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3938发布日期:2023-07-05 21:5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燃气锅炉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大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现在厂区内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是利用烟气余热对光管空预器管束的外壁进行一次加热,加热后烟气经过净化处理后直接排入大气,但经过一次换热后,烟气还留有余热,且烟囱是暴露在空气中的,也会消耗一定的热量,热别是在冬季,烟气与光管空预器管束的热交换效率更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将烟囱设置为由内墙、中墙、外墙及顶盖组成,同时将中墙与内墙之间的第一腔室与中墙与外墙之间的第二腔室连通,使得烟气余热进行两次利用,有效提高了烟气余热利用效率;同时本申请中的第二腔室及其内部设置的导热杆能够二次吸收烟气中的余热对中墙及第一腔室进行保温,有效防止第一腔室的热量散失,进一步提高了烟气余热利用率,提高了省煤气管道的换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大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囱本体;

4、所述烟囱本体包括外墙、中墙、内墙及辅助墙,所述中墙与所述内墙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外墙与所述中墙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外墙与所述辅助墙之间形成第三腔室;

5、所述第一腔室与烟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6、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省煤气管束;

7、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对第一腔室进行保温的外部保温结构;

8、所述第三腔室为排烟通道。

9、进一步,所述外部保温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第一螺旋通道及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及第二螺旋通道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及第二螺旋通道的底部均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有烟气出气管。

10、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及第二螺旋通道为通过砖砌成的螺旋通道。

11、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及第二螺旋通道内设置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安装于所述中墙上。

12、进一步,所述导热杆设置有一个,一个所述导热杆为螺旋形,且悬空安装在所述第一螺旋通道或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内。

13、进一步,所述导热杆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导热杆依次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通道或者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内。

14、更进一步,所述内墙与所述中墙之间设置有多个固定连接梁。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烟囱设置为由内墙、中墙、外墙及顶盖组成,同时将中墙与内墙之间的第一腔室与中墙与外墙之间的第二腔室连通,使得烟气余热进行两次利用,有效提高了烟气余热利用效率;同时本申请中的第二腔室及其内部设置的导热杆能够二次吸收烟气中的余热对中墙及第一腔室进行保温,有效防止第一腔室的热量散失,进一步提高了烟气余热利用率,提高了省煤气管道的换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囱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杆设置有一个,一个所述导热杆为螺旋形,且悬空安装在所述第一螺旋通道或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杆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导热杆依次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通道或者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与所述中墙之间设置有多个固定连接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燃气锅炉领域,提出一种大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囱本体;烟囱本体包括外墙、中墙、内墙及辅助墙,中墙与内墙之间形成第一腔室,外墙与中墙之间形成第二腔室,外墙与所述辅助墙之间形成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与烟气管道连通,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三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省煤气管束;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对第一腔室进行保温的外部保温结构;本技术通过将烟囱设置为由内墙、中墙、外墙及顶盖组成,同时将中墙与内墙之间的第一腔室与中墙与外墙之间的第二腔室连通,同时在第二腔室内部设置的导热杆,防止了第一腔室的热量散失,提高了烟气余热利用率,提高了省煤气管道的换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毕文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开源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