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2179发布日期:2023-06-21 10:5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用厨具,尤其涉及一种引射组件,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引射系统,以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燃气灶的燃烧器都采用大气式混合燃烧方式,在燃烧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及防止回火,需要燃气先与空气(自然引射一次空气)进行一次混合形成预混燃气。但是这种传统的燃气与空气混合方式,仍然存在混合不够充分的问题,在燃烧时,导致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烟气排放多等缺点。

2、为此,现已有一些燃烧器,通过设置鼓风机来对自然引射空气的不足进行补充,如申请号为202011232358.9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鼓风式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燃烧器主体包括燃烧器头部、内环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燃烧器头部设有混合空腔,混合空腔和外环引射管连通,混合空腔内固定设置有内环燃气喷头,内环燃气喷头与内环引射管连接,外环引射管远离燃烧器头部的一端设置有鼓风装置。

3、这种燃烧器,火孔强度不一样,造成背压不同,内环的背压相对外环的背压小,所需的流量也就不同,而内环喷嘴和外环喷嘴的燃气出气量相同,会造成外环引射能力不足或者内环流量过大,且仅通过内环和外环空气出口面积不同来适配内外环流量的不同,无法合理地控制燃气和鼓风空气的比例,容易造成混合后一次空气过多而减小燃烧器的边界条件,或者一次空气过少而导致燃烧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引射组件,能够适配不同流量需求,确保燃烧充分。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引射组件的引射系统。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引射组件,包括有进气座,所述进气座具有:

5、燃气出气通道,具有燃气流出口以及用于与燃气气源连通的燃气流入口;

6、第一鼓风通道以及流量小于第一鼓风通道的第二鼓风通道,所述第一鼓风通道和第二鼓风通道分别具有对应的燃气出气通道;所述第一鼓风通道具有第一空气流出口以及用于与鼓风气源流体连通的第一空气流入口,所述第二鼓风通道具有第二空气流出口以及用于与鼓风气源流体连通的第二空气流入口;

7、其特征在于:

8、与第一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大于与第二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与第一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与第一空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之比小于与第二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与第二空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之比。

9、通过使得与流量大的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大于与流量小的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并且流量大的燃气流出口和空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之比小于流量小的燃气流出口和空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之比,能够满足不同引射能力的需求,使得流量和背压适配,合理地控制燃气和鼓风空气的比例,确保燃烧充分。

10、优选的,与第二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和第二空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之比为1:2.5~1:8.1。由此确保鼓风装置补充的一次空气足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过流面积,以进一步降低对外界空气自然引射的影响,同时保证鼓风装置补充的一次空气的风量和风速,避免与燃气流出口喷射出的燃气混合后混合不均匀。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气流出口具有至少两个并且分别布置在相应燃气流出口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空气流出口具有至少两个并且分别布置在相应燃气流出口的上下两侧。通过使得鼓风的空气流出口相对燃气流出口上下间隔布置,位于上方的第二空气流出口可将燃气向下压,缓解燃气上浮,而位于下方的第二空气流出口则确保燃气流出口下方也能补入空气,使得燃气流出口上下方进气量均匀。

12、优选的,与第二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和第二空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之比为1:2.5~1:8.1。由此确保鼓风装置补充的一次空气足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过流面积,以进一步降低对外界空气自然引射的影响,同时保证鼓风装置补充的一次空气的风量和风速,避免与燃气流出口喷射出的燃气混合后混合不均匀。

13、为使得空气流出口可以尽可能地远离燃气流出口,减少对燃气自然引射的影响,而又避免空气流出口喷射出的空气直接撞击在引射管的入气端口的边缘,所述第二空气流出口呈圆柱形,并且由朝向第二空气流入口的一端向远离第二空气流出口的一端逐渐向靠近燃气流出口的方向延伸,从而使得第二空气流出口喷射出的空气气流方向有朝向燃气流出口的中心所在水平面的趋势。

14、优选的,为进一步减小燃气上浮的影响,所述第一空气流出口远离燃气流出口的一侧形成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空气流出口远离燃气流出口的一侧形成有向下凸起的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的凸起形状,可进一步地起到将燃气下压的作用。第二凸起部的形状,可引导鼓风空气向下靠近第二凸起部的壁面,进而下部鼓风鼓出的一次空气也不容易产生对上部鼓风鼓出的一次空气的“挤压”。

15、进一步地,为减少空气经过第二鼓风通道时的阻力,所述第二鼓风通道内位于第二空气流出口上游的部分为过流面积大于第二空气流出口的圆柱形。

16、优选的,与第一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与第一空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之比为1:30~1:40。由此确保鼓风装置补充的一次空气足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过流面积,以进一步降低对外界空气自然引射的影响,同时保证鼓风装置补充的一次空气的风量和风速,避免与燃气流出口喷射出的燃气混合后混合不均匀。

17、进一步地,为便于自然引射空气,所述引射组件还包括具有入气口端的引射管,所述燃气流出口和相应引射管的入气端口相对设置并且留有供外界空气自然引射的间隙。

1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引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上所述的引射组件,所述引射系统还包括用于提供鼓风气源的鼓风装置。

19、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上所述的引射系统。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使得与流量大的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大于与流量小的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并且流量大的燃气流出口和空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之比小于流量小的燃气流出口和空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之比,能够满足不同引射能力的需求,使得流量和背压适配,合理地控制燃气和鼓风空气的比例,确保燃烧充分。



技术特征:

1.一种引射组件,包括有进气座(1),所述进气座(1)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流出口(122)具有至少两个并且分别布置在相应燃气流出口(112)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空气流出口(132)具有至少两个并且分别布置在相应燃气流出口(112)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与第二鼓风通道(13)对应的燃气流出口(112)和第二空气流出口(132)的过流面积之比为1:2.5~1:8.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与第一鼓风通道(12)对应的燃气流出口(112)与第一空气流出口(122)的过流面积之比为1:30~1: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流出口(132)呈圆柱形,并且由朝向第二空气流入口(131)的一端向远离第二空气流出口(132)的一端逐渐向靠近燃气流出口(112)的方向延伸,从而使得第二空气流出口(132)喷射出的空气气流方向有朝向燃气流出口(112)的中心所在水平面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流出口(122)远离燃气流出口(112)的一侧形成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起部(1221),所述第二空气流出口(132)远离燃气流出口(112)的一侧形成有向下凸起的第二凸起部(13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鼓风通道(13)内位于第二空气流出口(132)上游的部分为过流面积大于第二空气流出口(132)的圆柱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组件还包括具有入气口端的引射管,所述燃气流出口(112)和相应引射管的入气端口相对设置并且留有供外界空气自然引射的间隙(5)。

9.一种引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射组件,所述引射系统还包括用于提供鼓风气源的鼓风装置(3)。

10.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射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引射组件,包括有进气座,进气座具有:燃气出气通道,具有燃气流出口以及用于与燃气气源连通的燃气流入口;第一鼓风通道以及第二鼓风通道,分别具有对应的燃气出气通道;第一鼓风通道具有第一空气流出口以及用于与鼓风气源流体连通的第一空气流入口,第二鼓风通道具有第二空气流出口以及用于与鼓风气源流体连通的第二空气流入口;与第一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大于与第二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与第一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与第一空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之比小于与第二鼓风通道对应的燃气流出口与第二空气流出口的过流面积之比。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刚,张波,章建锋,俞瑜,姚青,徐强,严力峰,诸永定,茅忠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