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鳍片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1820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封闭式鳍片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指一种水冷式并于内部设有散热鳍片构造的封 闭式鳍片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交换器包括气冷式与水冷式,其中气冷式是在散热板上结合多数个鳍 片,以鳍片扩大散热板接触空气的面积,借此将散热板的热量散热交换至空气中,达到热交 换的冷却效果;水冷式则是于散热板或者热管内注有冷却作用的工作流体,例如水或者冷 媒,借由工作流体流动通过散热板或者散热管,以接触内壁的方式将散热板或者散热管的 热量带出,达到散热的热交换效果。前述现有的气冷式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果较水冷式热交换器的效果差,但水冷式 热交换器由于工作流体流动时,仅与散热板或者散热管内侧的壁面接触,接触传导流量的 面积无法有效的增大,造成热交换的散热效果无法有效地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由于既有的水冷式热交换器提供工作流体接触的位置仅为内侧的管壁,接触面积 较小而无法有效地提升热交换的效率。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于散热板内部的流 道间隔设有多个散热鳍片构造,达到提升工作流体接触面积而能大幅提升热交换效率的功 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闭式鳍片热交换器,包括一散热板,为平放设置的板体,并且于面积较大的顶面以及底面各形成一散热面, 又于周面相反的方向各形成一入口接头部以及一出口接头部,于入口接头部以及出口接头 部的外端面各朝内穿设一入口螺孔以及一出口螺孔,于该散热板的内部形成一连接该入口 螺孔以及该出口螺孔的流道,为左右曲折迂回的流道形态;以及复数个散热鳍片构造,分别沿流道延伸的方向,间隔设置于该流道内,各散热鳍片 构造的两侧延伸至该流道两侧的内壁,并且各以顶、底缘连接于该散热板顶、底部的内壁, 于各散热鳍片构造形成多个间隔且与该流道延伸的方向同向延伸的流动间隙。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板为矩形的板体,所述流道分为等长的三段,于其 中相邻的两段流道之间各形成一弯道部,所述复数个散热鳍片构造未设于各弯道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将循环流动冷却作用的工作流体的管路两端接于入口螺孔 以及出口螺孔,并将散热板底面以及底面的散热面贴合于需要热交换散热之处,以散热面 将热量传导于散热板,再以流道内部流动的工作流体将热量由散热板朝外带走,借此达到 热交换的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流道内流动的工作流体除了与周围的散热板的内壁 接触以外,将散热面传导至散热板的热量带走以外,还能以各个散热鳍片构造大幅增加接 触散热板的面积,进一步提升热传导的效率,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附图中标记说明10散热板,11底板,111散热面,12中层框体,121周框,122前肋条,123后肋条,13 顶板,131散热面,14流道,141弯道部,15入口接头部,151入口螺孔,16出口接头部,161出 口螺孔,20散热鳍片构造,21流动间隙,A后接管,B前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闭式鳍片热交换器,如图1至图3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散热板10,为金属板体并设有一底板11,为矩形金属板体并且于底面形成一散 热面111,于底板11的顶面以金属黏合剂结合一中层框体12,包括一周框121、一前肋条 122以及一后肋条123,其中周框121为金属的矩形框体,并且以底面结合于底板11顶面的 周缘,前肋条122为横向延伸且宽度小于周框121宽度的金属条,其以右端结合于周框121 右内面前半部的中间,又以底面结合于底板11的顶面,后肋条123为横向延伸且宽度小于 周框121宽度的金属条,其以左端结合于周框121左内面后半部的中间;于中层框体12的顶面以金属黏合剂结合一顶板13,为与底板11同样大小的矩形 金属板体并且于顶面形成一散热面131,顶板13以底面的周缘结合于周框121的顶面,又以 底面结合前肋条122与后肋条123的顶面,于中层框体12、底板11与顶板13围成的内部形 成一左右曲折迂回的流道14,其具有等长的三段,并且于相邻的两段之间各形成一弯道部 141 ;于底板11、周框121以及顶板13后面的左端部以金属黏合剂结合一入口接头部 15,为矩形的金属块体,于入口接头部15外端面的中间朝内贯穿周框121形成一入口螺孔 151,以入口螺孔151与流道14的后端相通,又于底板11、周框121以及顶板13前面的右端 部以金属黏合剂结合一出口接头部16,为矩形的金属块体,于出口接头部16外端面的中间 朝内贯穿周框121形成一出口螺孔161,出口螺孔161与流道14的前端相通,当底板11、中 层框体12、顶板13、入口接头部15以及出口接头部16黏合后,在散热板10表面进行抛光 的处理,消除各构造之间结合的接缝。复数个散热鳍片构造20,分别沿流道14延伸的方向,间隔设置于流道14内除了弯 道部141以外的部分,各散热鳍片构造20的两侧延伸至流道14两侧的中层框体12内壁, 并且各散热鳍片构造20的顶、底缘通过金属黏合剂连接结合于底板11的顶面以及顶板13 的底面,各散热鳍片构造20为反复折曲的金属片体,于内部形成多个间隔且与流道14延伸 的方向同向延伸的流动间隙21。当本实用新型前述较佳实施例使用时,如图1、图2所示,是以散热板10底面以及 顶面的散热面111、131贴合于需要热交换散热之处,并如图4所示,以入口螺孔151以及出口螺孔161分别连接后接管A以及前接管B,将散热作用的工作流体以可循环的形态引进 散热板10内部的流道14,由于工作液体除了接触流道14周围的散热板10的内壁,将散热 面111、131传导的热量带走,达到热传导散热的效果之外,还能以各个散热鳍片构造20大 幅增加的接触散热板10的面积,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热传导的效率,达到更佳的热交换 散热的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封闭式鳍片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板,为平放设置的板体,并且于面积较大的顶面以及底面各形成一散热面,又于周面相反的方向各形成一入口接头部以及一出口接头部,于入口接头部以及出口接头部的外端面各朝内穿设一入口螺孔以及一出口螺孔,于该散热板的内部形成一连接该入口螺孔以及该出口螺孔的流道,为左右曲折迂回的流道形态;以及复数个散热鳍片构造,分别沿流道延伸的方向,间隔设置于该流道内,各散热鳍片构造的两侧延伸至该流道两侧的内壁,并且各以顶、底缘连接于该散热板顶、底部的内壁,于各散热鳍片构造形成多个间隔且与该流道延伸的方向同向延伸的流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鳍片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为矩形的板 体,所述流道分为等长的三段,于其中相邻的两段流道之间各形成一弯道部,所述复数个散 热鳍片构造未设于各弯道部。
专利摘要一种封闭式鳍片热交换器,设有一矩形的散热板,于其顶、底两面形成散热面,又于其周围相反的方向形成两接头部,于两接头部的外端面各朝内穿设出、入口螺孔,又于散热板内部形成连接出、入口螺孔的迂回流道,于流道内间隔设有复数个散热鳍片构造;由此,当出、入口螺孔连接管路,引进冷却作用的工作流体时,能以各个散热鳍片构造大幅增加工作流体接触的面积,有效提升本实用新型两散热面散热的热交换效率。
文档编号F28F3/06GK201772772SQ20102027066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3日
发明者施澧羽 申请人:施澧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