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燃气灶的燃烧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效率高、火力大的燃气灶的燃烧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用的燃气灶的燃烧头采用双管进气、多口燃烧的结构。由于两个进气口靠近电子打火总成,离燃烧头的燃烧口距离长,燃气的冲击力小,小部分燃气未冲出燃气口就已燃烧,大部分燃气也是在贴近灶面燃烧,火力小、热量利用低,无效耗气多。
为了改进上述通用燃气灶的缺点,目前,市面上出现一种改进型的单管燃气灶。所述的单管燃气灶只有一个进气口。燃气灶的燃烧头采用单管道进气、单口燃烧。这种燃气灶由于其进气孔离燃烧口近、气体集中,冲击力大,全部燃气可在灶口以上空气中燃烧,火力大,用气少。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其冲击力大、气体拼发过快,燃烧的火苗为单口柱状,有部分燃气未能氧化燃烧干净,故大部分是红火,要用锅物压制才能出现大部分蓝色。未燃烧完的余气散落在空中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所述的燃烧头工作时,火力分布合理,燃气燃烧完全,用气少、效率高,不污染环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下设计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包括燃烧头本体,燃烧头的盘面上分布有燃烧口,其特征在于中间有个空心圆口。
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其特征在于燃烧头本体的燃烧盘盘面外高内低,其倾角度为25°,使燃烧口燃气射出角度为65°。
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其特征在于燃烧盘的盘面上分布的燃烧口为细长条形燃烧口,燃烧口的数量为6-14个,细长燃烧口沿燃烧盘盘面径向排列、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其特征在于细长条燃烧口处焊接有罩盖。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还可以做以下改进燃气进气口,利用两根特制的铜管相焊接,把原接在电子打火总成上的控气孔眼,改在两根铜管的相焊接处,将燃气进气口延伸至燃烧头底部,缩短了燃气拼发距离,目的是使燃气都能冲出燃烧口,在燃烧口上方的空气中燃烧,保证燃气的火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在现有市场上燃气灶的基础上,保留单管道进气少拼发力强、火力集中的优点。一般来说单管进气口直径为0.85-0.9mm,双管进气口直径为1.2-1.3mm。将多口燃烧的实心燃烧盘改为少数燃烧口的空心结构,将单圆口燃烧口的柱状火苗转变为环绕中央空心口的片状火苗,空心圆口下方留通风口,有充足的氧气促使燃气燃烧。再加上燃烧盘向内倾斜一定的角度,则燃气会以一定角度向内、向上、向对面燃烧口方向射出。燃气在此燃烧口未烧完时,又可在彼燃烧口的火苗中烧掉,各燃烧口相互交叉,迫使拼出来的燃气被点燃燃烧,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除保留现有燃气灶的燃烧头的优点外,还解决了现有燃气灶无效消耗燃气多、氧气燃烧不完全、污染环境等缺陷。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灶的燃烧头,燃烧时,火苗是全部蓝色的,火力集中、热量利用率高、无浪费、无异味,比普通燃气灶节约燃气40%。真正能达到既节约能源,又能保护环境卫生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立体剖视图图中1、燃烧头本体2、燃烧盘盘面3、空心圆口4、燃烧口5、罩盖 6、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
介绍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如图1、2所示。包括燃烧头本体1,燃烧头的盘面上分布有燃烧口,中间有个空心圆口3。燃烧头本体1的燃烧盘盘面2外高内低分布,其倾角度为25°。燃烧盘的盘面2上分布的燃烧口4为细长条形燃烧口4,燃烧口4的数量为6-14个,细长燃烧口4沿燃烧盘盘面2径向排列、周向均匀分布。细长条燃烧口处焊接有罩盖5。
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包括燃烧头本体(1),燃烧头的盘面上分布有燃烧口,其特征在于中间有个空心圆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其特征在于燃烧头本体(1)的燃烧盘盘面(2)外高内低,其倾角度为25°,使燃烧口燃气射出角度为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其特征在于燃烧盘的盘面(2)上分布的燃烧口为细长条形燃烧口(4),燃烧口(4)的数量为6-14个,细长燃烧口(4)沿燃烧盘盘面(2)径向排列、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其特征在于细长条燃烧口处焊接有罩盖(5)。
专利摘要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包括燃烧头本体1,燃烧头的盘面上分布有燃烧口,其特征在于中间有个空心圆口3。燃烧头本体1的燃烧盘盘面2外高内低,其倾角度为25°,使燃烧口燃气射出角度为65°燃烧盘的盘面2上分布的燃烧口为细长条形燃烧口4,燃烧口4的数量为6-14个,细长燃烧口4沿燃烧盘盘面2径向排列、周向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头,还解决了现有燃气灶无效消耗燃气多、氧气燃烧不完全、污染环境等缺陷。
文档编号F23D14/58GK2849490SQ20052005245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2日
发明者陈璃明 申请人:陈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