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4657发布日期:2022-08-20 00:1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2.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容量通常按储存5-7天的生活垃圾考虑,垃圾在坑内自然发酵时间直接影响到入炉垃圾热值;而垃圾发酵时间根据地域环境温度不同有较大变化,尤其是在冬季寒冷地区,收运的垃圾极易结冰,造成垃圾发酵速度慢甚至停止发酵,垃圾中的水分无法以渗滤液的形式脱除,使得入炉垃圾含水率高、热值偏低,导致燃烧工况不稳定、发电效率降低等,且炉渣中的残渣率偏高,不利于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
3.目前对垃圾坑加热的方法主要采用保温或采暖等技术措施,譬如在垃圾坑内给料平台设置热水循环管或热风风机及蒸汽喷吹管等,但实践证明效果不佳,且系统复杂、经济性不好。
4.因此,研发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墙冷却风机、垃圾坑和一次风母管,所述炉墙冷却风机与第一管道连接;
7.所述第一管道穿过焚烧炉炉墙后通过第二管道进入垃圾坑,通过第三管道进入一次风母管;
8.所述垃圾坑左侧壁设置左支管,右侧壁设置右支管,所述左支管和右支管均与第二管道连接。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道穿过焚烧炉炉墙前的部分上设置有流量计和手动挡板式隔离门。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挡板式隔离门,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挡板式隔离门。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支管和右支管的末端均设置有变径管。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利用焚烧炉炉墙的冷却风的热量提升垃圾坑的温度,有效地加热和解冻坑内的低温垃圾,改善冬季垃圾坑内发酵效果,使得入炉垃圾热值满足焚烧炉的要求,保证整个冬季垃圾焚烧电厂稳定运行。
14.2)冬季室外环境温度在0℃以下时,垃圾坑环境温度在0℃左右,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焚烧炉炉墙的冷却风,垃圾坑可加热至15℃左右,并且不需添加辅助燃料,降低了垃圾
处理运营成本;同时能满足国家对垃圾燃烧时烟气温度大于850℃,停留时间大于2s的要求,有效保证了垃圾燃烧效果。
15.3)经本实用新型优化后焚烧炉炉墙的冷却风进入垃圾坑内与其内部空气换热,既提高了吸取垃圾坑的一次风进风温度,又提高了入炉垃圾热值,使得焚烧炉燃烧更稳定,提高了热效率及发电效率,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
16.4)本实用新型使垃圾能够更好的发酵脱水,使其更易燃尽,炉渣产生量更少,充分利用垃圾的热值并有利于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
17.5)本实用新型与常规加热方案相比,系统简单、维护量小、运行可靠、投资少,大幅降低垃圾焚烧电厂冬季运营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节能环保效果好,保证整个冬季垃圾焚烧电厂稳定持续生产的特点。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2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冬季寒冷地区垃圾焚烧电厂的垃圾坑内垃圾水分高、温度低、发酵难,进而使得入炉垃圾含水率高、不易燃烧、燃烧不稳定、发电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的垃圾坑,对垃圾坑加热系统及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利用垃圾焚烧吸收炉墙热量后的冷却风作为热源,布置加热解冻系统,给垃圾提温改善垃圾在垃圾坑的发酵条件,目的是保证入炉垃圾热值满足焚烧炉要求,促进冬季垃圾坑内的垃圾可持续正常发酵,使垃圾的热值满足焚烧炉的要求,保证整个冬季垃圾焚烧发电厂稳定运行。
21.参阅附图可知: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墙冷却风机1、垃圾坑2和一次风母管3,所述炉墙冷却风机1与第一管道11连接;
22.所述第一管道11穿过焚烧炉炉墙4后通过第二管道21进入垃圾坑2,通过第三管道31进入一次风母管3;
23.所述垃圾坑2左侧壁设置左支管211,右侧壁设置右支管212,所述左支管211和右支管212均与第二管道21连接。
24.所述第一管道11穿过焚烧炉炉墙4前的部分上设置有流量计12和手动挡板式隔离门13。
25.所述第二管道21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挡板式隔离门213,所述第三管道31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挡板式隔离门311。
26.所述左支管211和右支管212的末端均设置有变径管22。
27.实际使用中,如图1所示,来自锅炉间的空气经炉墙冷却风机1增压后,依次经过流量计12和手动挡板式隔离门13进入焚烧炉炉墙4;在焚烧炉炉墙4内吸收热量的热风分至第二管道21和第三管道31,第三管道31接至一次风母管3,第三管道31上设置第二电动挡板式隔离门311;
28.第二管道21接至垃圾坑2,第二管道21上设置第一电动挡板式隔离门213,然后分别接至垃圾坑左侧的左支管211和右侧的右支管212,左支管211和右支管212布置在垃圾坑2侧壁外,利用吸收热量的冷却风给垃圾坑2加热;因风量在管系末端逐渐变小,故在左支管211和右支管212的末端上设置变径管22,以便控制管内风速。
29.以日处理500t垃圾焚烧电厂为例,垃圾中的含水量为30%,要在冬季对垃圾坑加热将结冰垃圾融化,按垃圾中的水分从-7℃加热到15℃考虑,则每天每小时需加热的垃圾为20.8t,其中6.2t为水分、14.6t为干垃圾;则每小时需加热垃圾中6.2t水分所需要的热量约为111kw;干垃圾的比热按2kj/kg℃,则加热12.5t干垃圾需要的热量约为177kw,合计每小时加热冰冻垃圾的总耗热量约为288kw。侧墙风总风量为15335m3/h,吸收炉墙内热量后温度达到180℃。
30.经计算,为提供这部份热量,需要的侧墙风风量约为9000m3/h,通过从侧墙风管处引出一根母管ф580风管送到垃圾坑两侧,通过支管将热量送入垃圾坑内加热,支管材质为不锈钢,支管出口处热空气速度不小于13m/s。
31.经本实用新型设计优化后炉墙冷却风进入垃圾坑内与其内部空气换热,既提高了吸取垃圾坑的一次风进风温度,又提高了入炉垃圾热值,使得焚烧炉燃烧更稳定,提高了热效率及发电效率,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
32.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墙冷却风机(1)、垃圾坑(2)和一次风母管(3),所述炉墙冷却风机(1)与第一管道(11)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1)穿过焚烧炉炉墙(4)后通过第二管道(21)进入垃圾坑(2),通过第三管道(31)进入一次风母管(3);所述垃圾坑(2)左侧壁设置左支管(211),右侧壁设置右支管(212),所述左支管(211)和右支管(212)均与第二管道(2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1)穿过焚烧炉炉墙(4)前的部分上设置有流量计(12)和手动挡板式隔离门(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1)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挡板式隔离门(213),所述第三管道(31)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挡板式隔离门(3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管(211)和右支管(212)的末端均设置有变径管(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涉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它包括炉墙冷却风机、垃圾坑和一次风母管,炉墙冷却风机与第一管道连接;第一管道穿过焚烧炉炉墙后通过第二管道进入垃圾坑,通过第三管道进入一次风母管;垃圾坑左侧壁设置左支管,右侧壁设置右支管,左支管和右支管均与第二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焚烧炉炉墙的冷却风的热量提升垃圾坑的温度,有效地加热和解冻坑内的低温垃圾,改善冬季垃圾坑内发酵效果,使得入炉垃圾热值满足焚烧炉的要求,保证整个冬季垃圾焚烧电厂稳定运行。焚烧电厂稳定运行。焚烧电厂稳定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程永新 余飞 匡云 陈昕 周颖 刘勇 范海涛 罗博 徐志英 王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8
技术公布日:2022/8/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