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27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翅片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管外周设冇翅片的热 交换器。
背景技术
在川亍低粘度润滑、液压、液力冷却系统工作介质冷却的热交换器包站 筒体,筒体上设有进口和出口,筒体内设有换热管, 一般换热管的数量为多根,当工作介质从进口流入,与换热管表面接触,由于工作介质与换热管内 的冷却液存在- 定的温差,于是两者产生对流,从而完成热量的相丑交换, 当工作介质从出口流出时,温度得到明显降低,由于交换的热量多少和工作 介质与换热管相互接触的有效面积有关,有效面积越多,产生交换的热量也 越多,冷却效果也越好,所以为了增加换热管的有效接触面积,在换热管上 安装翅片,普通翅片是单独加工后采用焊接等方法与换热管固定迮接的,由 于翅片^换热管之间不可避免存在连接不够紧密等问题,从而影响换热效果, 而且山于设备的振动,也会影响到翅片的使用寿命。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翅 片式热交换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木实用新型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外周设有翅 片,所述翅片与换热管为-体式。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积极效果t^T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结构的换热管和翅片,使翅片与换热管紧密 接触,牢固可靠,不仅提高了换热效果,问时延长了使用寿命。


图1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中换热管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7K,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1,筒体1上设有进U 2和山n 3,筒体1内设有换热管4,在换热管4的外周设有翅片5,翅片5与换热管4 为"体式结构,由厚壁紫铜管滚轧制成,翅片的高度为1毫米,翅片的间距 为1.0毫米,翅片的厚度为0.3毫米,^t然,翅片的高度也可为1.2毫米, 翅片的间距也可为0.8毫米,翅片的厚度也nj为0.2毫米,只要加工允l午, 在问样尺寸的紫铜管上加工出更多数量的翅片,使紫铜管增加的农而积越多, 产生的热交换效果就越好,因而可大幅度提高换热效果;同时,由于换热管4 和翅片5为-』体式结构,使翅片与换热管紧密接触,牢同可靠,TT有效延K: 使用寿命;另外,在相同换热面积的情况下,可减少换热管4的数量或长度, l大l而减小筒体l的尺寸和体积,使投资成本明显降低。
权利要求1、一种翅片式热交换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外周设有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与换热管为一体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高投为i毫米至1. 2毫米,所述翅片的间距为0. 8毫米至1. 0毫米,所述翅片的好 皮为0.2毫米至0.3毫米。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式热交换器,K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高皮 为1. 2毫米,所述翅片的间距为0. 8毫米,所述翅片的厚度为0. 2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翅片式热交换器。它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外周设有翅片,所述翅片与换热管为一体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低粘度润滑、液压、液力冷却系统工作介质冷却。
文档编号F28D1/04GK201047721SQ200720110180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9日
发明者杨永波 申请人:杨永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