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风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285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风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式风嘴,属于能源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燃烧设备尤其是循环流化床的设计和运行中,为了达到好燃烧效果,也为了尽可能降低初始污染物浓度,往往采用多级配风系统,在一次风基础上增加二、三次风配置。现有大多数二次风及三次风进口均为固定结构,有部分二次风喷嘴风道上安装有蝶形风门用于调节风量,有部分风道末端装有可旋转的可调式喷嘴。这些措施往往只能分散控制每个喷嘴的进风量,或者是改变其末端风向,而无法协同风量大小保证进入炉膛的二、三次风风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风嘴,方便灵活的调节通过风嘴喷入燃烧设备的风量、风速和喷入角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可调式风嘴,所述风嘴包括风箱、连接在所述风箱上的喷嘴以及设置在所述喷嘴出口端内的喷嘴调节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嘴设置两组,所述两组喷嘴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风箱的上下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嘴为l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嘴靠近所述风箱一侧设有调节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箱内部设置风箱调节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嘴调节板包括喷嘴上调节板或/和喷嘴下调节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嘴上调节板以远离所述喷嘴出口端一侧为轴上下活动;所述喷嘴下调节板以远离所述喷嘴出口端一侧为轴上下活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风箱调节板或调节阀使得喷嘴风量可调,灵活改变喷嘴的风量和风速;而喷嘴调节板则调节喷嘴的喷出速度和角度,使得风嘴全方位灵活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可调式风嘴的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可调式风嘴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可调式风嘴的示意图。

图中:1-风箱;2-喷嘴;3-调节阀;4-风箱调节板;5-喷嘴上调节板;6-喷嘴下调节板;7-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技术:
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2所示,可调式风嘴,包括风箱1、连接在风箱1上的喷嘴2以及设置在喷嘴2出口端内的喷嘴调节板。

本发明所述可调式风嘴设置在炉膛7中上部或其它必要部位。因调节风量需要,如图1所示,喷嘴2可以设置两组,两组喷嘴2对称的设置在风箱1的上下两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喷嘴2可以为l型。如图3所示,喷嘴2也可以为直段式。

配风从风箱1进入,为灵活调节风量,风箱1内部设置风箱调节板4。尤其在设置两组喷嘴2时,可以根据需要上下移动风箱调节板4调整上下配风比。风箱调节板4可电动驱动或手工调节。

喷嘴2靠近风箱1一侧设有调节阀3,可以进一步调节喷嘴2通过的风量和风速。调节阀3可以选择电动阀,也可以选择手动阀。

在风量确定的条件下,喷嘴2确定,风速就是确定的。此时为了达到维持一定风速或改变风速的目的,在靠近喷嘴2出口侧设置喷嘴调节板。喷嘴调节板包括喷嘴上调节板5或喷嘴下调节板6。喷嘴上调节板5可以以远离喷嘴2出口端一侧为轴上下活动;喷嘴下调节板6也可以以远离所述喷嘴2出口端一侧为轴上下活动。喷嘴调节板5、6的设置可以改变喷嘴2出口的断面大小,从而改变风速。另一方面,喷嘴调节板还改变了喷嘴2的介质喷出角度,即方向。喷嘴上调节板5和喷嘴下调节板6长度设置上可以略伸出喷嘴2出口端,使得其角度变化范围更大。由于只设置喷嘴上调节板5或者喷嘴下调节板6时,喷嘴2的介质喷出角度往往会形成向下或向上的单向调节。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喷嘴2内同时设置喷嘴上调节板5和喷嘴下调节板6。

由于靠近炉膛7,喷嘴上调节板5和喷嘴下调节板6选用耐热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可调式风嘴,所述风嘴包括风箱、连接在所述风箱上的喷嘴以及设置在所述喷嘴出口端内的喷嘴调节板。喷嘴设置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风箱的上下两侧。喷嘴为L型或直段式。喷嘴靠近风箱一侧设有调节阀。风箱内部设置风箱调节板。喷嘴调节板包括喷嘴上调节板或/和喷嘴下调节板。喷嘴上调节板以远离喷嘴出口端一侧为轴上下活动;喷嘴下调节板以远离喷嘴出口端一侧为轴上下活动。本发明设置风箱调节板或调节阀使得喷嘴风量可调,灵活改变喷嘴的风量和风速;而喷嘴调节板则调节喷嘴的喷出速度和角度,使得风嘴全方位灵活可调。

技术研发人员:李纹广;康建斌;胡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热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1
技术公布日:2017.12.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