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头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8699发布日期:2023-03-29 10:2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头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头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头底座。


背景技术:

2.炉头是火炉的一部分,向炉头的进气口通入燃烧气体(天然气、煤气)后,燃烧气体会从炉头的喷火口喷出,在点燃的情况下,喷火口喷出的燃烧气体变成火焰,如中国专利cn201920938304.0一种双管型分火器炉头,包括炉头本体,所述炉头本体内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炉头本体的顶部中部形成有出气承接部,所述出气承接部的中部形成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炉头本体的底部一侧衔接有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与炉头本体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输气管与第一出气口相衔接,所述第二输气管与第二出气口相衔接。
3.在炉头进行燃烧操作时,炉头整体会产生热量,但是上述结构中炉头底座结构出风口设置在底部,炉头底座外表面为挡板,并未设置有开口结构,导致上述结中炉头本体只能实现对炉头内部的进风操作,无法对炉头底板整体进行散热,导致炉头在工作时产生热量堆积在炉头底座内部,会影响炉头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炉头散热效果差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头底座。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头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外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固定环向下延伸与卡接部配合形成空腔,所述底座本体内开设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火芯安装孔,所述底座本体底部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相邻两组所述散热翅片形成风道。
6.具体的,所述风道延伸至空腔内,以使风道通过空腔与出气口相连通。
7.更具体的,所述出气口的靠近卡接部一端设置有定位凹槽。
8.本方案的进一步描述,火芯安装孔内安装有纯铜火芯,便于炉头进行点火操作。
9.本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本体拆分为上盘和下盘,所述上盘底部设置有定位部,所述上盘通过定位部设置在卡接部内,以使上盘固定在下盘的上部。
10.具体的,所述上盘内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下盘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卡槽相卡接,以使上盘卡接在下盘的上表面。
11.本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散热翅片包括导流板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是在固定环的内壁,所述固定部顶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固定环底面相连接,所述导流板的高度低于卡接部。
12.本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盘、下盘和散热翅片为铝合金材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本体底部设置有多组组散热翅片,相邻两组热翅片组件
直接形成风道,在炉头进行使用时,外部空气能通过风道进入到炉头底座的内部,从而能通过外部的空气对炉头底座整体进行散热,能减少热量堆积在炉头底座内部,从而提升炉头整体的使用寿命。
15.2.本实用新型将风道延伸至空腔内,以使风道通过空腔与出气口相连通,后续把导流板安装的高度设置成低于卡接部高度,能通过风道将外部空气送到出气口处,能为底座本体安装在上部的火芯安装孔内火芯提供氧气,从而便于炉头进行点火操作,保证了炉头的整体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侧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爆炸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盘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盘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所示:底座本体1、上盘11、定位部111、卡槽112、下盘12、凸台121、散热翅片2、导流板21、固定部22、风道3、固定环4、卡接部5、出气口6、定位凹槽61、火芯安装孔7。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5.如附图1、2和3所示,一种炉头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底座本体1外部设置有固定环4,底座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卡接部5,固定环4向下延伸与卡接部5配合形成空腔,底座本体1内开设有多个出气口6,底座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火芯安装孔7,在火芯安装孔7内安装有纯铜火芯,设置有多个出气口6能为火芯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炉体燃烧稳定性;
26.后续在底座本体1底部设置有多组散热翅片2,同时相邻两组散热翅片2形成风道3,在炉头进行使用时,外部空气能通过相邻两组的散热翅片2形成的风道进入到炉头底座的内部,通过外部气体的流动能带走炉头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减少热量堆积在炉头底座内部,从而实现散热操作,能有效的提升炉头整体的使用寿命。
27.如附图1、2、3、4、5和6所示,底座本体1拆分为上盘11和下盘12,上盘11底部设置有定位部111,上盘11通过定位部111设置在卡接部5内,以使上盘11固定在下盘12的上部,上盘11内表面设置有卡槽112,下盘12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121,凸台121与卡槽112相卡接,以使上盘11卡接在下盘12的上表面,采用卡槽112与凸台121来进行连接,能便于上盘11与下盘12进行装拆,能便于维修与保养。
28.如附图1、2、3、4、5、6和7所示,散热翅片2包括导流板21和固定部22,固定部22是在固定环4的内壁,固定部22顶部设置有导流板21,导流板21与固定环4底面相连接,后续将风
道3延伸至空腔内,以使风道3通过空腔与出气口6相连通,当气流从风道3进入到底座本体1时,把导流板21安装的高度设置成低于卡接部5高度,气流能受到卡接部5外壁的阻挡,从而将气流引入到空腔内,在通过出气口6排出,能为底座本体1安装在上部的火芯安装孔7内的火芯提供氧气,从而便于炉头进行点火操作,保证了炉头的整体燃烧效率。
29.同时要注意的是,导流板21和固定部22为一体成型结构,能保证散热翅片2整体的结构强度。
30.如附图2所示,出气口6的靠近卡接部5一端设置有定位凹槽61,定位凹槽61能便于底座更好安装在炉头的炉盘上,避免了底座本体出现位移,从而出气口位置安装位置出现偏差的情况。
31.上盘11、下盘12和散热翅片2为铝合金材质,能提升炉头整体的散热性。
3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炉头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外部设置有固定环(4),所述底座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卡接部(5),所述固定环(4)向下延伸与卡接部(5)配合形成空腔,所述底座本体(1)内开设有若干出气口(6),所述底座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火芯安装孔(7),所述底座本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2),相邻两组所述散热翅片(2)形成风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拆分为上盘(11)和下盘(12),所述上盘(11)底部设置有定位部(111),所述上盘(11)通过定位部(111)设置在卡接部(5)内,以使上盘(11)固定在下盘(12)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炉头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11)内表面设置有卡槽(112),所述下盘(12)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121),所述凸台(121)与卡槽(112)相卡接,以使上盘(11)卡接在下盘(12)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2)包括导流板(21)和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是在固定环(4)的内壁,所述固定部(22)顶部设置有导流板(21),所述导流板(21)与固定环(4)底面相连接,所述导流板(21)的高度低于卡接部(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3)延伸至空腔内,以使风道(3)通过空腔与出气口(6)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炉头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6)的靠近卡接部(5)一端设置有定位凹槽(6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炉头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11)、下盘(12)和散热翅片(2)为铝合金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包括一种炉头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外部设置有固定环,底座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卡接部,固定环向下延伸与卡接部配合形成空腔,底座本体内开设有多个出气口,底座本体底部设置有多组散热翅片,相邻两组散热翅片形成风道,风道延伸至空腔内,以使风道通过空腔与出气口相连通,散热翅片包括导流板和固定部,固定部是在固定环的内壁,固定部顶部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与固定环底面相连接,导流板的高度低于卡接部,在炉头进行使用时,外部空气能通过风道进入到炉头底座的内部,从而能通过外部的空气对炉头底座整体进行散热,能减少热量堆积在炉头底座内部,从而提升炉头整体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顺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