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5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9)包括定位筒(901),所述定位筒(9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902),所述定位筒(901)的顶部与连接管(4)的底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6)包括限制筒(601),所述限制筒(601)的顶部与内管(501)的底部相接触,所述限制筒(601)的外表面与定位筒(901)的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筒(601)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602),所述滑槽(602)的形状为l型,所述滑槽(602)的内壁与卡块(902)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涉及锅炉再热器技术领域,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顶部设置有烟道,所述烟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机构,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内壁设置有限制机构。它能够通过在烟道内部设置有第一吸热管和第二吸热管,然后第一吸热管和第二吸热管螺旋盘旋的中部通过连接筒连通,同时第一吸热管和第二吸热管均采用螺旋盘型,增大吸热机构在烟道中的热量传递的接触面积,进而解决现有吸热管的形状在烟道中的接触面较小,使吸热管上的受热面偏低,导致热量的传递效率较低,进而影响吸热管内部蒸汽吸出烟管内部温度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冯业挺,王中华,冯红星,李宁,陈孝喜,王勇,王通,姚连明,刘峰,钟建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华源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