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切换入炉煤种的给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69459发布日期:2023-11-09 10:0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切换入炉煤种的给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燃煤发电,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切换入炉煤种的给煤系统。


背景技术:

1、我国大部分燃煤发电企业均采取燃用混煤(经济煤种)等非设计煤种替代设计煤种的措施来提高发电企业效益。由于非设计煤种与设计煤质在可磨性、着火特性、燃尽特性等方面存在差别,导致掺烧非设计煤质后锅炉带负荷能力、运行经济性等方面出现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由于经济煤种具有运输成本低、运损少、价格低等优势,逐渐成为电厂的主力煤种,当经济煤种与设计煤种特性参数偏差较大时,易导致锅炉出现燃烧不佳、调峰能力弱、锅炉热效率下降问题,甚至会出现受热面壁温超温、结渣等现象,严重影响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因此,如何在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烧或全烧经济煤种,是目前火力发电厂面临的重要课题。

2、目前,国内燃煤发电机组主要采用“炉前掺配、炉内混烧”和“分磨制粉、炉内混烧”二种方式进行掺烧经济煤种。

3、“炉前掺配、炉内混烧”是将经济煤种和其他煤种在煤场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通过输煤皮带送入各台磨的原煤仓。此掺烧方式虽然能掺烧一定经济煤种,且对结渣防治具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受煤场条件、混煤设备和混煤控制限制,满足不了调峰机组多掺经济煤种的需求,如经济煤种掺烧较多时,影响机组带负荷能力,掺烧较少时影响发电企业效益。

4、“分磨制粉、炉内混烧”目前是燃煤电站锅炉混掺经济煤种的主要方式,该方式就是将经济煤种通过不同的磨煤机磨成煤粉后送入炉内混合燃烧,具有占地空间小、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影响机组运行的灵活性。譬如当机组设计煤质为高热值烟煤时,若掺烧一定比例的低热值煤种(经济煤种),则满负荷运行时,磨煤机出力增高,超过磨煤机最大出力时,则会影响机组带负荷能力和升负荷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切换入炉煤种的给煤系统,以增加经济煤种的掺烧比例,提高经济效益。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快速切换入炉煤种的给煤系统,适用于燃煤电站,所述系统包括原煤仓、磨煤机以及与原煤仓的出煤口连接并用于精确定量向磨煤机输送原煤的给煤机;其中,原煤仓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入煤段、储煤段和过渡段,各段之间不重合;原煤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分隔板,分隔板用于将储煤段沿轴向分隔成多个分仓,分隔板不延伸至入煤段和过渡段;位于储煤段与过渡段分界处的多个分仓出口分别通过插板门打开或关闭;原煤仓的顶盖上设有入煤口,入煤口通过位于入煤段的落煤管与分仓连通;过渡段的侧壁呈向内凹陷的弧形,任一分仓出口的横切面积不小于出煤口的面积;过渡段的长度不高于预设值。

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煤仓内设有三个分隔板,将储煤段等分成三个横切面为扇形的分仓。

4、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分仓的分隔板上均设有连通门,用于连通相邻两个分仓,且针对任一连通门配设有关门板,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连通门。

5、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原煤仓靠近所述连通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空气炮。

6、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三个分仓分别为第一分仓、第二分仓和第三分仓;所述原煤仓的顶盖上设有两个入煤口,分别为第一入煤口和第二入煤口,所述入煤段内设有两个落煤管,分别为第一落煤管和第二落煤管;其中,第一入煤口通过第一落煤管与第一分仓连通;其中,第二落煤管为三通管,其第一端与第二入煤口连通,第二端与第二分仓连通,第三端与第三分仓连通,所述第二落煤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所在的通道上分别设有关断件。

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煤段靠近所述插板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空气炮。

8、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煤仓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煤口的底部插板门。

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向原煤仓送煤的上煤装置,所述上煤装置包括单条传输皮带或两条相互平行的传输皮带。

10、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料位计,用于分别测量各分仓的料位。

1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co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磨煤机入口处的co含量;报警装置,用于当磨煤机入口处的co含量超标时发出报警信息。

12、本申请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由于本申请将原煤仓划分成了多个分仓,不同分仓用于容纳不同种类的原煤,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电站负载端的需要,为燃煤机组提供不同种类的原煤。另外,本申请中将过渡段的容纳体积尽可能的设定的比较小,如此便可保证系统在切换煤种时,能够尽快消耗完过渡段中存在的切换前的煤种,让新切换的煤种尽快入炉,即保证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因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给煤系统,可在不影响电站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极大的增加经济煤种的掺

14、烧比例,提高经济效益。

15、本申请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切换入炉煤种的给煤系统,适用于燃煤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原煤仓(1)、磨煤机(3)以及与原煤仓(1)的出煤口连接并用于精确定量向磨煤机(3)输送原煤的给煤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煤仓(1)内设有三个分隔板(11),将储煤段等分成三个横切面为扇形的分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煤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分仓的分隔板(11)上均设有连通门(14),用于连通相邻两个分仓,且针对任一连通门(14)配设有关门板(15),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连通门(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煤系统,其特征在于,原煤仓(1)靠近所述连通门(14)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空气炮(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煤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分仓分别为第一分仓、第二分仓和第三分仓;所述原煤仓(1)的顶盖上设有两个入煤口(13),分别为第一入煤口(13)和第二入煤口(13),所述入煤段内设有两个落煤管,分别为第一落煤管和第二落煤管(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煤段靠近所述插板门(1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空气炮(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煤仓(1)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煤口的底部插板门(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向原煤仓(1)送煤的上煤装置,所述上煤装置包括单条传输皮带(100)或两条相互平行的传输皮带(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料位计(7),用于分别测量各分仓的料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燃煤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切换入炉煤种的给煤系统。该给煤系统适用于燃煤电站,该系统包括原煤仓,原煤仓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入煤段、储煤段和过渡段,各段之间不重合;原煤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分隔板,分隔板用于将储煤段沿轴向分隔成多个分仓,分隔板不延伸至入煤段和过渡段;位于储煤段与过渡段分界处的多个分仓出口分别通过插板门打开或关闭;原煤仓的顶盖上设有入煤口,入煤口通过位于入煤段的落煤管与分仓连通;过渡段的侧壁呈向内凹陷的弧形,任一分仓出口的横切面积不小于出煤口的面积;过渡段的长度不高于预设值。采用该系统可增加经济煤种的掺烧比例,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何陆灿,陈国庆,赖金平,谭锐,张春辉,严晓勇,郭境忠,李朝兵,孙俊威,蒋锋,黄林滨,葛荣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