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961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通风换热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 系统。
背景技术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创造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通信行业和经济 的共同迅猛发展,通信的普及需要大量的基站建设,机房的空调耗能和节能问题早已引起 通信行业的普遍关注。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机房智能节能通风系统应时而生,目前已普 遍用来冷却机房进行节能降耗。典型的智能换热系统通过设置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换热机芯、主控系统等, 在室外温度低于通信基站内控制温度一定值时,开启内、外循环风机将室外新风空气和室 内热空气直接引入换热机芯内进行热量交换,然后将降温后的室内气流重新送回室内将升 温后的气流送回室外,同时保证室内外两股气流完全隔绝,这样就有效地将基站内的热量 间接向外迁移,从而达到降低基站内部温度的目的。传统机柜换热系统由于追求设备厚度尺寸的控制,一般采用逆流机芯配合两个垂 直放置的离心风机组合而成。一方面逆流机芯的L-L内部风道的压力损失较大且风道较 长,内循环气流经离心风机驱动穿过逆流机芯后风量和压力都受到了很大损失,吹出的风 量小而且吹不远,当机房设备布置较多通讯设备时冷风并不能送至每台设备的前进风口。 另一方面离心风机的转轴还需要承受较大的垂直方向的自重,轴承在径向压力的作用下磨 损较为严重,风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受到了一定影响,整个系统工作时的噪音也相对较大。在本申请人申请的发明专利201010177412. 4和实用新型专利201020196707. 1中 提到了复合风道技术和交叉流换热机芯菱形横向放置技术的创新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工程运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我们又创造出了更适合大风量智能换热产品的技术方案。针对以上传统机房智能换热系统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人研制了本发明一种“高效 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自动转向 风道智能换热系统。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智能换热系统包括换热系统壳体,所述的 换热系统壳体内设有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该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8”字形45°叠加放置 于换热系统壳体内,于换热系统壳体上设有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内循环风道包括内 循环风道进风口和内循环风道出风口,于内循环风道出风口设有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道 包括外循环风道进风口和外循环风道出风口,于外循环风道出风口设有外循环风机,在交 叉流换热机芯内部采用用于降低了机芯阻力的直通风道,内循环风道进风口和内循环风道出风口位于换热系统壳体的同一侧,外循环风道进风口和外循环风道出风口位于换热系统 壳体的同一侧,从内循环风道进风口进去的气流依次经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后从内循环风 道出风口导出,从外循环风道进风口进去的气流依次经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后从外循环风 道出风口导出。相对传统采用逆流机芯的换热系统和较为新颖的高效复合风道智能换热系 统通,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通过双交叉流换热机芯“8”字形叠加横向放置技术, 大大降低了气流在换热机芯中的流动路径,成倍增加了换热面积。交叉流换热机芯内部由 于采用直通风道大大降低了机芯的阻力,由于机芯阻力小,通过缩小机芯片间距,充分利用 的系统设备的宽度尺寸,参与热交换的机芯表面积成倍增加。通过双交叉流换热机芯“8” 字形叠加放置技术,无需再利用复合风道技术在内循环风道中隔出一小部分供外循环风道 使用,均衡了内外两个风道的阻力和体积。在机芯内部由于采用直通风道大大降低了机芯 的阻力,该方案能通过机芯自身的结构特点能实现一侧气流连续通过两个8”字形叠加放置 的机芯后还能在同侧被送出从而实现自动导风作用。双交叉流换热机芯“8”字形叠加横向放置技术,在交叉流换热机芯运用方面巧妙 的实现了室内侧风道、室外侧风道的双上下风道设计。同时充分利用交叉流机芯厚度方向 尺寸和系统整机宽度尺寸,双交叉流换热机芯“8”字形叠加横向放置技术使换热表面积成 倍增加,且系统整机厚度尺寸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所述的交叉流换热机芯内部采用用于降低了机芯阻力的直通风道。所述的内、外循环各设置有一块双向导风板,双向导风板使内、外循环气流顺畅。 内、外循环各一块双向导风板的导风作用使内、外循环气流更加顺畅。双向导风板能通过一 定角度的倾斜放置,能将系统的一部分空间隔离出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同时双向导 风板又能使两个风道的气流平滑转向减少风道中的气流阻力从而增加系统的换热效率。自动转向风道的设计无需再利用复合风道技术在内循环风道中隔出一小部分供 外循环风道使用,均衡了内外两个风道的阻力和体积。在不影响内循环和外循环风道正常 送风的前提下,该方案能通过机芯自身的结构特点能实现一侧气流连续通过两个8”字形叠 加放置的机芯后还能在同侧被送出从而实现自动导风作用。所述的内循环风机水平底置,内循环风机直接将降经热交换降温后的内循环气流 直接送至机房内的主设备前下部进风口。内循环风机水平底置能直接将降经热交换降温后 的内循环气流直接送至机房内的主设备前下部进风口 ;内循环气流经离心风机驱动后无任 何阻力,风量大压力高,使整个机房的下部充满较冷的气流,从而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水 平底置的内循环离心风机只需在轴向承担风机自重,轴承没有受到任何径向力,风机的性 能和使用寿命能得到一定提高。所述的外循环风机水平顶置,外循环风机直接将降经热交换降升温后的外循环气 流直接送至机房外。外循环风机水平顶置能直接将降经热交换降升温后的外循环气流直接 送至机房外;内循环气流经离心风机驱动后无任何阻力,风量大压力高,使机房外出风侧上 部充满较热的气流,从而使外循环进风口迅速得到大量冷空气的补充,使外循环气流更加 顺畅,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水平顶置的外循环离心风机只需在轴向承担风机自重,轴承没 有受到任何径向力,风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能得到一定提高。所述的热交换器壳体装设有用于显示设备工作情况和运行参数的人机操作画面。所述的交叉流换热机芯为以中心对称的多边几何图形。
所述的交叉流换热机芯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菱形、矩形、梭形、正六边形、六边形 等一切中心对称的多边几何图形极其变形图形。本发明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的有益效果是1)、相对传统采用逆流机芯的换热系统和较为新颖的高效复合风道智能换热系统 通,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通过双交叉流换热机芯“8”字形叠加横向放置技术,大 大降低了气流在换热机芯中的流动路径,成倍增加了换热面积。交叉流换热机芯内部由于 采用直通风道大大降低了机芯的阻力,由于机芯阻力小,通过缩小机芯片间距,充分利用的 系统设备的宽度尺寸,参与热交换的机芯表面积成倍增加。2)、自动转向风道的设计无需再利用复合风道技术在内循环风道中隔出一小部分 供外循环风道使用,均衡了内外两个风道的阻力和体积。在不影响内循环和外循环风道正 常送风的前提下,该方案能通过机芯自身的结构特点能实现一侧气流连续通过两个8”字形 叠加放置的机芯后还能在同侧被送出从而实现自动导风作用。3)、内、外循环各一块双向导风板的导风作用使内、外循环气流更加顺畅。双向导 风板能通过一定角度的倾斜放置,能将系统的一部分空间隔离出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 道,同时双向导风板又能使两个风道的气流平滑转向减少风道中的气流阻力从而增加系统 的换热效率。4)、通过双交叉流换热机芯“8”字形叠加横向放置技术,无需再利用复合风道技术 在内循环风道中隔出一小部分供外循环风道使用,均衡了内外两个风道的阻力和体积。在 机芯内部由于采用直通风道大大降低了机芯的阻力,“8”字形叠加横向放置的两个热交换 机芯的自动导风作用再配合内、外循环各一块双向导风板的导风作用使内、外循环气流更 加顺畅。同时由于机芯阻力小,通过缩小机芯片间距,充分利用的系统设备的宽度尺寸,配 合水平底置的内循环离心风机,室内循环风量成倍增加,整个系统的热交换效率也就成倍 增加。高效自动转向风道的设计,巧妙的利用双交叉流换热机芯“8”字形叠加横向放置技 术,在不影响内循环和外循环风道正常送风的前提下,既实现了内、外循环气流的自动转向 又成倍的增加了参与热交换的机芯表面积,成倍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本发明专利巧妙的运 用了双交叉流换热机芯“8”字形叠加横向放置技术、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技术、双向导风板技 术、内循环离心风机水平底置技术,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机房换热技术难以实现大风量、高压 力、底焓差送风的难题,为智能换热技术在大中型通讯机房的运用开辟了新的天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透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左侧透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智能换热系统 101、内循环风道 1011、内循环风机1012、内循环风道出风口 1013、内循环风道进风口102、外循环风道 1021、外循环风机1022、外循环风道出风口 1023、外循环风道进风口
103、人机操作画面 104、控制模块 105、交叉流换热机芯106、内外风道双向导风板 107、换热系统壳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在图1、图2和图3中,一种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智能换热系统10包 括换热系统壳体107,换热系统壳体107内设有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105,该两个交叉流换 热机芯105 “8”字形45°叠加放置于换热系统壳体107内,于换热系统壳体107上设有内 循环风道101和外循环风道102,内循环风道101包括内循环风道进风口 1013和内循环风 道出风口 1012,于内循环风道出风口 1012设有内循环风机1011 ;外循环风道102包括外 循环风道进风口 1023和外循环风道出风口 1022,于外循环风道出风口 1022设有外循环 风机1021,在交叉流换热机芯105内部采用用于降低了机芯阻力的直通风道,内循环风道 进风口 1013和内循环风道出风口 1012位于换热系统壳体107的同一侧,外循环风道进风 口 1023和外循环风道出风口 1022位于换热系统壳体107的同一侧,从内循环风道进风口 1013进去的气流依次经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105后从内循环风道出风口 1012导出,从外循 环风道进风口进去的气流依次经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105后从外循环风道出风口 1022导 出ο在本实施例中,交叉流换热机芯105内部采用用于降低了机芯阻力的直通风道。 内循环风道101和外循环风道102各设置有一块内外风道双向导风板106,内外风道双向导 风板106使内循环风道101和外循环风道102气流顺畅。如图2所示,内循环风机1011水 平底置,内循环风机1011直接将降经热交换降温后的内循环气流直接送至机房内的主设 备前下部进风口。外循环风机1021水平顶置,外循环风机1021直接将降经热交换降升温 后的外循环气流直接送至机房外。换热系统壳体107装设有用于显示设备工作情况和运行 参数的人机操作画面103和控制模块104。通过双交叉流换热机芯“8”字形叠加横向放置技术,无需再利用复合风道技术在 内循环风道中隔出一小部分供外循环风道使用,均衡了内外两个风道的阻力和体积。在机 芯内部由于采用直通风道大大降低了机芯的阻力,“8”字形叠加横向放置的两个热交换机 芯的自动导风作用再配合内、外循环各一块双向导风板的导风作用使内、外循环气流更加 顺畅。同时由于机芯阻力小,通过缩小机芯片间距,充分利用的系统设备的宽度尺寸,配合 水平底置的内循环离心风机,室内循环风量成倍增加,整个系统的热交换效率也就成倍增 加。高效自动转向风道的设计,巧妙的利用双交叉流换热机芯“8”字形叠加横向放置技术, 在不影响内循环和外循环风道正常送风的前提下,既实现了内、外循环气流的自动转向又 成倍的增加了参与热交换的机芯表面积,成倍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本发明专利巧妙的运用 了双交叉流换热机芯“8”字形叠加横向放置技术、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技术、双向导风板技 术、内循环离心风机水平底置技术,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机房换热技术难以实现大风量、高压 力、底焓差送风的难题,为智能换热技术在大中型通讯机房的运用开辟了新的天地。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 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智能换热系统(10)包括换热系统壳体(10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系统壳体(107)内设有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105),该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105)“8”字形45°叠加放置于换热系统壳体(107)内,于换热系统壳体(107)上设有内循环风道(101)和外循环风道(102),内循环风道(101)包括内循环风道进风口(1013)和内循环风道出风口(1012),于内循环风道出风口(1012)设有内循环风机(1011);外循环风道(102)包括外循环风道进风口(1023)和外循环风道出风口(1022),于外循环风道出风口(1022)设有外循环风机(1021),在交叉流换热机芯(105)内部采用用于降低了机芯阻力的直通风道,内循环风道进风口(1013)和内循环风道出风口(1012)位于换热系统壳体(107)的同一侧,外循环风道进风口(1023)和外循环风道出风口(1022)位于换热系统壳体(107)的同一侧,从内循环风道进风口(1013)进去的气流依次经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105)后从内循环风道出风口(1012)导出,从外循环风道进风口进去的气流依次经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105)后从外循环风道出风口(1022)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流 换热机芯(105)内部采用用于降低了机芯阻力的直通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循环 风道(101)和外循环风道(102)各设置有一块内外风道双向导风板(106),内外风道双向导 风板(106)使内循环风道(101)和外循环风道(102)气流顺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循环 风机(1011)水平底置,内循环风机(1011)直接将降经热交换降温后的内循环气流直接送 至机房内的主设备前下部进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循环 风机(1021)水平顶置,外循环风机(1021)直接将降经热交换降升温后的外循环气流直接 送至机房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系 统壳体(107)装设有用于显示设备工作情况和运行参数的人机操作画面(103)和控制模块 (1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流 换热机芯(105)为以中心对称的多边几何图形。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交叉 流换热机芯(105)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菱形、矩形、梭形、正六边形、六边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通风换热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自动转向风道智能换热系统。其包括换热系统壳体,所述的换热系统壳体内设有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该两个交叉流换热机芯“8”字形45°叠加放置于换热系统壳体内,于换热系统壳体上设有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内循环风道包括内循环风道进风口和内循环风道出风口,于内循环风道出风口设有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道包括外循环风道进风口和外循环风道出风口,于外循环风道出风口设有外循环风机。其有益效果是在不影响内循环和外循环风道正常送风的前提下,该方案能通过机芯自身的结构特点能实现一侧气流连续通过两个8”字形叠加放置的机芯后还能在同侧被送出从而实现自动导风作用。
文档编号F28F9/22GK101886886SQ201010202449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3日
发明者何伯勇, 王庆良, 葛俊 申请人: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