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4017发布日期:2020-07-14 17:2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现我国主要处理手段为垃圾焚烧或垃圾填埋处理,但现有土地及垃圾量使得垃圾填埋方案难以满足现有要求,故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需得到完善,并且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生活垃圾处理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垃圾清运量持续增长,处理能力相对不足。2005年-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从42.99%提升至58.52%,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持续较快增长。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提升至60%左右。伴随城镇化持续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推动,预计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及清运量将持续。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来看,若考虑无害化处理率更低的县镇及农村,则城镇生活垃圾历史堆存量的数字将更为庞大。要缓解当前垃圾围城的压力,改善城镇人居生活环境,加大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入是必然要求,而这也将为垃圾处理市场的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

垃圾焚烧中烟气处理一直为一大处理难题,余热炉中尾部烟气温度一般在190℃左右,这一部分尾气温度一般都难以利用,而后续脱酸反应塔对高温烟气处理效果不理想,所以在考虑对尾部烟气的余热进行利用,提高换热效率,更多的利用热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垃圾焚烧生产工艺中还没有对尾部烟气进行利用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尾部烟气的余热对锅炉二次风进行余热,有效减少汽机抽汽对发电量的影响,提供一种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的:

一种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接于余热炉出口烟道之后,其中,所述系统依次包括烟气引风机、二次风预热器和烟气送风机,所述烟气引风机的管道出口处设置第一温度压力测量元件,并设置烟气入口阀门,烟气入口阀门后端连接所述二次风预热器,二次风预热器的管道出口处设置烟气出口阀门及第二温度压力测量元件,最后通过烟气送风机与垃圾焚烧系统的脱酸反应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中的所有管道以及烟气引风机、烟气送风机均进行防腐防爆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中的所有管道均通过包裹保温棉进行外保温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入口阀门和烟气出口阀门均为电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实现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余热炉中尾部烟气的余热再利用,利用尾部烟气的余热对锅炉用二次风进行加热,减少汽机抽汽,提高发电量,避免热量浪费、节约能源,提高热效率的同时又减少烟气对环境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中,所有管道和电机都经过防腐防爆处理,避免了余热炉尾部烟气的腐蚀性影响,同时所有管道都进行了外保温处理,避免检修人员接触而受伤;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降低了进入脱酸反应塔烟气的温度,提高了反应效率,减少了烟气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接于余热炉出口烟道之后,其中,所述系统依次包括烟气引风机1、二次风预热器4和烟气送风机7,所述烟气引风机1的管道出口处设置第一温度压力测量元件2,并设置烟气入口阀门3,烟气入口阀门3后端连接所述二次风预热器4,二次风预热器4的管道出口处设置烟气出口阀门5及第二温度压力测量元件6,最后通过烟气送风机7与垃圾焚烧系统的脱酸反应塔连接。

所述系统中的所有管道以及烟气引风机、烟气送风机均进行防腐防爆处理;所述系统中的所有管道均通过包裹保温棉进行外保温处理;所述烟气入口阀门和烟气出口阀门均为电动阀门。

所述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应用流程为:

1)在余热炉出口烟道增加一道管道,由烟气引风机1将烟气引出;

2)在烟气引风机管道出口处设置第一温度压力元件2进行测量,并设置烟气入口阀门3;

3)烟气由烟气引风机引出后经管道输送至二次风预热器4烟气入口处,烟气管道需进行防腐防爆和保温处理;

4)引入烟气的在二次风预热器4中进行换热,预热二次风后,由二次风空预器出口引出;

5)在二次风预热器4出口处设置第二温度压力元件6进行测量;

6)在烟气管道上安装烟气出口阀门5,在近炉膛侧安装烟气送风机7;

7)烟气经烟气送风机7,送回到脱酸反应塔前,与未利用的烟气进行混合后进入脱酸反应塔进行处理。

其中,烟气温度压力测量装置安装在管道上,数据信号传到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进行数据监控;系统中的阀门均为电动阀门,也可由dcs进行控制,根据温度压力数据进行启闭;各烟气风机采用变频控制,根据二次风用量与温度对烟气量进行控制,具体的,当垃圾热值低时,调整抽烟气量,使用其他热源进行二次风预热;dcs对设备进行监控,实现过程的启停操作以及故障报警。自动、就地、远程dcs控制互相闭锁;电动阀门均采用一体化带电动执行机构的阀门,电动执行机构接收4~20ma信号。



技术特征:

1.一种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接于余热炉出口烟道之后,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依次包括烟气引风机(1)、二次风预热器(4)和烟气送风机(7),所述烟气引风机(1)的管道出口处设置第一温度压力测量元件(2),并设置烟气入口阀门(3),烟气入口阀门后端连接所述二次风预热器(4),二次风预热器的管道出口处设置烟气出口阀门(5)及第二温度压力测量元件(6),最后通过烟气送风机(7)与垃圾焚烧系统的脱酸反应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的所有管道均进行防腐防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引风机(1)和烟气送风机(7)均进行防腐防爆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的所有管道均通过包裹保温棉进行外保温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入口阀门(3)和烟气出口阀门(5)均为电动阀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接于余热炉出口烟道之后,依次包括烟气引风机(1)、二次风预热器(4)和烟气送风机(7),所述烟气引风机(1)的管道出口处设置第一温度压力测量元件(2),并设置烟气入口阀门(3),烟气入口阀门后端连接所述二次风预热器(4),二次风预热器的管道出口处设置烟气出口阀门(5)及第二温度压力测量元件(6),最后通过烟气送风机(7)与垃圾焚烧系统的脱酸反应塔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余热炉中尾部烟气的余热再利用,利用尾部烟气的余热对锅炉用二次风进行加热,减少汽机抽汽,提高发电量,避免热量浪费、节约能源,提高热效率的同时又减少烟气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董博;柴建伟;谢嘉瑞;胡泊;刘晓彤;周林;张将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节能(北京)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2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