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906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强制对流玻璃钢化炉生产线上的加热系统领域的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是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是应用于强制对流玻璃钢化炉生产线上的加热系统,加热系统上部炉腔顶部开几排气孔(根据炉型确定开几排排气孔),气缸控制排气孔翻转闸板开合排气。在生产过程中排气孔排出大量的热空气,经估算真正用于增加热空气对流传热所消耗的热量约15%左右。散失的热量不仅浪费能源而且造成生产车间环境温度的升高。因此针对强制对流玻璃钢化炉生产线上的加热系统排出大量的热空气回收,是势在必行的。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开发了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有鉴于上述现有状况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状况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利用炉内从排气孔排出的热空气进入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压缩机系统供应的冷空气经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加热到一定温度(约300°C左右)来供给加热系统内各盘型弯管喷流式对流管路。输入经加热的热空气,可节约大量的加热能量,生产效率可以增加10-15%。经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加热热空气的加入减少了炉腔内温度的下降。炉内因外部冷空气的注入量减少,降低了因此而造成的温差和管路氧化。另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至加热系统所有管路要抱隔热层。其安装简单方便,不影响设备维修,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产品性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热交换管、铜芯管、螺旋导流翘板、法兰、隔热层、弯头,热交换管内设有铜芯管,沿热交换管的内壁和铜芯管的外周面螺旋绕设螺旋导流翘板,热交换管的外周面覆设有隔热层,热交换管的两端连接法兰,法兰与弯头分别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其中所述铜芯管为空芯管,所述铜芯管两端分别与法兰相连接。前述的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其中所述螺旋导流翘板的两端固设在法兰上,该螺旋导流翘板的中间部位固设在热交换管的内壁上。[0009]前述的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其中所述不锈钢螺旋导流翘板的螺旋升角Y设为15。— 70。之间。前述的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弯头设为多数个,第一弯头的一边通过法兰与离心抽风机相连接,第二弯头的一边通过法兰与炉体的排气管的排气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在炉顶外部增加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使炉膛内排出的部分热空气,通过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把热量交换到高压冷空气中,对进入炉膛内的冷空气进行预热。这样实现炉内、外循环对流效果,更进一步实现热能利用和回收,高效节能,稳定可靠,同时排出的热空气得到了有效降温,提高了效率,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输入经加热的热空气,可节约大量的加热能量,生产效率可以增加10-15%。经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加热热空气的加入减少了炉腔内温度的下降。炉内因外部冷空气的注入量减少,降低了因此而造成的温差和管路氧化。另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至加热系统所有管路要抱隔热层。其安装简单方便,不影响设备维修,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产品性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强制对流玻璃钢化炉生产线上的加热系统图。图2是压缩机系统供气的连接结构图。图3 (a)、图3(b)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 (a)、图4(b)是不锈钢螺旋导流翘板3的升角Y涉及结构图。1:热交换管2:铜芯管3:螺旋导流翘板 4:法兰5:隔热层6: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3 (a)、图3 (b)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是热交换管1、铜芯管2、螺旋导流翘板3、法兰4、隔热层5、弯头6。热交换管I的两端连接法兰4,法兰4与弯头6分别连接。第一弯头6的一边通过法兰4与离心抽风机7相连接。第二弯头6的一边通过法兰4与炉体 9的排气管的排气口 8相连接(参阅图1);热交换管I内设有铜芯管2,铜芯管2两端分别与法兰4相连接,铜芯管2为空芯管,从压缩机压缩出的冷空气通过管道进入到铜芯管2中。沿热交换管I的内壁和铜芯管2的外周面螺旋绕设螺旋导流翘板3,该螺旋导流翘板3的两端固设在法兰4上,该螺旋导流翘板3的中间部位固设在热交换管I的内壁上。热交换管I的外周面覆设有隔热层5。请参阅图4(a)、图4(b)所示,根据热交换的状况,不锈钢螺旋导流翘板的升角Y可设为15° -70°之间。由压缩机系统供应的冷空气经铜芯管2的入口进入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因铜芯管2外周绕设有不锈钢螺旋导流翘板3,不锈钢热交换管1、铜芯管2和不锈钢螺旋导流翘板3组成了螺旋循环通道;从炉体排气口排出的热空气通过炉体排气管的排气口 8引导进入该通道,与铜芯管2内的压缩机系统供应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排出空气经排气口由风机排出;同时,压缩机系统供应的冷空气在铜芯管2内吸收通过螺旋通道内的热空气的热量而成为经热交换加热后的空气,由铜芯管2输送到加热系统内的盘型弯管喷流式对流管(另有专利申请)。在强制对流玻璃钢化炉的顶外部增加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使炉膛内排出的部分热空气,通过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把热量交换到高压冷空气中,对进入炉膛内的冷空气进行预热。这样实现炉内、外循环对流效果,更进一步实现热能利用和回收,高效节能,稳定可靠,同时排出的热空气得到了有效降温,提高了效率,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管(I)、铜芯管(2)、螺旋导流翘板(3)、法兰(4)、隔热层(5)、弯头(6),热交换管(1)内设有铜芯管(2),沿热交换管(I)的内壁和铜芯管(2)的外周面螺旋绕设螺旋导流翘板(3),热交换管(I)的外周面覆设有隔热层(5),热交换管(I)的两端连接法兰(4),法兰(4)与弯头(6)分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芯管(2)为空芯管,所述铜芯管(2)两端分别与法兰(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流翘板(3)的两端固设在法兰(4)上,该螺旋导流翘板(3)的中间部位固设在热交换管(I)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螺旋导流翘板(3)的螺旋升角Y设为15° — 7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6)设为多数个,第一弯头出)的一边通过法兰(4)与离心抽风机(7)相连接,第二弯头¢)的一边通过法兰⑷与炉体(9)的排气管的排气口⑶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热交换管、铜芯管、螺旋导流翘板、法兰、隔热层、弯头,热交换管内设有铜芯管,沿热交换管的内壁和铜芯管的外周面螺旋绕设螺旋导流翘板,热交换管的外周面覆设有隔热层,热交换1的两端连接法兰,法兰与弯头分别连接。目的是利用炉内从排气孔排出的热空气进入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压缩机系统供应的冷空气经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加热到一定温度来供给加热系统内各盘型弯管喷流式对流管路。另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安装简单方便,不影响设备维修,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产品性能。
文档编号F28D7/10GK202938656SQ20122030620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
发明者谢宝雷, 徐韬 申请人:洛阳捷瑞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