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1033发布日期:2023-06-08 14:2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通道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余热锅炉,具体为一种双通道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1、在常规余热锅炉中,通常设置一个烟气进口,一个烟气出口,锅炉内部烟道为单通道结构,若有两种不同品质的烟气,一种办法是在余热锅炉烟气进口前将烟气混合后再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另一种办法是锅炉设置两个烟气进口,一个烟气出口,余热锅炉烟道中不设置隔板,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烟道内混合后再进行热交换。

2、现有的双通道余热锅炉由于烟气与锅炉壁之间的导热性低,则导致热交换的效率低,热能消耗多,且现有的双通道余热锅炉的保温隔热性低,导致热量辐射的较多,热量会有较多的损失,导致双通道余热锅炉的节能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通道余热锅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通道余热锅炉,包括锅炉体及设置在锅炉体外侧的锅炉外壳,所述锅炉体的顶部设有进液管,且底部设出液管,所述锅炉外壳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废气进道,所述废气进道包括高温废气通道及中温废气通道,所述锅炉外壳的一侧下端设置有废气出道,所述锅炉体和锅炉外壳之间设置有螺旋板。

3、所述锅炉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弧形小导热槽。

4、所述废气进道与废气出道位于所述锅炉外壳的同侧。

5、所述锅炉外壳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

6、所述锅炉外壳内设有隔热保温腔。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锅炉体和锅炉外壳之间设置有螺旋板,可使得烟气沿螺旋板旋转,使得烟气与锅炉体壁接触的时间延长,增大了热传导的效率,则热交换的效率高,热能消耗少;本实用新型中,锅炉外壳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或在包裹保温层的基础上锅炉外壳内设有隔热保温腔,则双通道余热锅炉的保温隔热性高,热量损失小,则双通道余热锅炉的节能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通道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体(1)及设置在锅炉体(1)外侧的锅炉外壳(2),所述锅炉体(1)的顶部设有进液管(3),且底部设出液管(4),所述锅炉外壳(2)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废气进道(5),所述废气进道(5)包括高温废气通道(51)及中温废气通道(52),所述锅炉外壳(2)的一侧下端设置有废气出道(6),所述锅炉体(1)和锅炉外壳(2)之间设置有螺旋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弧形小导热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进道(5)与废气出道(6)位于所述锅炉外壳(2)的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外壳(2)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外壳(2)内设有隔热保温腔(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通道余热锅炉,包括锅炉体及设置在锅炉体外侧的锅炉外壳,锅炉体的顶部设有进液管,且底部设出液管,锅炉外壳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废气进道,废气进道包括高温废气通道及中温废气通道,锅炉外壳的一侧下端设置有废气出道,锅炉体和锅炉外壳之间设置有螺旋板。本技术结构简单,增大了热传导的效率,则热交换的效率高,热能消耗少;双通道余热锅炉的保温隔热性高,热量损失小,则双通道余热锅炉的节能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戚祥平,濮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正宇锅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