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1667发布日期:2023-10-25 19:4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进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大量的垃圾填埋场容量即将告罄,将陆续进入封场整治阶段,许多城市即将陷入“垃圾围城”困境。陈腐垃圾的减量处置成为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发展过程中亟需处理的问题,对于存量垃圾填埋场的治理,主要是将陈腐垃圾进行挖掘后,填埋场继续做垃圾填埋使用或封场他用。而对于陈腐垃圾的处理,目前行业里的普遍做法是筛分后进行资源化处置,例如与新鲜垃圾一起进行焚烧,或堆肥覆土等。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4840850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包括位于机械炉排炉的进料口上方的混合垃圾输送装置、原生垃圾进料装置、陈腐垃圾进料装置、混合垃圾破碎装置、控制中心;所述原生垃圾进料装置、陈腐垃圾进料装置、混合垃圾输送装置、混合垃圾破碎装置均与控制中心相连;所述陈腐垃圾进料装置用于将陈腐垃圾运输至所述混合垃圾输送装置上。

3、该装置在使用时还具有以下缺点:使用时,通过垃圾夹爪和输送带进行输送垃圾,虽然能够对新陈垃圾进行输送,但是输送过程垃圾容易粘结在输送带上,以及垃圾袋容易卡在输送辊和输送带之间,不方便清理,并且在输送过程不能够充分混合,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文件提出了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输送过程垃圾容易粘结在输送带上,以及垃圾袋容易卡在输送辊和输送带之间,不方便清理,并且在输送过程不能够充分混合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包括:炉排,以及设置在炉排上的l形进料管,所述l形进料管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斗和第一进料斗,用于将新陈垃圾放入l形进料管内;

4、所述l形进料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堵板,所述堵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l形进料管的内部设有用于输送垃圾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5、清理机构,设置在l形进料管内用于对输送辊和l形进料管之间卡死的垃圾进行清理。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l形进料管内壁的刮板,所述刮板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套设在输送辊上,所述l形进料管的内壁设有限位杆,所述刮板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位于限位槽内。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堵板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输送辊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辊的外壁套设有转动板,所述堵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环,所述转动板靠近堵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环配合使用的第二齿环,所述堵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磁铁相对应的第二电磁铁,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转动板的一侧。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四齿环,所述转动板靠近第四齿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四齿环配合使用的第三齿环。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刮板配合使用限位块。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l形进料管的底部开设有过滤孔。

1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12、本实用新型中,将陈垃圾通过第二进料斗放进l形进料管内,启动电机,电机通过连接轴可以带动输送辊转动进行输送垃圾,当陈垃圾移动至第一进料斗的下方时,将新垃圾通过第一进料斗放进l形进料管内,使其混合;

13、本实用新型中,启动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使其异性相斥,可以带动第三齿环向第四齿环靠近,直至第三齿环与第四齿环相啮合,此时连接轴转动可以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限位杆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刮板转动,可以将新陈垃圾混合输送进炉排内;

14、本实用新型中,当输送辊和l形进料管之间卡入垃圾时,启动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使其同性相吸,带动第二齿环向第一齿环靠近,直至第一齿环与第二齿环相啮合,第三齿环与第四齿环分离,此时启动电机,带动连接轴转动,带动输送辊转动,输送辊转动可以带动弧形槽移动,对卡死的垃圾向炉排内推送,使其便于清理卡在输送辊个炉排之间的垃圾,便于使用。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可以带动转动板移动,使其能够使第一齿环和第二齿环啮合或者第三齿环与第四齿环相啮合,便于控制弧形槽的转动,从而可以通过输送辊带动弧形槽移动对卡在l形进料管和输送辊之间的垃圾进行清理,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排(1),以及设置在炉排(1)上的l形进料管(2),所述l形进料管(2)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斗(4)和第一进料斗(3),用于将新陈垃圾放入l形进料管(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l形进料管(2)内壁的刮板(9),所述刮板(9)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11),所述弧形槽(11)套设在输送辊(6)上,所述l形进料管(2)的内壁设有限位杆(10),所述刮板(9)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限位杆(10)位于限位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延伸至堵板(7)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4),所述输送辊(6)与连接轴(14)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辊(6)的外壁套设有转动板(8),所述堵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环(15),所述转动板(8)靠近堵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环(15)配合使用的第二齿环(16),所述堵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13),所述转动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磁铁(13)相对应的第二电磁铁(17),所述限位杆(10)固定连接在转动板(8)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4)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四齿环(19),所述转动板(8)靠近第四齿环(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四齿环(19)配合使用的第三齿环(1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刮板(9)配合使用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进料管(2)的底部开设有过滤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进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调节陈腐垃圾掺烧量的混合进料装置,针对现有的技术中存在输送过程垃圾容易粘结在输送带上,以及垃圾袋容易卡在输送辊和输送带之间,不方便清理,并且在输送过程不能够充分混合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炉排,以及设置在炉排上的L形进料管,所述L形进料管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斗和第一进料斗,本技术中,通过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可以带动转动板移动,使其能够使第一齿环和第二齿环啮合或者第三齿环与第四齿环相啮合,便于控制弧形槽的转动,从而可以通过输送辊带动弧形槽移动对卡在L形进料管和输送辊之间的垃圾进行清理,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叶梓,陈全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辛集冀清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