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系统

文档序号:34152767发布日期:2023-05-14 15:2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锅炉系统

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能源,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1、伴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电力系统调峰需求将显著增加,这就使火力发电承担起更多的调峰任务,对燃煤电站的超低负荷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带来冲击。

2、当运行负荷远远低于设计工况时,燃料在炉内燃烧、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功以及污染物控制的子系统等都显著偏离设计工况。

3、对scr脱硝装置,催化剂运行在370~400℃左右时脱硝效率较高,当烟气温度低于该范围时,脱硝效率显著下降,造成大量的氨逃逸。现有技术采用的主要手段包括:通过蒸汽回热加热scr进口处烟气温度,从而改善这一状况;通过将省煤器前的烟气抽取送至scr入口处,可以将省煤器短路一部分,提升scr进口烟温。

4、通过在尾部烟道中设置补热装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由于补热装置燃烧空间有限,现有技术往往需要匹配气体或液体燃料以利于在有限空间内燃尽,电厂需要单独配备燃气或燃油系统,提高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例如提出本实用新型。

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锅炉系统,包括:锅炉,包括炉膛和尾部烟道,尾部烟道内设置有脱硝装置;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独立于炉膛设置的燃烧空间,燃烧空间的烟气出口在脱硝装置的烟气入口的上游与尾部烟道相通。

3、可选的,所述尾部烟道内还设置有省煤器,燃烧空间的烟气出口在脱硝装置的上游与尾部烟道相通。

4、可选的,所述燃烧装置设置成使得燃烧空间的烟气中nox浓度低于尾部烟道中烟气的nox浓度。

5、可选的,所述燃烧装置包括预热燃烧器,预热燃烧器用于预热或者预处理燃料,预热燃烧器的燃料流出口与燃烧空间相通。

6、可选的,所述预热燃烧器为流态化反应装置。可选的,所述燃烧空间设置有分级配风,这可以用于保证低氮燃烧与燃尽。

7、可选的,锅炉系统还包括煤粉供给设备,所述煤粉供给设备向燃烧装置和锅炉炉膛供给作为燃料的煤粉。

8、可选的,所述燃烧装置为容量和体积均小于所述锅炉的另外的可以带受热面的燃烧装置。

9、可选的,所述燃烧装置内设置有受热面,经由锅炉要通入到汽轮机的蒸汽适于在受热面中被加热。

10、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燃烧装置提高例如scr的脱硝装置的入口烟气温度,使其保持在脱硝窗口范围内,提升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减少氨逃逸。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系统,包括:锅炉,包括炉膛和尾部烟道,尾部烟道内设置有脱硝装置;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独立于炉膛设置的燃烧空间,燃烧空间的烟气出口在脱硝装置的烟气入口的上游与尾部烟道相通。该锅炉系统可以通过燃烧装置提高例如SCR的脱硝装置的入口烟气温度,使其保持在脱硝窗口范围内,提升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减少氨逃逸。

技术研发人员:吕清刚,李百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8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