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燃料母管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系统

文档序号:34869590发布日期:2023-07-24 00:1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燃料母管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系统

本技术涉及燃烧设备,尤其是一种具有燃料母管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1、锅炉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设备,预热燃烧锅炉是一种新型的煤炭高效清洁燃烧装备,具有煤种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和nox排放低的性能优势,预热燃烧锅炉容量等级放大是预热燃烧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必然需求。

2、预热燃烧锅炉的核心是预热燃烧器和锅炉炉膛之间的耦合匹配。随着锅炉容量等级的提升,炉膛截面尺度和高度增加。大尺寸下预热燃烧器和炉膛耦合方式是预热燃烧锅炉容量放大开发的技术问题。

3、用于预热燃烧锅炉的预热燃烧器多为流态化自预热燃烧器,具有重量大和体积大的特点。随着锅炉容量的放大,如300mw或600mw等级的超临界煤粉锅炉,炉膛高度方向设置了多层燃料入口或燃料喷口,例如300mw的亚临界锅炉一般为16个煤粉喷口,每个煤粉喷口均与煤粉输送管一一对应。若采用预热燃烧技术,因预热燃烧器的体积和重量问题,单个预热燃烧器难以和炉膛上的预热燃料喷口呈现一一对应。即便能够实现一一对应,但锅炉系统极其复杂,操作运行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提出本实用新型。

2、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具有燃料母管的四角切圆预热燃烧锅炉系统,四角切圆预热燃烧锅炉可仅布置2个双循环回路燃料预处理装置或4个单循环回路燃料预处理装置,极大的简化了大型电站锅炉燃烧器布置方式,节省了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有燃料母管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系统,包括设置有炉膛的锅炉,炉膛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沿炉膛高度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燃料入口,所述多个燃料入口形成多层的四角切圆布置,所述锅炉系统还包括燃料预处理装置,所述燃料预处理装置设置有气固燃料出口,气固燃料出口与燃料母管相通,所述燃料母管沿高度方向延伸,每个燃料母管设置有沿燃料母管的高度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燃料出口,所述多个燃料出口分别与对应的燃料入口相通。

4、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燃料预处理装置为设置有分离器的循环床结构,所述分离器的气固燃料出口构成所述气固燃料出口。

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燃料预处理装置的数量为四个,每一个所述燃料预处理装置包括一个分离器,每一个分离器的气固燃料出口与一个对应的燃料母管相通。

6、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所述燃料预处理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布置在所述炉膛的两个侧墙或前后墙位置,每个燃料预处理装置包括一个分离器,且所述一个分离器的气固燃料出口同时与两个对应的燃料母管相通。

7、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燃料预处理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布置在所述炉膛的两个侧墙或前后墙位置,每个多喷口燃料预处理装置包括两个分离器,且每个分离器的气固燃料出口与一个对应的燃料母管相通。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于例如300mw或600mw等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系统,可仅布置四个或两个燃料预处理装置,每个燃料预处理装置的分离器的气固燃料出口经由燃料母管与炉膛单角上的燃料入口对应,这简化了大型电站锅炉燃烧器布置方式,节省了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燃料母管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燃料母管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系统,包括设置有炉膛的锅炉,炉膛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沿炉膛高度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燃料入口,所述多个燃料入口形成多层的四角切圆布置,所述锅炉系统还包括燃料预处理装置,所述燃料预处理装置设置有气固燃料出口,气固燃料出口与燃料母管相通,所述燃料母管沿高度方向延伸,每个燃料母管设置有沿燃料母管的高度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燃料出口,所述多个燃料出口分别与对应的燃料入口相通。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简化了设置预热燃烧器的大型电站锅炉的燃烧器布置方式,节省了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吕清刚,朱建国,李百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