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节能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动介质换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汽—液或液—液换热的新型节能换热器。
众所周知,汽—液或液—液换热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广范应用于石油、化工、纺织、矿山、机械及民用取暖等领域。但从目前汽—液换热器的使用情况上看,其凝结水出口温度为饱和温度或接近饱和温度,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部门常常在汽水换热器的后端再加设一台水水换热器,以实现降低凝结水的出口温度,提高热能的利用率。但这样不仅会增加设备的安装空间,同样也加大了设备的投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增加换热行程及面积的新型节能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换热器壳体、排管、折流板、及各种介质的进出口,其特征是在壳体沿排管分布的纵向至少设置有一层隔温板,在隔温板上均匀分布有冷凝水排放口。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汽—液换热器壳层的冷凝水液面层的下部1—4层排水管位置上沿纵向设置有一层隔温板,在隔温板上均布有冷凝水排放口。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液—液换热器壳层的内部沿纵向设置有1—8层隔温板,在隔温板上均布有冷凝水排放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原固定管板换热器结构的基础上的壳层内设置有隔温板,因此形成两壳程或多壳程,另外还在该隔温板上分布有冷凝水排放口,使冷凝水及时流通并排出,而改变冷凝水的流经方式强迫其与冷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大大地降低冷凝水的出口温度(一般比冷介质入口温度高5℃),可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剖视结构示意简图由
图1所示,图中的1为汽—液换热器壳体、2为被加热水出口、3为蒸汽入口、4为排管、5为折流板、6为排污口、7为排气口及冷凝水出口10、被加热水入口11,在该汽—液换热器壳层的冷凝水液面层的下部1-4层排水管位置上沿纵向设置有一层隔温板8,形成两壳程,在隔温板8上均布有冷凝水排放口9。上述隔温板的确定是经过换热原理合理计算出汽—水换热、水—水换热时的蒸汽流量、水流量,并计算出汽、水流量的最佳配置,而确定其冷凝水液面。图2所示的是水—水换热器,在水—水换热器壳层的内部沿纵向设置有4层隔温板8,在隔温板8上均布有冷凝水排放口9,而其它结构与
图1相同。上述4层隔温板的设置也同样是根据冷热介质流量的计算,进行合理配置,使冷、热介质经过多级强化传热,可提高被加热介质的出口温度,降低传热介质的出口温度,从而使单台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大大提高,充分利用热能节省占地面积、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流动介质换热的新型节能换热器,它包括换热器壳体、排管、折流板、及各种介质的进出口,其特征是在壳体沿排管分布的纵向至少设置有一层隔温板,在隔温板上均匀分布有冷凝水排放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是在汽—液换热器层的冷凝水液面层的下部1-4层排水管位置上沿纵向设置有一层隔温板,在隔温板上均布有冷凝水排放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是在液—液换热器壳层的内部沿纵向设置有1-8层隔温板,在隔温板上均布有冷凝水排放口。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流动介质换热的新型节能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排管、折流板、及各种介质的进出口,特点是在壳体沿排管分布的纵向至少设置有一层隔温板,在隔温板上均匀分布有冷凝水排放口。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原换热器结构基础上设置有隔温板,形成两壳程或多壳程,在该隔温板上还分布有冷凝水排放口,使冷凝水及时排出,改变冷凝水的流经方式强迫其与冷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大大地降低冷凝水的出口温度,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
文档编号F28D7/16GK2408422SQ00210939
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9日
发明者王宇 申请人: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