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燃气灶具,例如涉及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1、目前,常用的燃气灶由于火孔分布较为分散,导致火焰和锅具壁面冲击传热的强度、影响范围不均匀,进而影响燃气灶的加热效果。为了提高燃气灶的加热均匀时,一般设置多环火盖提高燃烧均匀性。
2、相关技术中的多环燃烧器,引射管与炉头连通,引射管引射的燃气和一次空气的空燃气体经过炉头,炉头上方再设置密封件和分气盘等部件,以使空燃气体能够进入不同的火盖内进行燃烧。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相关技术中,燃烧器需要设置炉头和密封件等部件,使得燃烧器的结构复杂,且多个部件之间存在密封问题,如果密封效果不好,容易发生漏气现象,影响燃烧器的使用效果。
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以保证燃气灶的温度均匀性和密封效果,并简化燃烧器的结构。
3、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燃烧器包括:火盖组件,包括火盖和分气盘,火盖位于分气盘的上方,且火盖和分气盘围合出混气室;预混腔,预混腔的出口与混气室相连通;管路,连通在预混腔的出口与混气室的入口之间;第一引射器,与预混腔的入口相连通,用于向预混腔引射燃气。
4、可选地,预混腔的入口设于预混腔的底部,预混腔的出口设于预混腔的侧面和/或顶面。
5、可选地,分气盘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混气室相连通,管路连通进气孔和预混腔的出口;其中,进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气孔沿一混气室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管路的数量与进气口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
6、可选地,一混气室对应的多个管路均与一预混腔相连通。
7、可选地,一预混腔与至少一个混气室相连通;和/或,预混腔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预混腔沿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8、可选地,管路包括:第二引射管,第二引射管的出口与混气室相连通,第二引射管的入口与预混腔的出口相连通。
9、可选地,第二引射管沿竖直方向延伸;和/或,管路还包括:连通管路,连通在第二引射管的入口与预混腔的出口之间。
10、可选地,预混腔包括:本体,围合出具有开口的预混腔室;盖体,活动设于预混腔室的开口处,盖体能够调节预混腔室的容积。
11、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燃气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12、可选地,燃气灶还包括:盛液盘,设于火盖组件的下方,并位于预混腔的上方,第二引射管的下端部支撑在盛液盘的上方。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及燃气灶,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设置预混腔,第一引射器引射的燃气(燃气或空燃气体)先进入预混腔内,在预混腔内进行充分的预混后,再通过管路流入混气室内,这样能够使燃气和一次空气充分混合均匀,然后通过管路精准进入混气室内,为一个或多个混气室补充燃气,进而保证燃烧器的燃烧。这样无需另设炉头和密封件等部件,减少了燃烧器的结构复杂度,也无需考虑炉头或密封件等部件连接处的密封性,在保证燃烧器的匀温效果和密封性的同时,简化燃烧器的结构。
1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管路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预混腔包括:
9.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