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输送装置以及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9276发布日期:2023-08-27 14:0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煤粉输送装置以及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炭燃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煤粉输送装置以及锅炉。


背景技术:

1、煤粉工业锅炉是以煤粉为燃料的锅炉设备,煤粉由一次风携带并混合形成一次风粉气流,进入预燃室内通过点火电极将煤粉点燃,最后送入炉膛内进行充分燃烧,是为用户提供热水和蒸汽的一类设备。

2、相关技术中,由于一次风流速较快,使得点火不易点燃煤粉不稳定,点火成功率低下,影响锅炉正常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煤粉输送装置。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点火成功率高的锅炉。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粉输送装置包括:风管,所述风管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管适于输送一次风和煤粉;回流组件,所述回流组件与所述风管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回流组件包括管道、端盖和连接板,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风管的进风口相连,所述端盖套设在所述管道的另一端,所述端盖的内周面和所述管道的外周面间隔设置以形成通道,以便所述一次风和煤粉通过所述通道流出,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管道和所述端盖之间,所述连接板为长条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管道的外周面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端盖的内周面相连。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粉输送装置,设置回流组件,使得从管道流出的一次风粉气流再端盖的作用下朝向进风口流动,使得一次风粉气流环绕在管道的外周面上,从而方便点火组件点燃煤粉,提高了点火成功率。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管道的外周面等间隔设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为3mm-5mm,和/或,所述连接板的厚度在所述风管的径向恒定。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长度为55mm-65mm。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管道的周向环绕形成闭合的曲面,所述第二部分设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套设在所述管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周面和所述管道的外周面沿所述管道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管道的外周面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周面相连,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管道的另一端沿所述管道的轴线间隔相对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管道的一侧具有沿远离所述管道方向凹陷的弧形面。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面包括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弧形面均沿远离所述管道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弧形面的曲率半径等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曲率半径。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煤粉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穿设在所述管道邻近所述风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法兰穿设在所述风管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通过紧固件相连,以便所述管道安装在所述风管上。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煤粉输送装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管道和所述第一法兰之间且位于所述管道邻近所述风管的一端。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炉,包括:预燃室;点火组件,所述点火组件设在所述预燃室内煤粉输送装置,所述煤粉输送装置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煤粉输送装置,所述煤粉输送装置设在所述预燃室内且邻近所述点火组件设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所述风管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管适于输送一次风和煤粉;回流组件,所述回流组件与所述风管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回流组件包括管道、端盖和连接板,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风管的进风口相连,所述端盖套设在所述管道的另一端,所述端盖的内周面和所述管道的外周面间隔设置以形成通道,以便所述一次风和煤粉通过所述通道流出,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管道和所述端盖之间,所述连接板为长条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管道的外周面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端盖的内周面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管道的外周面等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为3mm-5mm,和/或,所述连接板的厚度在所述风管的径向恒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长度为55mm-6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管道的周向环绕形成闭合的曲面,所述第二部分设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套设在所述管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周面和所述管道的外周面沿所述管道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管道的外周面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周面相连,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管道的另一端沿所述管道的轴线间隔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管道的一侧具有沿远离所述管道方向凹陷的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面包括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弧形面均沿远离所述管道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弧形面的曲率半径等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曲率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穿设在所述管道邻近所述风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法兰穿设在所述风管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通过紧固件相连,以便所述管道安装在所述风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管道和所述第一法兰之间且位于所述管道邻近所述风管的一端。

10.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粉输送装置以及锅炉,所述煤粉输送装置包括风管和回流组件,风管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管适于输送一次风和煤粉,回流组件与风管的出风口连通,回流组件包括管道、端盖和连接板,管道的一端与风管的进风口相连,端盖套设在管道的另一端,端盖的内周面和管道的外周面间隔设置以形成通道,以便一次风和煤粉通过通道流出,连接板设在管道和端盖之间,连接板为长条板,连接板的一侧与管道的外周面相连,连接板的另一侧与端盖的内周面相连。本技术的煤粉输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贾东亮,王永英,王欣,齐桐,何红兴,康立章,张朝,王权,张静,宋春燕,马慧艳,王学文,李美军,黄宇,曹倩,崔国辉,李晓娇,刘亮,刘月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天地融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