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5916发布日期:2024-02-22 20:5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


背景技术:

1、针对中小规模的生活垃圾等有机固体废弃物,传统的处理方式采用焚烧法。但垃圾焚烧后的烟气成分非常复杂,烟气中焦油含量高,有毒有害的气体浓度高,尤其是二噁英会严重影响周边的环境质量,给后端尾气治理带来非常大的负担。为达标排放,需对尾气治理投入较大,导致投资成本高、运营费用高。相比焚烧,热解气化是指在缺氧的氛围中,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将高分子有机物分解转化为小分子、高质量能源燃料,实现能源利用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有效地使物料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并且具有较低的二次污染排放和较高的能源利用率。

2、近年来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的热解气化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受限于入炉空气温度较低、氧气浓度较高的弊端,影响热解气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以便提高热解气化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3、一种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包括热解气化炉和鼓风机,所述热解气化炉内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与热解气化炉内壁之间形成预热腔,所述鼓风机通过鼓风管道与预热腔连通,所述内胆的侧壁开设有连通预热腔以及内胆内部的进风口和调风口;所述热解气化炉的顶部和侧壁分别设置有与内胆内部连通的排烟口以及与预热腔连通的回风口,所述排烟口通过三通延伸出排烟管道和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与回风口连通。

4、进一步,所述热解气化炉配套有点火门、进料口和生物质点火设备。

5、进一步,所述内胆内设置有炉排。

6、进一步,所述热解气化炉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

7、进一步,所述回风管道和排烟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8、进一步,所述排烟管道远离排烟口的一端依次连接有脱硫喷淋塔和烟囱。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包括热解气化炉和鼓风机,所述热解气化炉内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与热解气化炉内壁之间形成预热腔,所述鼓风机通过鼓风管道与预热腔连通,所述内胆的侧壁开设有连通预热腔以及内胆内部的进风口和调风口;所述热解气化炉的顶部和侧壁分别设置有与内胆内部连通的排烟口以及与预热腔连通的回风口,所述排烟口通过三通延伸出排烟管道和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与回风口连通。本申请的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将部分高温低氧烟气回流至预热腔,对鼓入热解气化炉的空气进行预热,不仅提高了其温度,而且降低了其含氧浓度,因而有效提高了热解气化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解气化炉和鼓风机,所述热解气化炉内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与热解气化炉内壁之间形成预热腔,所述鼓风机通过鼓风管道与预热腔连通,所述内胆的侧壁开设有连通预热腔以及内胆内部的进风口和调风口;所述热解气化炉的顶部和侧壁分别设置有与内胆内部连通的排烟口以及与预热腔连通的回风口,所述排烟口通过三通延伸出排烟管道和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与回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气化炉配套有点火门、进料口和生物质点火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内设置有炉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气化炉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道和排烟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道远离排烟口的一端依次连接有脱硫喷淋塔和烟囱。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回流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包括热解气化炉和鼓风机,所述热解气化炉内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与热解气化炉内壁之间形成预热腔,所述鼓风机通过鼓风管道与预热腔连通,所述内胆的侧壁开设有连通预热腔以及内胆内部的进风口和调风口;所述热解气化炉的顶部和侧壁分别设置有与内胆内部连通的排烟口以及与预热腔连通的回风口,所述排烟口通过三通延伸出排烟管道和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与回风口连通。本申请的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系统,将部分高温低氧烟气回流至预热腔,对鼓入热解气化炉的空气进行预热,不仅提高了其温度,而且降低了其含氧浓度,因而有效提高了热解气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博,周益辉,刘小贵,叶明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