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换热板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879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换热板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的部件,尤其是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片。
背景技术
换热板片是板式换热器中重要的换热部件,换热板片的形状和结构将直接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换热板片上通常设有分流区和传热区,分流区承担着将换热介质分配到传热区的任务,如果分流区设计不合理,就会使介质分布不均勻,导致传热区出现偏流、导热不均勻的现象,造成传热效率降低,阻力降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换热板片,该换热板片使换热介质均勻地分配到传热区,介质流动阻力小、换热效率高。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换热板片,在换热板片上设有定位孔、 介质进出口、导流区、分流区和传热区,所述分流区为等腰三角形,在分流区设有多个菱形凸块,菱形凸块将分流区分成多条与三角形的腰平行的分流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一侧的介质进出口下方的分流槽内设有抑流块,所述抑流块为连接分流槽两侧菱形凸块的凸起,抑流块的高度低于菱形凸块的高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抑流块为多个,多个抑流块等距设置在分流槽内。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了在换热板片上设有定位孔、介质进出口、导流区、分流区和传热区,所述分流区为等腰三角形,在分流区设有多个菱形凸块,菱形凸块将分流区分成多条与三角形的腰平行的分流槽的技术方案,使流体均勻地分布在分流区的各个部分,降低了流体的阻力,使分流区的压力损失最小化,使板片的所有物理面积都转化为有效的换热面积,无换热死区,提高了换热效率;由于采用了在一侧的介质进出口下方的分流槽内设有抑流块,所述抑流块为连接分流槽两侧菱形凸块的凸起,抑流块的高度低于菱形凸块的高度的技术特征,克服了各分流槽由于长度不同导致的阻力差异,使介质分配更均勻,效果更好;由于采用了抑流块为多个,多个抑流块等距设置在分流槽内的技术特征,进一步提高了介质分配到传热区的均勻程度,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板片制成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更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板片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对称的另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换热板片,在换热板片上设有定位孔1、介质进出口 3、导流区4、分流区2和传热区7,所述分流区为等腰三角形,在分流区设有多个菱形凸块5,菱形凸块将分流区分成多条与三角形的腰平行的分流槽,在一侧的介质进出口下方的分流槽内设有抑流块6,所述抑流块为连接分流槽两侧菱形凸块的凸起,抑流块的高度低于菱形凸块的高度,为进一步均勻分配介质到传热区,在分流槽内设置多个抑流块,多个抑流块等距设置在分流槽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换热板片,在换热板片上设有定位孔(1)、介质进出口(3)、导流区、分流区( 和传热区(7),其特征是所述分流区为等腰三角形,在分流区设有多个菱形凸块 (5),菱形凸块将分流区分成多条与三角形的腰平行的分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板片,其特征是在一侧的介质进出口下方的分流槽内设有抑流块(7),所述抑流块为连接分流槽两侧菱形凸块的凸起,抑流块的高度低于菱形凸块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板片,其特征是抑流块为多个,多个抑流块等距设置在分流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换热板片,在换热板片上设有定位孔、介质进出口、导流区、分流区和传热区,所述分流区为等腰三角形,在分流区设有多个菱形凸块,菱形凸块将分流区分成多条与三角形的腰平行的分流槽,该换热板片使换热介质均匀地分配到传热区,介质流动阻力小、换热效率高。
文档编号F28F3/00GK202153113SQ20112019812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
发明者康微, 李其峰, 赵希峰, 霍莉莉 申请人:辽宁中昊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