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6761发布日期:2021-12-08 12:2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2.沼气,顾名思义是沼泽湿地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从科学定义角度看,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ph值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沼气属于二次能源,并且是可再生能源。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现有的沼气燃烧装置多为直筒形沼气火炬,对沼气进量的控制性能不足以致燃烧不充分而影响能源利用率,且燃烧后热量回收效率低,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包括底架、催化罐,所述底架的顶部表面一端通过安装座竖直固定设置有稳压罐,所述稳压罐的一侧表面下端通过开设通孔横向固定设置有进气接口,所述稳压罐远离进气接口一侧表面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稳压罐靠近第一连接管一端顶部表面通过法兰盘竖直固定设置有热能回收器,所述底架远离稳压罐一端顶部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燃烧炉,所述燃烧炉靠近稳压罐一侧表面上端横向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燃烧炉的顶部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圆台状组装盘,所述催化罐竖直固定设置在组装盘的顶部表面,所述催化罐的一侧表面上端横向固定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外侧的催化罐内壁中部相向固定设置有一组v形导流板,所述催化罐的顶部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滤气风筒。
5.优选的,所述底架的底部表面竖直设有多组平衡支脚,所述燃烧炉与底架采用焊接工艺整合成一个整体。
6.优选的,所述稳压罐、催化罐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稳压罐的内腔经中部隔板分成下进气室和上分压室。
7.优选的,所述上分压室由多组u形板组合而成且形成z形输气通道,所述上分压室的一端内腔与第一连接管连通。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管径相同且通过螺栓组成法兰连接结构,所述催化罐的两端分别经螺栓与组装盘、滤气风筒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热能回收器经导热管与导流板间催化罐的内腔连通,所述催化罐外侧导热管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电磁控流阀。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催化罐设于燃烧炉的上方且其内壁中部相向设有一组v形导流板,导流板里侧的催化罐侧壁通过导热管外设有热能回收器,经燃烧炉处理后的气体混合高燃热量转送至导流板之间的催化罐内腔,导流板能够有效截流热量的同时利用导热管配合电磁控流阀由热能回收器完成热量回收,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效果好。
12.2、利用上分压室内的u形板完成扰流处理以避免直接进气影响燃烧性能,且燃烧后的气体经滤气风筒简单过滤后完成排出,保证燃烧作业安全性的同时避免直排影响环境,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稳压罐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17.图中:1、底架;2、稳压罐;3、进气接口;4、第一连接管;5、热能回收器;6、燃烧炉;7、第二连接管;8、组装盘;9、催化罐;10、回流管;11、导流板;12、滤气风筒;13、平衡支脚;14、下进气室;15、上分压室;16、u形板;17、导热管;18、电磁控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包括底架1、催化罐9,底架1的顶部表面一端通过安装座竖直固定设置有稳压罐2,稳压罐2的一侧表面下端通过开设通孔横向固定设置有进气接口3,稳压罐2远离进气接口3一侧表面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4,稳压罐2靠近第一连接管4一端顶部表面通过法兰盘竖直固定设置有热能回收器5,底架1远离稳压罐2一端顶部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燃烧炉6,燃烧炉6靠近稳压罐2一侧表面上端横向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7,燃烧炉6的顶部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圆台状组装盘8,催化罐9竖直固定设置在组装盘8的顶部表面,催化罐9的一侧表面上端横向固定设置有回流管10,回流管10外侧的催化罐9内壁中部相向固定设置有一组v形导流板11,催化罐9的顶部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滤气风筒12;底架1的底部表面竖直设有多组平衡支脚13,燃烧炉6与底架1采用焊接工艺整合成一个整体,满足移动与组装需求;稳压罐2、催化罐9均为圆筒形结构,稳压罐2的内腔经中部隔板分成下进气室14和上分压室15,实现分级调控进气压力;上分压室15由多组u形板16组合而成且形成z形输气通道,上分压室15的一端内腔与第一连接管4连通,避免直接进气导致燃烧不彻底而影响燃烧效率;第一连接管4与第二连接管7管径相同且通过螺栓组成法兰连接结构,催化罐9的两端分别经螺栓与组装盘8、滤气风筒12固定连接,满足组装需求的同时保证连接可靠;热能回收器5经导热管17与导流板11间催化罐9的内腔连通,催化罐9外侧导热管17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电磁控流阀
18,实现自动化调控以保证催化罐9内部压力平衡。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根据加工需求将装置通过底架1置于沼气外侧的燃烧区域内并固定,将沼气经导管由进气接口3移入下进气室14内,下进气室14配合上分压室15内的u形板16完成扰流处理以避免直接进气影响燃烧性能,经上分压室15处理后的沼气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第二连接管7的配合以快速输送至燃烧炉6内,完成燃烧处理后的气体混合高燃热量转送至导流板11之间的催化罐9内腔,导流板11能够有效截流热量的同时利用导热管17配合电磁控流阀18由热能回收器5完成热量回收,燃烧后的气体经滤气风筒12简单过滤后完成排出,保证燃烧作业安全性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效果好。
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包括底架(1)、催化罐(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顶部表面一端通过安装座竖直固定设置有稳压罐(2),所述稳压罐(2)的一侧表面下端通过开设通孔横向固定设置有进气接口(3),所述稳压罐(2)远离进气接口(3)一侧表面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稳压罐(2)靠近第一连接管(4)一端顶部表面通过法兰盘竖直固定设置有热能回收器(5),所述底架(1)远离稳压罐(2)一端顶部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燃烧炉(6),所述燃烧炉(6)靠近稳压罐(2)一侧表面上端横向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7),所述燃烧炉(6)的顶部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圆台状组装盘(8),所述催化罐(9)竖直固定设置在组装盘(8)的顶部表面,所述催化罐(9)的一侧表面上端横向固定设置有回流管(10),所述回流管(10)外侧的催化罐(9)内壁中部相向固定设置有一组v形导流板(11),所述催化罐(9)的顶部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滤气风筒(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底部表面竖直设有多组平衡支脚(13),所述燃烧炉(6)与底架(1)采用焊接工艺整合成一个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2)、催化罐(9)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稳压罐(2)的内腔经中部隔板分成下进气室(14)和上分压室(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压室(15)由多组u形板(16)组合而成且形成z形输气通道,所述上分压室(15)的一端内腔与第一连接管(4)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与第二连接管(7)管径相同且通过螺栓组成法兰连接结构,所述催化罐(9)的两端分别经螺栓与组装盘(8)、滤气风筒(12)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器(5)经导热管(17)与导流板(11)间催化罐(9)的内腔连通,所述催化罐(9)外侧导热管(17)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电磁控流阀(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式沼气燃烧装置,包括底架、催化罐,所述底架的顶部表面一端通过安装座竖直设有稳压罐,所述稳压罐靠近第一连接管一端顶部表面竖直设有热能回收器,所述底架远离稳压罐一端顶部表面竖直设有燃烧炉,所述燃烧炉的顶部表面竖直设有圆台状组装盘,所述催化罐的一侧表面上端横向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外侧的催化罐内壁中部相向设有一组V形导流板,所述催化罐的顶部表面竖直设有滤气风筒。本实用新型经燃烧炉处理后的气体混合高燃热量转送至导流板之间的催化罐内腔,导流板能够有效截流热量的同时利用导热管配合电磁控流阀由热能回收器完成热量回收,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可移动式组装结构,适用环境更广,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甘海南 段明秀 唐宇彤 张广兰 顾业明 刘仕涛 张彦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新冠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7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