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3651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属于散热器领域,其包括水冷块底座和水冷块上盖,水冷块上盖设在水冷块底座上端,水冷块底座和水冷块上盖之间设有一条水道以供冷却液经过带走热量;水冷块底座上设有毛细孔板,毛细孔板位于水道内,冷却液会渗透毛细孔板的每个毛细孔从而带走热量,达到散热的效果。该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结构简单,加工简单且散热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
【背景技术】
[0002]水冷散热器利用泵使散热管中的冷却液循环并进行散热。在散热器上的吸热部分用于从电脑CPU、北桥、显卡上吸收热量。吸热部分吸收的热量通过在机身背面设计的散热器排到主机外面。一套典型的水冷散热器必须具有以下部件:水冷块、冷却液、水泵、管道和水箱或换热器。现有的水冷块是一个内部留有水道的金属块,与CPU接触并将吸收CPU的热量;现有的水冷块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散热效果不理想,而且传统的水冷块加工困难,不良率高,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结构简单,加工简单且散热效果好。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包括水冷块底座和水冷块上盖,水冷块上盖设在水冷块底座上端,水冷块底座和水冷块上盖之间设有一条水道以供冷却液经过带走热量;水冷块底座上设有毛细孔板,毛细孔板位于水道内。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冷块底座为铜底座、铝底座、不锈钢底座或合金底座,散热效果好。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冷块上盖为塑胶上盖,减少传温,减少外界温度对散热效果的影响。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毛细孔板为铜板、铝板或不锈钢板,毛细孔板密布毛细孔,散热效果好。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毛细孔板通过焊接在水冷块底座上,使毛细孔板和水冷块底座紧贴,保证散热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水冷块底座上设有毛细孔板,冷却液会渗透毛细孔板的每个毛细孔从而带走热量,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该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组装灵活,安装方便,节约成本,解决了传统的水冷块加工困难、不良率闻和成本闻等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水冷块底座;2、水冷块上盖;3、毛细孔板;4、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3]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
[0014]该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包括水冷块底座I和水冷块上盖2,水冷块上盖2设在水冷块底座I上端并通过螺丝锁定,水冷块底座I和水冷块上盖2之间设有一条水道4以供冷却液经过带走热量;水冷块底座I上设有毛细孔板3,毛细孔板3位于水道4内;毛细孔板3通过焊接在水冷块底座I上,使毛细孔板3和水冷块底座I紧贴,保证散热效果;焊接方式不是本申请的唯一连接方式,其他等效替代的连接方式,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0015]上述的,水冷块底座I为铜底座、铝底座、不锈钢底座或合金底座,散热效果好。
[0016]上述的,水冷块上盖2为塑胶上盖,减少传温,减少外界温度对散热效果的影响。
[0017]上述的,毛细孔板3不限定任何形状,毛细孔板3为铜板、铝板或不锈钢板,毛细孔板3由铜粉、铝粉或钢粉烧结而成;毛细孔板3密布毛细孔,散热效果好。
[0018]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冷却液经过该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的水道4,冷却液会渗透毛细孔板3的每个毛细孔从而带走热量,达到散热的效果。
[0019]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包括水冷块底座和水冷块上盖,水冷块上盖设在水冷块底座上端,水冷块底座和水冷块上盖之间设有一条水道以供冷却液经过带走热量;其特征在于,水冷块底座上设有毛细孔板,毛细孔板位于水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其特征在于:水冷块底座为铜底座、铝底座、不锈钢底座或合金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其特征在于:水冷块上盖为塑胶上至JHL 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其特征在于:毛细孔板为铜板、铝板或不锈钢板,毛细孔板密布毛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其特征在于:毛细孔板通过焊接在水冷块底座上。
【文档编号】F28F7/02GK203772097SQ201420111943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2日
【发明者】杨波, 杨炳煌, 陈漳胤 申请人:东莞运宏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