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铜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层铜管,包括外铜管和内铜管,所述外铜管套设于所述内铜管上,所述外铜管和所述内铜管之间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铜管和内铜管的结构设计,增加了管道强度;在外铜管和内铜管之间设有通孔可以防止内铜管内的冷媒和外铜管外的水直接接触受到污染,保证用水的安全。
【专利说明】一种双层铜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媒管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层铜管。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空调热水器中的冷媒管道在是使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冷媒管道破裂,导致冷媒管的冷媒直接与冷媒管外的水接触,导致水受到污染,危害到人的生命。
[0003]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具有可以防漏结构的管路来防止水受到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层铜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媒管道容易破裂导致水受到污染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双层铜管,包括外铜管和内铜管,所述外铜管套设于所述内铜管上,所述外铜管和所述内铜管之间设有通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由设于所述外铜管内壁的凹槽与所述内铜管外壁组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V形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均布于所述外铜管和所述内铜管之间的六个。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铜管和所述内铜管均为圆管。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铜管和内铜管的结构设计,增加了管道强度;在外铜管和内铜管之间设有通孔可以防止内铜管内的冷媒和外铜管外的水直接接触受到污染,保证用水的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铜管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不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A视图的放大图;
[0016]附图序号及其说明:
[0017]1、外铜管;2内铜管;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参照图1,一种双层铜管,包括外铜管I和内铜管2,外铜管I套设于内铜管2上,外铜管I和内铜管2之间设有通孔3。通过外铜管I和内铜管2,可增加太阳能热水器管道的强度,防止冷媒管道受到外力的挤压变形,导致冷媒泄露;在使用过程中,双层铜管置于水中,内铜管2里面放置冷媒,如果外铜管I出现破裂,水也只能通过通孔3排出,如果内铜管2破裂,冷媒也只能通过通孔3排出,这样就既可以增加双层铜管的强度,又能防止冷媒和水接触,保证水不受到污染和用水的安全。
[0020]通孔3由设于外铜管I内壁的凹槽与内铜管2外壁组成。这样设计可简化通孔3的结构,同时又能保证双层铜管的强度,从而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用水的安全性。当然,通孔3也可以由设于内铜管2外壁的凹槽和外铜管I内壁组成,而并不局限于优选实施例中的设计的结构。
[0021]凹槽为V形结构。采用V型结构,利于泄露的水或者冷媒排出,也能保证双层铜管的强度。
[0022]通孔3为均布于外铜管I和内铜管2之间的六个。当然,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适当的调整通孔3的数量。
[0023]外铜管I和内铜管2均为圆管。当然,外铜管I和内铜管2也可以是三角管、方管或者其他形状的管,具体以实际使用情况的要求来确定。
[00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铜管和内铜管的结构设计,增加了管道强度;在外铜管和内铜管之间设有通孔可以防止内铜管内的冷媒和外铜管外的水直接接触受到污染,保证用水的安全。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层铜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铜管和内铜管,所述外铜管套设于所述内铜管上,所述外铜管和所述内铜管之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由设于所述外铜管内壁的凹槽与所述内铜管外壁组成,所述凹槽为V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均布于所述外铜管和所述内铜管之间的六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铜管和所述内铜管均为圆管。
【文档编号】F28F1/00GK204085281SQ201420045288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魏智斌, 曾昭毅 申请人:中山市康拉德电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