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控制变形量的烟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559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能够控制变形量的烟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控制变形量的烟囱。所述烟囱包括若干个相互套接的独立的烟囱单元,所述烟囱单元为两端较小而中间较大的中空结构,任意烟囱单元包括内套端、外套端以及连接所述内套端与外套端的中间段,任一烟囱单元的内套端套接在其相邻的烟囱单元的外套端内,所述内套端的外径基本上小于所述外套端的内径,通过控制相套接的内套端与外套端之间的间隙,来控制两相邻的烟囱单元的相对运动,进而控制烟囱的变形量。本实用新型所述烟囱设置相互套接的各自独立的烟囱单元,通过控制相邻的两烟囱单元之间的运动偏离幅度,从而控制整个烟囱的变形量。
【专利说明】能够控制变形量的烟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囱,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控制变形量的烟囱。

【背景技术】
[0002]我国一般电热厂都会使用到烟囱,将燃料燃烧后的烟气排放到空气中,由于烟囱所处的位置较高,分段烟囱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会左右摇摆,并且分段烟囱在高空的侧向气流作用下易产生较大且不易控的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变形量的烟囱。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提供一种烟?,包括若干个相互套接的独立的烟?单元,所述烟?单元为两端较小而中间较大的中空结构,任意烟囱单元包括内套端、外套端以及连接所述内套端与外套端的中间段,任一烟囱单元的内套端套接在其相邻的烟囱单元的外套端内,所述内套端的外径基本上小于所述外套端的内径,通过控制相套接的内套端与外套端之间的间隙,来控制两相邻的烟?单元的相对运动,进而控制烟?的变形量。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端的弯曲曲率大于所述外套端的弯曲曲率。
[0007]进一步地,相套接的内套端与外套端之间的间隙为不超过内套端长度的0.08倍。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段与所述内套端及外套端圆滑过渡,且所述中间段的内径大于内套端与外套端的外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烟?包括一与烟?单元相连通的基座,所述基座中设有一供烟气流通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烟?单元相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端的内径大于所述基座的通道的直径。
[0011]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相互套接的各自独立的烟囱单元,通过控制相邻的两烟?单元之间的运动偏离幅度,从而控制整个烟?的变形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施例较佳实施例所示烟囱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4]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烟囱100、烟囱单元10、基座102、内套端11、外套端12、中间段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6]实施例1
[0017]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示的烟囱100,主要由若干个独立的烟囱单元10相互套接组成。
[0018]所述烟囱100包括一与最底层的烟囱单元相固定连接的基座102,所述基座102承载所述若干烟?单元10并固定于地面,所述基座102中设有一供烟气流通的通道(图未示),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烟?单元10相连通,烟气通过所述基座102进入所述烟?单元10,排出至高空中。
[0019]所述烟囱单元10为两端较小而中间较大的中空结构,任意烟囱单元10包括内套端11、外套端12以及连接所述内套端11与外套端12的中间段13,所述内套端11的外径基本上小于所述外套端12的内径,也就是,相套接的内套端12与外套端11之间的间隙要较小。所述内套端11的内径大于所述基座102的通道的直径。任一烟囱单元10的内套端11套接在其相邻的烟囱单元10的外套端12内,且所述内套端11的弯曲曲率比所述外套端12的弯曲曲率基本一致或略大,更佳地,所述内套端11的弯曲曲率略大于所述外套端12的弯曲曲率。
[0020]所述中间段13与所述内套端11及外套端12之间均圆滑过渡,且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段13的内径均大于内套端11与外套端12的外径,有利于烟尘的流畅通行。
[0021]高空风流对烟囱100造成影响的主要是侧向风,当侧向风吹向所述烟囱单元10的时候,任一个烟?单元10相对其套接的烟?单元随着风向运动,当运动至上一个烟?与下一个烟囱相抵持时,具体如,上一个烟囱的内套端11的侧壁两侧与下一个烟囱的外套端12的内壁分别相抵持,从而限定所示上一个烟?相对于下一个烟?的运动,进而限定整个烟囱100的变形量。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对相套接的内套端11与外套端12之间的间隙的选择,可以控制相邻两烟?单元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可以控制整个烟?的弯曲程度。本实施例中,选择相套接的内套端11与外套端12之间的间隙尽量小,该间隙最佳选择为不超过内套端11长度的0.08倍。
[0022]本实用新型中有关上下等方位的描述与附图中的表示方式一致,且与烟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关于上下的描述也是一致的,即,两两对比,更临近于地面的为下,更临近于天空的为上。
[0023]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囱100,设置相互套接的各自独立的烟囱单元10,通过控制相邻的两烟囱单元10之间的运动偏离幅度,从而控制整个烟囱100的变形量。
[0024]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够控制变形量的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相互套接的独立的烟?单元,所述烟囱单元为两端较小而中间较大的中空结构,任意烟囱单元包括内套端、外套端以及连接所述内套端与外套端的中间段,任一烟?单元的内套端套接在其相邻的烟?单元的外套端内,所述内套端的外径基本上小于所述外套端的内径,通过控制相套接的内套端与外套端之间的间隙,来控制两相邻的烟囱单元的相对运动,进而控制烟囱的变形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端的弯曲曲率大于所述外套端的弯曲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其特征在于,相套接的内套端与外套端之间的间隙为不超过内套端长度的0.08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与所述内套端及外套端圆滑过渡,且所述中间段的内径大于内套端与外套端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包括一与烟囱单元相连通的基座,所述基座中设有一供烟气流通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烟?单元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端的内径大于所述基座的通道的直径。
【文档编号】F23J11/00GK203927962SQ20142032818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帅颖, 袁一力, 王庆 申请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市新都供电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