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131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电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火用具的压电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火机和点火枪的压电点火装置,一般都包括壳体、套接在壳体一端的推杆和固定在壳体另一端的铜帽,壳体内设有陶瓷压电、导电片和击锤等。由于导电片是一平面薄片且位于两陶瓷压电中,导电片必须连接一导线来传导陶瓷压电产生的高压电荷,以便与喷嘴之间产生电压,导线一端必须经剥线机去绝缘皮,然后与导电片连接,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结构比较复杂,因而装配难度比较大且费时。此外,导线长度的控制由人为操作,不太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装配简便、结构简单的压电点火装置,提高装配速度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压电点火装置,包括壳体、套装在壳体一端的推杆和固定在壳体另一端的铜帽,壳体内腔设有压电、击锤、与击锤连接的击锤弹簧和推杆弹簧,压电连接一导电片,其特点是所述的导电片折成台阶形,其一端位于两压电之间,另一端露于壳体外。呈台阶形的导电片能随压电一起移动,其露于壳体外的一端作为高压电极,能直接与喷嘴之间产生电压,不再需要连接导线。安装时,将压电点火装置倒置放于打火机或点火枪的槽体内,即铜帽在槽体内的上方,推杆在槽体内的下方,这样便于导电片露于壳体外的一端靠近喷嘴。改进后的导电片结构简单、整体性好,装配简便,提高了装配速度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省掉了导线、导线处理及与导电片的装配工序,改进后的导电片结构简单合理、整体性好,装配简便、省时,提高了装配速度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压电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压电点火装置,包括壳体1、套装在壳体一端的推杆2和固定在壳体另一端的铜帽3。壳体1内设有两个陶瓷压电4、击锤5、与击锤5连接的击锤弹簧6和置于壳体1内腔的推杆弹簧7,两个陶瓷压电4与导电片8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导电片8折成台阶形,其一端露于壳体1外。陶瓷压电4的前端设有丁字头9,击锤5上设有销子10,其它技术特征均为公知的技术特征。安装时,将压电点火装置倒置放于打火机或点火枪的槽体内,即铜帽在槽体内的上方,推杆在槽体内的下方,这样便于导电片露于壳体外的一端靠近喷嘴。
权利要求1.一种压电点火装置,包括壳体(1)、套装在壳体一端的推杆(2)和固定在壳体另一端的铜帽(3),壳体(1)内设有压电(4)、击锤(5)、击锤弹簧(6)和推杆弹簧(7),压电(4)连接一导电片(8),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电片(8)呈台阶形,其一端位于两压电(4)之间,另一端露于壳体(1)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火用具的压电点火装置。现有的压电点火装置,其导电片是一平面薄片且位于两陶瓷压电中,导电片必须连接一导线来传导陶瓷压电产生的高压电荷,以便与喷嘴之间产生电压,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结构比较复杂,因而装配难度比较大且费时。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套装在壳体一端的推杆和固定在壳体另一端的铜帽,壳体内腔设有压电、击锤、与击锤连接的击锤弹簧和推杆弹簧,压电连接一导电片,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电片折成台阶形,其一端位于两压电之间,另一端露于壳体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整体性好,装配简便、省时,提高了装配速度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F23Q1/00GK2551887SQ02265200
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7日
发明者蒋志宏 申请人:黄新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