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具体而言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燃烧膛、通风效果好、燃烧充分的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层燃方式的工业锅炉经煤斗、煤闸板将压实的混合煤经链条进入炉膛燃烧,煤层的通风效果很差,近年来推广的“分层燃烧装置”在很大难度上改变了煤层的通风状况,煤层不经挤压,而且大颗粒在下,小颗粒在表面,使煤层的通风增强,供养增加,燃烧强化,但是,由于煤层表面细煤粉较轻,炉膛供风使大量细煤粉未经充分燃烧便排出锅炉外部,细煤粉比以前增加,并且飞灰含碳量大大增加,造成了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易造成引风机叶轮混灰,严重时导致引风机底座松动,并对流管磨损增加,降低管子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强化、燃烧充分,且使细煤粉燃烧充分的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其设置在锅炉的燃烧膛内,其中,所述的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包含人字型分行板、第一固定钢板条和第二固定钢板条,该人字型分行板呈竖直状态设置,该人字型分行板的底端固定在第一固定钢板条上,该第二固定钢板条与人字型分行板固定连接,该第一固定钢板条和第二固定钢板条位于同一平面上,该第一固定钢板条和第二固定钢板条之间设置有间隙;该人字型分行板的顶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该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部。
所述的人字型分行板为阶梯状人字型分行板,该人字型分行板的上端轮廓小于底部轮廓;可以减小煤颗粒的撞击和飞溅,防止破坏分行效果,该人字型分行板可以使煤堆形成台阶状,可以防止细颗粒量大后,向谷底流动,从而影响通风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设置了阶梯状人字型分行板的结构,使得该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风加强、供氧充足、燃烧充分;2、细颗粒煤不易吹散;3、增大燃烧面积;4、排灰量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其设置在锅炉的燃烧膛内,其中所述的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包含人字型分行板1、第一固定钢板条2和第二固定钢板条5,该人字型分行板1呈竖直状态设置,该人字型分行板1的底端固定在第一固定钢板条2上,该第二固定钢板条4与人字型分行板1固定连接,且该第一固定钢板条2和第二固定钢板条4位于同一平面上,该第一固定钢板条2和第二固定钢板条5之间设置有间隙;该人字型分行板1的顶端通过连接板3固定连接。
所述的人字型分行板为阶梯状人字型分行板,该人字型分行板的上端轮廓小于底部轮廓。
该人字型分行板1用来挡住上方流下来的煤,并且将煤向两侧分配,增强通风效果,增大燃烧面积,人字型分行板1的下部是向着炉排前进的方向,也就是运送煤的方向,这样会使大块煤向后走,小块煤落在之上,煤末在最上,此外,可以减小煤颗粒的撞击和飞溅,防止破坏分行效果,该人字型分行板1可以使煤堆形成台阶状,可以防止细颗粒量大后,向谷底流动,从而影响通风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从使用目的上、效能上、进步性及新颖性等观点进行阐述,其具有的实用进步性,已符新型专利法所强调的功能增进及实用要件,本实用新型以上的实施说明及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是以,举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其设置在锅炉的燃烧膛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包含人字型分行板、第一固定钢板条和第二固定钢板条,该人字型分行板呈竖直状态设置,该人字型分行板的底端固定在第一固定钢板条上,该第二固定钢板条与人字型分行板固定连接,该第一固定钢板条和第二固定钢板条位于同一平面上,该第一固定钢板条和第二固定钢板条之间设置有间隙;该人字型分行板的顶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字型分行板为阶梯状人字型分行板,该人字型分行板的上端轮廓小于底部轮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烧装置,具体而言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燃烧膛、通风效果好、燃烧充分的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其设置在锅炉的燃烧膛内,其中所述的流线人字型燃烧装置包含人字型分行板、第一固定钢板条和第二固定钢板条,该人字型分行板呈竖直状态设置,该人字型分行板的底端固定在第一固定钢板条上,该第二固定钢板条与人字型分行板固定连接,该第一固定钢板条和第二固定钢板条位于同一平面上,该第一固定钢板条和第二固定钢板条之间设置有间隙;该人字型分行板的顶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该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部;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风加强、供氧充足、燃烧充分;细颗粒煤不易吹散;增大燃烧面积;排灰量小。
文档编号F23B30/00GK2851866SQ20052011922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0日
发明者任峰 申请人: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