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炉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473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炉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炉炉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两次点火结构和风气混合 压縮后再出气的燃气炉炉芯。
背景技术
国内餐饮业一般都是采用燃气炉具作为主要烹饪炊具。为获得较强的火力并且让燃料充 分燃烧,还会为燃气炉配置鼓风机加压。此种不锈钢鼓风炉具在燃烧室的内壁或者是底部设 置有较多的出风口,在底部中央的火帽处设有出气孔,用人工点火时先引燃火帽处的气体, 再开启风阀来调试火的大小。这样的设计能获得比较集中的火力,但是风气在自然状态下混 合燃烧不充分,燃气浪费大,污染环境。采用人工点火端锅不能熄火,空烧浪费燃气大。为 了解决这一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节能炉灶,专利号为200720047887.5,这种炉型上的 炉芯横向和竖向装有点火针,用接触和非接触的方式控制炉灶的空烧。但其点火针在燃烧室 里会被直接烧烤,点火针的寿命短,对点火针的安装特别苛刻,与起弧点之间的距离会影响 点火的可靠性。而且点火针打横和打竖安装裸露在出风口处形成风阻,使炉火跑边。点火针因 高温烧烤爆裂或过远无法放电,会点不着火而造成煤气泄漏,导致危险。而这种炉芯的风气 比例也很难掌控,风大气小难以引燃;风小气大又容易出现"嘣锅"现象,燃烧不完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电子点火方式,又能使燃气燃烧得更充分,热值加大 的新型燃气炉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炉芯,包括混合气室和燃烧室,混合气室和燃烧室之间有相连通的出气孔,还 设有至少一个与混合气室隔离的点火室,点火室内安装有至少一根点火针以及连通外部气路 的点火气管;所述点火室顶部有引火帽,所述引火帽上有与燃烧室相通的引火口。
为获得混合得更均匀的混合气体,所述新型炉芯的混合气室内部可分为一次混合气室和 二次混合气室,所述一次混合气室和二次混合气室互相连通。
为保证点火的成功率,所述点火针的针头与点火气管的管口应贴近安装。
为简化炉芯的生产,所述点火室位于燃烧室中央的底部。可以在所述混合气室的上部形 成一个凹陷的空腔作为燃烧室,此时所述点火室位于混合气室的中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点火原理是通过点火针先将点火室的燃气点燃,火焰从引火口冒 出后再点燃燃烧室内的加压混合气,以实现小火引燃混合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二次点火实现的炉芯引燃燃气要比直接点燃燃气或者加 压混合气的方式更加安全节能。点火针在引火帽的保护下不会被长期加热,避免了点火针因 高温烧烤爆裂的危险,使得点火針比在炉膛里面直接烧烤的更安全耐用。点火针与点火气管 安装在炉芯实体里面,固定牢靠,可避免因松动移位过远无法放电点不着火而造成煤气泄漏 的危险。点火针与点火气管贴近安装,使点火迅速准确,避免了延迟点火"嘣锅"的危险。 点火针安装在点火室内,不形成风阻影响炉火跑边。燃气与空气在炉芯内部进行的多次压縮 穿梭,使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达到燃烧的最佳值,再从出气孔挤出,燃烧得更彻底,更完
全,所产生的热值比在自然状态下的混合燃烧高出100度以上,从而更加节能环保。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l-一次混合气室;2-二次混合气室;3-隔离壁体;4-混合气过孔;5-进 风管口; 6-进气管口; 7-燃烧室;8-出气孔;9-点火室;lO-点火针;11-点火气管;12_凸圈; 13-引火帽;14-引火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 一次混合气室1和二次混合气室2之间有隔离壁体3,隔离壁体3上有混 合气过孔4,使得一次混合气室1和二次混合气室2之间得以连通。 一次混合气室1外部有 进风管口 5和进气管口 6。 二次混合气室2的内壁形成一个凹陷的空腔形成燃烧室7,燃烧室 7的侧壁上开有出气孔8。
在燃烧室7的底部设置一点火室9,点火室9与混合气室隔离,用于容纳并固定点火针 10。在点火室9上靠近点火针10针头的位置,连通一个点火气管11,该点火气管11也与混 合气室隔离,并穿过混合气室连通至外部气路,用于传导第一次点火时所需的燃气。
在点火室9上通向燃烧室7的一端,设有一个凸圈12,该凸圈12用于对引火帽13进行
定位。在引火帽13的侧面设置有引火口 14,引火口 14连通燃烧室7。引火帽13将点火针 10的针头和点火气管11的管口盖住,并形成点火室9。
本实施例使用时,打开气源,燃气一路通过点火气管11进入到点火室9内;另一路通过 进气管口 6,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先后在一次混合气室1、 二次混合气室2内与空气进行混合, 形成高压混合气,从出气孔8喷出。进行电子打火时,点火针10的电弧会将点火室9内的燃 气点燃。点燃后的火苗通过引火口 14冒出后再将从出气孔8喷出的高压混合气点燃。这样经 过两次点火,加压混合气的点燃率大大提高,既有效防止点不燃时的燃料浪费,又保护了点 火针,使其更加经久耐用。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把点火气管11直接插入至点火室9内,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 同,这样可以简化炉芯的结构,降低成本。
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 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炉芯,包括混合气室和燃烧室,混合气室和燃烧室之间有相连通的出气孔,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至少一个与混合气室隔离的点火室,点火室内安装有至少一根点火针以及连通外部气路的点火气管;所述点火室顶部有引火帽,所述引火帽上有与燃烧室相通的引火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炉芯的混合气室内部分为一 次混合气室和二次混合气室,所述一次混合气室和二次混合气室互相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针的针头与点火气管的管口 贴近安装。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新型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室的上部形成一个凹陷的 空腔作为燃烧室。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室位于燃烧室中央 的底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室位于混合气室的中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电子点火方式,可防止出现“嘣锅”现象,又能使燃气燃烧得更充分,热值加大的新型燃气炉芯。包括混合气室和燃烧室,混合气室和燃烧室之间有相连通的出气孔,还设有至少一个点火室,点火室内安装有至少一根点火针以及连通外部气路的点火气管;所述点火室顶部有引火帽,所述引火帽上有与燃烧室相通的引火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点火针在引火帽的保护下不会被长期加热,避免了点火针因高温烧烤爆裂的危险,使得点火针更安全耐用。点火针与点火气管固定牢靠,可避免因松动移位过远无法放电点不着火而造成煤气泄漏的危险。使点火迅速准确,避免了延迟点火“嘣锅”的危险,从而更加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F23D14/02GK201180989SQ200820043509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9日
发明者许晓广 申请人:许晓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