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点火装置的自减压出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29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点火装置的自减压出气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点火装置的零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点火枪、 打火机的出气阀。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用于点火枪、打火机的出气阀的通用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 括阀针、密封圈、压簧、阀体、底座及钉形胶塞,密封圈紧套在阀针外且紧 贴阀体内壁,其上端被限位于阀体内肩,下端由压簧顶住,从而使阀体和阀 针之间始终处于密封状态。上述结构的出气阀存在以下问题当点火枪或打 火机点火完毕后,出气阀己经处于关闭状态,但出气阀内的余气还会继续燃
烧, 一般需要5-10秒的熄灭时间,达不到2秒内熄灭的安全要求,容易引起
火灾,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 一种自减压出气阀,其在点火枪或打火机点火完毕后自动将余气排出,保证
火焰在2秒内熄灭,以消除余火燃烧带来的安全隐患。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电子点火装置的自减压出气阀, 包括阀座、阀体、阀针、底座、压簧、通气孔和出气孔,阀体和底座的内腔 构成可容阀针在其内上下滑动的滑腔,其特征在于阀体下部的外壁与阀座上 部的内壁螺接,底座的下部位于阀座内,底座的上部位于阀体内,底座与阀 体间形成用于排出余气的通道,通道的出口位于阀体与阀座的螺接处,阀针 上开有 -位于通气孔上方的余气通孔,该余气通孔与阀针内腔相通,阀针处 于自然状态下,余气通孔与通道相通;阀针处于拉起状态下,余气通孔与通
道间设有密封件,避免气体从余气通孔处排出。当点火枪或打火机点火完毕 后,阀针复位,出气阀处于自然状态(即关闭状态)下,出气孔内的余气在
外界大气压力下,经过余气通孔进入通道内,然后余气就会从阀体与阀座的
螺接处漏出,保证了火焰在2秒内熄灭,消除余火燃烧带来的安全隐患。在
工作状态下(即阀针处于拉起状态),由于余气通孔与通道间设有密封件,气 体不会从通道中泄漏,保证工作时的火焰稳定。
所述的自减压出气阀,阀针上装有上、中、下三道密封圈,所述的余气 通孔位于上密封圈与中密封圈之间,阀针处于自然状态下,上密封圈与阀体
内壁之间形成密封,中密封圈与底座内壁之间形成密封;阀针处于拉起状态 下,上、中密封圈与阀体内壁之间形成密封,下密封圈与底座内壁之间形成 密封。在工作状态下,通过上、中二道密封圈与阀体内壁之间形成密封,密 封效果更好。下密封圈使阀针与底座内壁之间形成密封。
所述的自减压出气阀,底座的下部与阀座间有一装在底座上的密封圈, 其使底座与阀座间形成密封。
所述的自减压出气阀,压簧套在阀针上且被限位于阀体内肩与阀针外肩 之间,确保装在阀针尾部的胶塞在出气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可封住进气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余气通孔和通道将点火完毕后的余气从阀体与阀座的螺 接处排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点火完毕后,阀针复位,能自动将余气排出, 保证了火焰在2秒内熄灭,消除了余火燃烧带来的安全隐患;在工作状态下, 阀针与阀体、阀座与底座间的密封效果好,避免气体泄漏,保证了工作时的 火焰稳定可靠。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通用出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自然状态(即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即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的电子点火装置的自减压出气阀,其由阀座l、阀体2、阀 针3、底座4、压簧5、径向通气孔6和出气孔7组成,压簧5套在阀针上且
被限位于阀体内肩与阀针外肩之间,底座4的下部与阀座1间有一装在底座 上的密封圈14,阀体2下部的外壁与阀座1上部的内壁螺接,底座4的下部 位于阀座1内,底座4的上部位于阀体2内,阀体和底座的内腔构成可容阀 针在其内上下滑动的滑腔8,底座与阀体间形成用于排出余气的通道9,通道 9的出口位于阀体与阀座的螺接处,阀针上开有一位于通气孔上方的径向余气 通孔IO,该余气通孔10与阀针内腔相通。所述的阀针上装有上、中、下三道 密封圈,余气通孔10位于上密封圈11与中密封圈12之间,阀针处于自然状 态下,上密封圏11与阀体内壁之间形成密封,中密封圈12与底座内壁之间 形成密封,余气通孔10与通道9相通;阀针处于拉起状态下,上、中密封圈 11、 12与阀体内壁之间形成密封,下密封圈13与底座内壁之间形成密封,余 气通孔10与通道9不相通。
如图3所示,当阀针处于拉起状态时(即点火状态),压簧被压縮,上、 中、下三道密封圈随之上移,上、中密封圈紧贴阀体内壁而处于密封状态, 下密封圈紧贴底座内壁而处于密封状态,通道与阀针内腔处于不相通的状态, 从进气孔15进入的气体经通气孔进入到阀针内腔,最后只能从阀针中心的出 气孔流出,从而产生火焰。如图2所示,点火完毕后,阀针利用压簧复位, 上、中、下三道密封圏随之下移,上密封圈紧贴阀体内壁而处于密封状态, 中、下密封圈紧贴底座内壁而处于密封状态,阀针尾部的胶塞16封住进气孔 15,余气通孔与通道相通,余气就会进入通道内,然后从阀体与阀座的螺接 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 案相同或等同的技术内容均落入其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电子点火装置的自减压出气阀,包括阀座(1)、阀体(2)、阀针(3)、底座(4)、压簧(5)、通气孔(6)和出气孔(7),阀体和底座的内腔构成可容阀针在其内上下滑动的滑腔(8),其特征在于阀体(2)下部的外壁与阀座(1)上部的内壁螺接,底座(4)的下部位于阀座(1)内,底座(4)的上部位于阀体(2)内,底座与阀体间形成用于排出余气的通道(9),通道(9)的出口位于阀体与阀座的螺接处,阀针上开有一位于通气孔上方的余气通孔(10),该余气通孔与阀针内腔相通,阀针处于自然状态下,余气通孔(10)与通道(9)相通;阀针处于拉起状态下,余气通孔与通道之间设有密封件。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点火装置的自减压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阀针(3)上装有上、中、下三道密封圈,所述的余气通孔位于上密封圈(ll) 与中密封圈(12)之间,阀针处于自然状态下,上密封圈与阀体内壁之间形成密 封,中密封圈与底座内壁之间形成密封;阀针处于拉起状态下,上、中密封 圈与阀体内壁之间形成密封,下密封圈(13)与底座内壁之间形成密封。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点火装置的自减压出气阀,其特征在 于底座的下部与阀座间有一装在底座上的密封圈(1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点火装置的自减压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压簧(5)套在阀针上且被限位于阀体内肩与阀针外肩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点火枪、打火机的出气阀。现有的打火机点火完毕后,出气阀内的余气还会继续燃烧,一般需要5-10秒的熄灭时间,容易引起火灾,存在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阀体下部的外壁与阀座上部的内壁螺接,底座的下部位于阀座内,底座的上部位于阀体内,底座与阀体间形成用于排出余气的通道,通道的出口位于阀体与阀座的螺接处,阀针上开有一位于通气孔上方的余气通孔,该余气通孔与阀针内腔相通,阀针处于自然状态下,余气通孔与通道相通;阀针处于拉起状态下,余气通孔与通道间设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在点火完毕后,能自动将余气排出,保证了火焰在2秒内熄灭,消除了余火燃烧带来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F23Q2/34GK201059590SQ200720111709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6日
发明者剑 单 申请人: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